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嫡从咸鱼开始(12)+番外

作者:袁艾辰 阅读记录

她态度不屑,青萝却听得心中直突突。

一边赶紧将经书拿起抹平,一边急道:“啊呀!娘娘您快别说了,方才躺着看经就已是罪过,怎能还再说这些?”

她说罢双手合十,紧闭双眼面朝八方念念有词,只求各路菩萨大慈大悲,不要跟她家主子计较。

苏贵妃无言地看着她一通折腾,直等青萝睁开眼,她才摆了摆手。

“罢了,以后这经书也不必拿到本宫这里来了,省得你每每心惊胆战,闹得本宫也不得安宁。”

青萝若逢大赦,忙回身去将经书放好。

就见苏贵妃已神色漠然地站起身,缓步踱至窗边:“你可知道当初本宫为何赐你青萝之名?”

她眼神有些涣散,似是看向远处,似是空无一物。

话仿佛是对着青萝说的,又仿佛只是自言自语。

清冷而悦耳的声音如梦似幻——

“因青萝生在石崖山间,攀附松柏墙壁,看似卑微低廉,却有极强的生命力,无论风吹日晒,皆可蓬勃生长。”

这注定是个难眠的夜晚,无数双眼紧紧盯着风暴中心的启元殿。

苏府自然也不例外。

苏老太爷官至宰辅,早年已经致仕。

不过这并不影响苏家在大梁的地位。

如今朝中所称苏大人,正是苏家长子苏令桓,年仅四十便入阁拜相,正是肱骨之臣,国之栋梁。

此刻这位权臣正面带忧色坐在圈椅上,看着门外的天色。

另一边,苏家幼子苏令河则掩不住心底的焦虑:“寅时了,还是没有消息……”

屋内上首,苏老太爷双眼微闭,若不是还能见其腰杆挺直,瞧着倒像是睡着了。

苏令桓微皱了下眉,看向自己的幼弟:“慌什么?”

此话不说还罢,一说反倒让苏令河忍不住站起身来。

“我怎能不慌?现而今齐王虽事发,却不知太子此番究竟能否洗脱罪名,偏贵妃长姐还被禁足在永坤宫内,仓促之间,谁又能猜到圣上的想法!万一……”

他止住话头,又转而道:“再说圣上昨日还因礼郡王斥责了太子,兄弟阋墙此等大事,长姐一个人在宫里,还不知会着急成什么样呢!”

苏令桓将手中的茶盏轻放至桌面,拧眉道:“什么兄弟阋墙?休得胡说八道!”

眼看苏令河还在乱转,苏令桓的语气也越发严厉起来。

“你这是什么样子?苏家百年至今,什么事没经过。如今不过是圣上在教导子嗣,也值得你这般大呼小叫,失了分寸。”

他指着对面:“若还想跟着等消息,便好好坐下,否则趁早回屋。”

苏令河没头苍蝇似的又转了两圈,一屁股坐了回去。

口中却忍不住道:“我担心长姐不成吗?你们若不是担心长姐,何至于半夜不睡,熬到天明?”

话音落下,一直稳如泰山的苏老太爷,终于纡尊降贵开了口。

“你长姐心性坚定,持重谨慎,比之你大哥也不遑多让,并无需你我忧心。”

“倒是太子——”老太爷缓缓睁开眼。

那双眼看似浑浊,却在此刻闪过精光。

他轻叹道:“皇子们可都大了啊!”

的确,皇子们都大了。

尤其是自萧珩起往前,一众皇子都已成年建府。

太子之位不稳,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就都有了唾手可得的机遇。

苏老太爷如此想,梁帝自然也想到了。

启元殿内,伴随着帝王的反问,原先还只顾看戏的皇子们片时便被磅礴汹涌的压力吞没。

这话问得意味不明。

倒像是把他们所有人都怀疑了一般。

有人心领神会,有人装傻充愣,当然,也有人是真的傻——

恭郡王萧宁第一个站了起来,率先跪倒在地,大声求道:“父皇息怒!大皇兄确实做错了事,可说他陷害太子,儿臣绝不相信!”

他道:“那搜出来的信笺皆用普通的蝇头小楷写就,根本无法分辨出自何人,所谓的销魂散更不知源头。物证不明,人证缺失,凭一个搜出来的盒子就要定罪,岂非荒唐?”

楚王萧辞坐在一边,实在听不得他乱嚷嚷。

“五弟你说便说,怎么就叫荒唐了?那盒子是禁军统领王大人亲自带人搜出来的,虽无法辨明是谁的笔迹,内容却能看出些端倪……”

“什么端倪!”萧宁刚刚挑衅萧珩时就被他出言教训了一番,早就心生不忿,这时越发怒火中烧,“好端端的,突然就大搜齐王府,又恰好搜出这大皇兄根本从未见过的物件。”

他义愤填膺道:“这样巧的‘巧合’,谁知是不是有人为了洗脱自身罪名而故意设计栽赃?此事事关重大,还请父皇明察!”

萧辞闻言大惊,一张憨厚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简直不敢置信。

“五弟,你怎么这般口无遮拦?父皇在此,你质疑王统领就也罢了,现下竟又拐歪抹角含沙射影。”

“我等皆是骨肉,”他只觉痛心,“便是你与大皇兄交好,也不能因此就诋毁旁的兄弟吧!”

就连一直未曾开口的秦王萧肃也冷了脸色。

淡淡反问道:“照五弟这意思,是太子故意使计栽赃陷害了?”

大殿内一时间吵闹不休,几位天潢贵胄因意见不合唇枪舌战,直吵得萧珩耳朵嗡嗡响。

周围闹哄哄的,声音逐渐变得朦胧。

像是隔了一层雾气。

萧珩低着头,脑中不由琢磨起一件很重要的事。

梦中长达数十年的夺嫡之争,每一步都带着鲜血与性命的惨烈,在座正喋喋不休的这帮人,无论曾爬至何等高位,又挣得何等权势,都终究逃不过帝王的金口玉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