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从咸鱼开始(166)+番外
其中的意味却又略有不同。
一个只单纯觉得解气。YST
一个在泄愤中又带了几分小心思得逞的,难以掩藏的兴奋。
唯有楚王萧辞迟疑片刻,到底有些不忍:“父皇,他们毕竟是大梁最尊贵的皇子,不说二皇兄乃是贵妃骨肉,便是四弟——”
“若他真的出了什么事,只怕他的母族心生怨怼。”
“毕竟他可是宸妃留在这世上的唯一血脉了。”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委婉劝道:“还请父皇手下留情,也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咱们大梁的事,还是回来自己慢慢解决的好。”
话音未落,萧墨便冷笑起来。
“三弟仁慈,回回都以兄弟情义为先,可你再如何敦厚老实与人为善,也得看究竟是什么事吧?”
“这是逆贼,是与敌国勾结的大事!”
“三弟,别怪皇兄多话,但太过盲目的善良只会适得其反,届时怕是要惹出更大的祸端。”
萧宁亦想都没想便跟着开口。
“就是!三皇兄还想着给他们机会?要说给四皇兄机会也就罢了,二皇兄那算什么?他都要叛出我大梁了!你还想着替他求情呢!”
狠狠地瞥他一眼,他又气冲冲地道:“况且你这一张嘴说得简单,带回来慢慢解决,你以为父皇便不想如此吗?这不是说了!”
“必要时候,什么是必要时候,就是迫不得已抓不到他们的时候!”
这话倒是有理有据。
萧辞张了张嘴,虽仍觉得不妥,却到底没再说话。
其实也无需他再多言,梁帝根本没准备听旁人劝诫。
这头还在念叨的当儿,他早已挥挥手让那禁军退了下去,一切自然照他所说的去办。
外头闹哄哄地来,又闹哄哄地散去。
报信的禁军一走,整个大殿内再次安静。
直至伺候的小太监换了两趟茶,几人才又说起话来。
萧宁坐不住,第一个开口:“这齐人也真是无孔不入,之前利用朔上石赚取我大梁钱财,如今又卷土重来,这是要做什么?”
他拍了一下椅边的扶手:“这是贼心不死,还想要与我大梁为敌?”
“弹丸之地,打起仗时阴险恶毒损招迭出,自打几年前被大皇兄击败,他们瞧着倒是听话,其实背地里却一直在暗中谋划。”
“光明正大的对抗他们不成,阴谋诡计倒是不少。”
“表面卑微一脸的奴才相,实际却在偷偷摸摸搞些小人行径,如今想来,”萧宁狠狠啐了一口,“真叫人恶心!”
萧珩低着头没吭声。
的确叫人恶心,可之前众人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总觉得凭这帮跳梁小丑,根本不会对大梁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然而梦中尸殍遍野血流成河的场景历历在目。
到处是哀嚎的人群,绝望的百姓,战火绵延仿若人间炼狱,当大军踏破山河,无人能够幸免。
他不由又有些庆幸。
幸好一切都还有改写的可能。
萧宁已骂骂咧咧地又道:“想想他们从前新年岁贡送上来的东西,也真亏得他们拿得出手,人不要脸起来,还果真有些难以应付。”
“将咱们大梁当猴耍,早晚有一日要他们好看!”
“不错。”萧墨亦点头,又看向梁帝。
“父皇,之前朔上石一事,朝中曾仔细搜查,曾发现大量敌国细作,本以为经过那次之后已基本将他们清理干净,还我大梁安宁。”
“谁料这才过去多久,便又出了这样的事,只怕对方尚有后手。”
“目前还不知有多少人隐藏于京城各处,便更不用说在其他城郡,儿臣实在担忧,若他们狼子野心——”
他顿了顿,改口道:“他们狼子野心其实早已昭然若揭,只是从前一直藏在暗处偷偷摸摸行事,如今却渐渐摆到了明处。”
“儿臣只怕,此事之后边疆不稳。”
楚王萧辞亦道:“大皇兄此言有理。”
“他们三番两次使计,不是谋财以发展壮大自身,便是搅乱我大梁朝局,利用皇子制造混乱,终究是因其心早已不臣。”
话音刚落,萧宁便哼道:“他们不臣?那便打,打到他彻底臣服,本王倒要看看他们齐人有多硬的骨气。”
“一群鼠辈,还真以为能乱我大梁?”
梁帝没吭声,只若有似无看了萧珩一眼。
从旁拿起茶盏,掀开盖碗轻轻吹了一口气,他这才垂眸轻声道:“数年前,齐国屡次挑衅侵犯我大梁,搅得我边疆不稳,百姓颠沛流离。”
“当日墨儿得朕旨意代朕出征,在梁齐两国交界处大杀四方,不仅将对方打得连丢数城,更将其最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诛杀于当场。”
“也正因为如此,齐国多年内乱,根本再无与大梁对抗之力。”
“数年过去,他们倒是也懂得修身养息。”
“在外摆出一年不如一年的狼狈样,看似做小伏低,内里小动作却不少,如今到底露出些马脚来。”
“露出马脚虽叫人生气,却也不妨是件好事。”
“否则我大梁习惯了高人一等,习惯了居高临下,都快忘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如今早了解早防范,乘其尚未真正壮大,也好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