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从咸鱼开始(17)+番外
话未说完,黄仁川几乎哀嚎般喊着将他打断:“殿下!”
正沉浸在自己一方世界的萧衍浑身一僵,被这突如其来的凄厉惨叫吓得心跳险些骤停。
等反应过来,不由破口大骂:“你个混不吝的蠢货!你想吓死孤?”
他忽然又冷了脸,面色疑虑地上下打量起跪着的二人,有些犹疑地一步步后退。
“不对,你们……你们是不是早就被萧玉珏收买了?”
黄仁川趴在地上,心里比窦娥还冤:“臣冤枉!”
就连苏寒也瞪大了眼:“属下不敢!”
两人同时叩首,实在不知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萧衍充耳不闻,视线在他们二人之间反复游走,略带着嘶哑的嗓音轻声细语,却让人浑身发寒。
“若非被收买,何以精心谋划的事桩桩件件不得成,何以让孤这个太子事发禁足至今,又何以在孤说话的时候突然出声想吓死孤!”
一句接一句,语速渐快,声音渐响。
直至最后变成愤怒的咆哮。
他的眼中明显带了些异于常人的癫狂。
“黄仁川,你是不是从头到尾根本不是孤的人,而是萧玉珏故意摆在孤身边的一枚棋子?”
“毕竟那些计策,可都是你的手笔……”
“殿下!”
黄仁川颤巍巍的,扯着嗓子哭喊道:“太子殿下!”
头发已然全白的老臣瞬间又老了十岁似的,惊惧又委屈。
还有更多的则是对未来的无望。
这无望摧枯拉朽,显然比一切都更可怕,胁迫着他将近日所受之苦一股脑儿地全都爆发了出来。
“自老臣投入东宫,臣一家上上下下便已都是殿下的人,老臣便是疯了、痴了、傻了,也绝不会做这等自绝后路之事啊!”
“方才老臣因何出声,殿下不明白吗?”
“您自幼聪慧,最是心思机巧,深谙宫中生存之道。贵为太子,您又怎会不知祸从口出,为人更该谨言慎行?”
“可这些日子,您自己却在做些什么!”
黄仁川也算是豁出去了。
反正左右都是个死。
忠言逆耳,虽危机重重却尚能搏得一线生机。
可若这误会不解,就凭太子多疑多虑一步一鬼的性格,他们黄家上下早晚会被折腾得一个不留。
严声质问之后,四周静得可怕。
萧珩神色风云变幻,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
许久,他闭眼抬眉,表情有些狰狞地抬起下颚深吸了一口气,终于稳住心绪,回身坐下。
“也是,你们一个自幼跟在孤身边,一个早年便投在我东宫门下,怎会康庄大道不去走,偏走那看不到头的独木桥?”
“至于你说谨言慎行……”
萧衍脸颊的肌肉微微一颤,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神情:“若孤说的话做的事被传出去哪怕一个字,孤都会叫那乱嚼舌根之人,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寒冬将过,风雪散去。
眼看着除夕一日比一日接近,京城的天儿也渐渐暖和起来。
萧珩难得又带着人出了门。
时间紧迫。
他之前光忙着吃喝玩乐,什么都没顾上,如今眼看着新年逼近才陡然想起,这年节时的贺礼还未准备。
趁着天气初晴,刚好去白虎街转一转。
若是有合眼缘的便买下,若是没有再想别的法子。
最重要的是,他还准备顺路置办点年货。
新年,历来是大梁的大日子。
除夕那晚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桌,阖家团圆。
而宫里头也要设宴,感念朝臣们一年来的辛勤付出。
虽说若能参宴,于众人来说均是天大的恩宠与福泽,但萧珩如今想来却觉得有些痛苦。
一则人多必然口杂。
二则到了那日,无论太子与齐王是否出现,都将引来无数事端。
三则便是更实际的,这些年的宫宴,他从未吃饱过!
若是以往倒也罢了,他本就不贪口腹之欲,往往会趁此机会,一连几天忙着在众臣之间斡旋,十分如鱼得水不亦乐乎。
可如今他却只想远离是非。
加之近日胃口大开……
这要是吃不饱,只怕会夜不能寐。
林黎原本好好一个健硕的侍卫,如今变得身材魁梧。
看上去十分壮硕。
走在萧珩身后像个随时可能将人捏爆狗头的打手,引来频频侧目。
他却毫无所觉,正挖空心思地琢磨。
“旁的不说,圣上的那份礼您总该费些心思,不说一鸣惊人,至少也要独占鳌头才是。”
又懊恼:“还是属下的过错,整日的浑浑噩噩,竟将这等重要的大事给忘了,往年您可是至少提前一两个月便开始准备了。”
“如今这着急忙慌的,只怕很难选着好东西。”
“不要总将过错安在自己身上。”
萧珩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无妨,何况咱们的想法也要有些改变才是,本王不过小小一郡王,平日里俸禄有限,哪有那么多闲钱去置办贵重东西?”
“这等风头,还是谨慎些出得好。”
两人说着话,一队三人禁军从面前走过。
萧珩没太在意,只有些好奇地瞧了一眼,便被左手边的一家铺子吸引了目光:“这是卖金银玉器的?”
林黎探头往里看:“殿下,似乎还有些大梁难寻的宝石。”
所谓“难寻的宝石”,萧珩往里走近才发现,正是从齐国北地开采出来的一种矿石。
经人工打磨,成了晶莹剔透的彩色珠宝。
因是从极北方传至大梁,得名“朔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