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志愿同人)沉浮(164)
……
……
方若绮坐在沙发前,屏幕上花花绿绿。
手机调成震动,一刻未停。
像是一部马达,轰隆隆捏过心脏,麻痹。
龟裂,无雨,风干,飘散。
午夜十二点降至。公主变回灰姑娘。
自己,是不是从天后变回了方若绮?
看着手机上的钟的秒针一点一点迈向情人节最后的光辉,突然震动,显示:
王瑞恩。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只是习惯,居然按下了通话键。
节日快乐,方若绮。
那一刻,终于不能抑制,泪如雨下。
第九话
谁是谁的同路
***********************************************************
敲门,季青平打了个寒战,竖起了身子,整理好衣服。
“进来。”
雪茄袅袅,透过青烟却不是他期待的一簇红发。
童靖阳径直走上前,从夹克衫里掏出信封。
“这一笔,500万。”
季青平看看信封里探出头的支票,点点头,摸过信封。
“你还了总共是8340万,童靖阳,你这都是怎么挣来的,不会是又做起以前那些买卖吧。”
“如果靠卖身,我早就换上这一亿了,何苦等到今天。”童靖阳看着他,”要受你的摆布。”
“袁佩琪早就没了,你还债还得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呀?”季青平有些蔑视的看着他,”什么通告都接,给多少都干,拼死拼活,还一匹狼,明明就是一只驴。”
“我的理由你永远也不会懂的。”童靖阳说,”因为你和我本就不是一路人。”
“如果我和你是一路人,今天也不会是我坐在这里你给我赚钱了。”季青平得意的说,”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放在以前,我无论有多讨厌你,但还佩服你手段够高杆,可是最近你做的那件事,真不光彩。”童靖阳看看敞开的门,”刚才以为进来的会是方若绮吧,看见是我,失望了?”
季青平像是恶作剧失败的孩子,所有懊恼都写在了脸上。
“你给我滚出去。”
“老板,方若绮已经复工了,你等不来她,不要等了。”童靖阳了然的说,”她是不会回头了。”
“滚!”
童靖阳扬长而去,季青平雪茄狠狠摔向落地窗。
斑驳的阳光扑面,让他恍惚。
空荡荡的门口,她不曾出现。
这一次,她是真的不回头了。
再没有什么可以挽回她了?
季青平看着灭掉的雪茄,最后一缕碎烟,攀爬着记忆,想起了青涩的坐在他面前不安的方若绮,想起走进屋子脱下衣服惶恐却坚定的方若绮,想起了在他身下沉浮却没有哭泣的方若绮,想起了在他面前轰然跪下的方若绮,想起了那个无助的彷徨的左右为难的每一次努力挣脱终究会回归他怀抱的方若绮——
她本是美丽的没有灵魂的木偶,是他一点点给了她血与肉。
他本是用尽全力来爱她的,为何到了最后每一次爱的尝试只会将她推远——
这一次,她没有哭泣,她没有愤怒,她没有报复,她什么都没做。
这一次,她只是回去复工了。
她已经不是他的方若绮。
这个事实,比她所有的反抗所有的报复都来得凶猛来的可怕。
他宁愿她恨他,也不愿这样,看着她,默然远去,仿佛从未相遇。
***********************************************************
谁也想象不到方若绮会在2月15日就复工,仍旧是按部就班的工作,上午电视剧,下午唱片,晚上电影。
围追堵截的狗仔队浩浩荡荡,她却没有眼泪,也没有微笑,她什么都没有,一切表情掩盖在大大的墨镜之下。
“情穿阴阳界”的导演早就做好了换人的准备,可当方若绮面无表情的在他面前说了句,”我若不拍,没人会接。”的时候,那个气势,将他压倒性的击垮。
风闻方若绮不仅是黎华的未婚妻,还是王瑞恩的梦中情人。有了这两大虚虚实实的靠山,导演不得不相信方若绮这话说的有底气。
EAMI那边,周映彤的确是因为钟湘被牵扯进去很是生气,‘问天’也向后推迟半个月发行,但就是这时黎湘离提出要和EAMI合作出方若绮的翻唱专辑兼电影原声带”夜晚哭泣的眼睛”,像是救命稻草拯救了方若绮。
至于一代歌后钟湘剧组和黎湘离,更是以她本人都没有料想到的诚意,对她表示了全力的支持。虽然被围攻一晚,第二天方若绮硬着头皮走进民歌餐厅时,迎接她的居然是准备就绪的拍摄团队和黎湘离的一句,”解决得不错,若绮,专心拍戏。”
后来,待此事风波平息,影评家纷纷抛文称赞‘黎湘离慧眼识天后于危难之中为她正名’一举是他生命最后的这段岁月最大的贡献。
当然他们不知道,方若绮也不知道,黎湘离为什么会这么做。
有很多事情,就这样过去,个中的故事,从未被记载。
就像方若绮,也是在多年后,读了王瑞恩的自传,才明白了王瑞恩是黎湘离孙子的事实,才明白了王瑞恩一如既往的恨意和黎湘离毫无条件的爱是为何。
只可惜这段恩怨情仇,她从能未涉足。
就如她和王瑞恩,从始至终,都谈着一场没有主角的虚幻式的恋爱。
那只是,对于生命中众多的不完美,他们给彼此的一次自圆其说。
***********************************************************
王瑞恩等待在停车场,走来了黎华。
摇下车窗,王瑞恩抬头看了看还穿着戏服的黎华,”不好好拍戏,你跑这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