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79)+番外
维生素含量还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是十分有益。
简单一句话,多吃玉米,对身体好。
除此之外,它还特别好养活,北方普遍一年一茬,南方能达到一年两茬。
总结一下,它好养活,产量高,有营养,还全身是宝。
无论是能吃的,还是不等吃的部位,都有大用。
如玉米须,有这样的说法“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
玉米皮,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肠道疾病的可能等作用。
玉米秸秆,可以粉碎还田,当做肥料。
一句话,要是你身边有玉米,不要犹豫,冲就对了。]
虞美人说完,又把这三种作物适合种植的时间,种植的方法,以及南北方差异都发出来,确保不会有人弄错种植方法和时间。
秦朝。
嬴政一边让人把方法记清楚一点,一边有点牙疼。
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感觉真不好受。
也不知道天幕是讲给后面哪个皇帝的。
看着真让人不爽。
这要是能走路走到那什么美洲,他也不用犹豫了,无论花多少年时间,只要能把这些作物拿到手,就是赚到了。
但看地图,真就只能坐船去。
他大秦的造船技术……
啧,想想就心梗。
果然天幕有一句话没说错——要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落后的苦,他这个老祖宗已经吃过了。
真酸。
……
[当然,美洲有价值的农作物也远不只有这些。
比如木薯,它是不能直接吃的,有毒。
但把它做成淀粉以后就没啥事了,可以放心吃。
种了这个之后,也可以考虑把它做成酒精,一种能杀菌消毒,无论对外伤风寒,还是对传染病菌都有效的医用品。
当然,它也可以用玉米,红薯之类的东西做,因为他们都含有淀粉。]
对于酒精虞美人一笔带过,等到后面讲医疗的时候可以着重讲讲。
现在,农业部篇内容真的超级多的好不好。
[南瓜,也是一种产量高的作物,原产美洲,虽然并不适合多吃,但味道不错,当做应急粮食还是没有问题的。
花生,向日葵,跟大豆一样,适合用来榨油。
还有能做调味品的辣椒,美味的番茄。
美洲这片土地简直就是宝藏,就像是一个百宝箱一样,如果能去的话,相信我,绝对物超所值。]
明朝。
正在计划一步步解除海禁政策的朱元璋表示有被诱惑到。
这到底是什么百宝箱啊,高产作物怎么就那么一箩筐一箩筐的呢。
这要是都是他大明的该有多好。
这些农作物,咱老朱势在必得。
第69章 关于粮食增产的二三事
[高产作物先讲到这里。
我们接下来的时间,会按照粮食如何增产,农具发展史,历代农业大家及农书的顺序跟大家简单讲述。
最重要的是,我们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土、肥、水、密、保、管、工,这八个基本措施讲清楚。
务必让大家知道,种地不单单是农民的事,更是国家的事,是知识分子的事。]
对于天幕的此番论述,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嗤之以鼻。
他们努力学习知识,是为了封侯拜相的,可不是为了跟那些农民一样,一天到晚地里刨食。
对于古代人有这样的思想,虞美人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不然古代农书才那么少呢。
还有那么多不留名的,或者在序言时要掩饰一番,再提笔写正文的。
就可以见得,虽然古代很看重农业,但又好像也没那么重视。
不然咋一天到晚嫌弃这那的。
……
[既然要讲农业,我们就先讲最重要的,如何让粮食增产。
种过地的应该都知道,一片原本非常肥沃的地,连续种几年之后,也会慢慢变得不那么肥沃。
原因其实很简单,用最容易让人理解的话来说,就是土地跟人一样,累了是需要休息的。
土地的一些营养就那么多,一年种还好,年年种就不行了。]
百姓闻言,皱了皱眉。
天幕话说的十分简单,他们也都能听得懂。
但问题是,他们若是不种地的话,根本就没办法养活他们全家。
他们年年都要交税,自己家也要有嚼的,不能不种啊。
……
[当然,这里并不是让大家真的让地休息几年,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大家其实可以跟种土豆一样,今天我们种土豆,明年我们种点其他的。
也就是用轮作的方法减少土地压力。
当然,对于轮作这一方面,大家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点,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
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
大家可能没听过氮素是个啥,但豆料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这点大家记住就好。
第二点呢,种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轮作,这样有利于恢复地力,又防治病害。
土地可以每年种,但一定不要重茬,特别是那种特别吃肥的作物,还有容易得病的作物。]
各朝代众人点了点头,第一次接受这种知识的人恍然大悟。
天幕原来是这个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