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嫡从咸鱼开始(27)+番外

作者:袁艾辰 阅读记录

而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灰扑扑的巨大石块。

萧宁实在没憋住,第一个嚷嚷起来。

“四皇兄,你费尽心思这般隆重介绍,摆出来就是这个?一块破石头做贺礼,即便它这模样有几分古怪,也实在配不上送与父皇吧。”

他放下手中的酒盏,走到那石头跟前絮絮叨叨。

“难道是想说这模样像什么祥瑞?还是想说这石头又有什么天然的字迹?亦或是……容本王想想,还有什么来着?”

没等他继续想出还有哪些老掉牙的套路说辞,萧肃便已冷着脸将他打断。

“你在胡说些什么?”

萧珩正夹了一块香煎鹅掌,边吃边抬起头。

就听萧肃冷声道:“此乃本王托人自齐国北境运回来的所谓矿石,这一块石头能采出目前极为贵重的朔上石若干。”

“可——就是这样的矿石,在齐国,却随处可见。”

第16章

萧珩口中的半块鹅掌险些掉下。

一时瞠目结舌,彻底忘了反应。

宴中献礼乃是常态。

往年除夕宴,太子和齐王之间总免不了明里暗里的较量,便是他们剩下几个兄弟,也必要挖空心思。

不求一枝独秀,至少也要新奇有趣。

能让父皇高兴满意又记忆深刻最好。

一人高的珊瑚,精雕细琢的玉树,出海带回来的奇兽,便是萧宁方才所说的那些模样似祥瑞的奇石,天然风化拥有字迹的石块……

这些年来形形色色,实在应有尽有。

萧肃往日并不是爱出风头之人。

今日陡然出声,萧珩便觉奇怪。

可再奇怪他也万万没料到,四皇兄准备的贺礼竟会是这个!

大殿内静如止水,就连刚才还咋咋唬唬的萧宁也猛地愣住,神色惊恐地看着萧肃。

片刻后,仿佛是无数巨石投入水中。

乾安宫瞬间炸开。

“是臣听错了不成?殿下方才是说,朔上石在齐国随处可见?”

“这,这怎么可能?”

“那齐国民生凋敝贫寒至极,若此石于他们而言当真寻常,那为何不大量出售至我大梁,赚取更多银两?”

“是啊,殿下所说,不知可有证据?”

“若殿下所言属实,那齐国岂非将我大梁贵族当作猴一般戏耍?”

“外间传得沸沸扬扬,都说此石如何如何珍贵,如何如何难得,那齐国送进京来的贺礼当中,朔上石更被作为重宝。”

“小小齐国,敢如此欺瞒我大梁?”

“如今京城之中,朔上石价格一路上涨,昨日已是一千两一小块的高价……”

话音未落,就被萧肃冷声打断。

“那是因有人知晓不对,刻意为之。”

这话一出,再次引来众多议论。

“这!何人明知此事有异还发这种不义之财,岂不是疯了?”

“难道是从齐国来的那些行脚商?”

“倒也不无可能。近日不是抓了好几个吗,就因为抓了人,朔上石的价格比往常更贵了。”

“若按照秦王殿下所言,这是背后之人发现事情败露,想最后捞上一笔?”

“这帮人被抓了还不肯安生!如此狼子野心,究竟想做什么?”

也有前些日子家中才刚屯了朔上石的朝臣小声嘀咕。

“危言耸听吧,怎么就刻意为之了?此物在齐国可能的确随处可见,但要经过开采运输打磨等一系列工序,到了大梁货源又少,贵不是应当的吗?”

“就好似咱们大梁的茶叶丝绸,到了别处价格不也翻倍长。”

更有齐王一派看不惯萧肃这一副高高在上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的模样,颇不赞同。

“本是宫宴,殿下何以非要在此时谈政事?”

“不错,何况此事还有争议,本该徐徐图之,殿下便是真查出了什么,也该待宫宴结束后私下禀明才是。”

萧肃懒得听这帮人胡乱言语,只充耳不闻。

转身面向梁帝拱手道:“父皇,除夕乃是百官同乐天下同庆之时,儿臣本不该将这等严肃之事拿到宫宴上来说。”

“可事关我大梁颜面,事关我边境安危——”

“如此想来,”他跪地俯身,“再无比以此为贺礼更合适的了。”

梁帝脸色阴晴不定。

握着龙首的掌心不停摩挲着,紧了又松。

大殿内明明或站或坐许多人,却一丝声响都没有。

直到帝王威严的声音响起:“罢了,此事你并无错处。”

“比之被人蒙蔽后还要装聋作哑,能及时发声振聋发聩,是大功。”

梁帝沉声道:“齐国归属我大梁不过六年,有不臣之心不稀奇。”

“不过敢将我大梁举国上下当作跳梁小丑,那便要做好承受一切的准备。此事容后再议。”

他说罢,又道:“来人,将这块巨石就放置到乾安宫大殿外。”

“朕要让来往朝臣时刻警醒,也以此自省,切莫乐而忘忧,更该防患未然。”

萧肃当众送出这么一份特殊的贺礼,新奇、震撼,十足夺人眼球。

比起从前诸多皇子所送或贵重或奢华的花里胡哨,此礼显然深度而厚重。

有人赞一声虎父无犬子。

也有人不屑一顾。

装什么清高,往日里一副不争不抢自命不凡专心做贤王的模样,到头来还不是想着如何在皇子间崭露头角?

更有人心中冷笑。

他这一番折腾忙碌,看似脱颖而出,其实谁也无法确定是否真能让圣上对他另眼相看。

帝王之心难测。

若是运气好,也许是会觉得此人心思缜密可堪大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