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嫡从咸鱼开始(31)+番外

作者:袁艾辰 阅读记录

有些茫然地道:“嗯……怎么了吗?”

众人表情精彩。

有探究沉吟的,有冷眼相待的,有目露讥讽的,也有怒其不争的。

但更多则是漫不经心不屑一顾地瞥过。

放在从前,这个礼郡王也许还有几分值得在意。

毕竟他是太子胞弟,自己也没少上蹿下跳。

可自打那日病了一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说起来倒是依旧颇得圣宠,可那股向上的劲一旦没了,也就再没什么可指望的。

这里秦王和恭郡王你来我往几回合,都快闹翻了天。

他还在那悠然自得嗑瓜子。

礼部尚书徐大人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一时的尴尬。

“心经一百零八卷是为大圆满,这些年光华寺住持更是深居简出,却能因殿下再次入世,可见心诚。”

众人这才回过神,纷纷交口称赞。

“不错,陵山先生的笔墨虽也难求,但与光华寺住持大师的加持相比,到底还是有些差距。”

“佛门大师开过光的心经,属实难得。”

“若今日能得一观,那我等岂非也能共同沐泽于佛门圣典之下?”

梁帝原本就已神色放缓的脸上越发带了笑意。

前些日子几个皇子间斗得你死我活,手段下作实在难看,此番虽还是相争,争的却是孝道。

比起父子不睦,他当然更愿意看到现下这样恭顺孝谨的画面。

转头示意张宝全,自有小太监上前将其中一卷经书打开。

梁帝先接了萧肃手中的信笺,又上前两步站定,看着手抄的经书点头。

“太子的字倒是越发长进了,沉稳厚重,端方有力,也不妄朕多年来的教诲。”

他说着,又往那叠卷轴中翻看了两眼。

“心经二百六十字,抄一百零八卷,既要动笔更要用心,既要动更要稳,太子能坚持抄成现在这样,定然狠废了一番工夫和时日。”

“看来这些日子他修身养性得不错。”

话音落下,自然又引来一番赞叹。

“太子端方正直,自幼得陛下亲自教导,心性自然是没话说的,如今又禁足许久,定然早已静思己过。”

“不说太子之事是否有误会,能如此沉得住气,这便叫人钦佩。”

“可不是?更难得的是殿下不仅未曾心生不满,还能潜心抄经至此,我大梁能有这等储君,是社稷之福!业已除夕,明日便是新年了,这般一直在东宫不出,也……”

话未说完,便引来兵部尚书袁玮一声冷笑。

“有个能抄经书的储君便是社稷之福,照你这意思,光华寺那群大小和尚岂不是各个都比太子强?”

“你!”

之前说话那人不过是顺势而为,压根没料到会有人突然出言不逊。

一时面红耳赤:“太子殿下乃我大梁将来共主,袁大人作为掌管兵部的大员,怎能如此言语不敬!”

袁玮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张国字脸上没什么表情:“太子将来是否能成天下共主,那要看陛下的意思。”

“倒是你,一个小小的礼部员外郎,不仅妄议国事替陛下抉择,更敢对如今的大梁共主语言不敬。”

“谁给你的胆子?”他嗤笑着看向礼部尚书,“徐大人吗?”

这话实在有些没道理,简直是在光明正大的挑衅。

一石激起千层浪,吵闹声顿时此起彼伏。

这边言道:“袁大人何出此言,便是您向来甘愿为齐王殿下鞍前马后,也不能一听我等夸太子就如此含血喷人吧!”

“袁大人要栽污人也不是这么个栽污法,信口雌黄非臣子之道。”

“拿当今太子与光华寺僧人相提并论,袁大人是何居心?”

另一边则吵吵嚷嚷。

“什么含血喷人?你们开口闭口便是太子之事有误会,还夸赞太子禁足未曾心生不满——禁足那是陛下圣裁,轮得到你来置喙?!”

“不错,瞧你们那副自以为是的嘴脸,难不成还真以为你们能左右陛下的意思?什么东西!”

“一帮子狗屁文臣成天逼逼赖赖的,听了都叫人心烦。”

双方越吵越起劲,看着七嘴八舌,其实也不过是瞬间的工夫。

萧珩口中的瓜子嚼了一半,就见场中忽然嚷嚷起来。

“你们竟如此蛮不讲理,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老子听着你们之乎者也就想抽你!”

“诶!干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们大胆!啊——救命!”

那最先开口的礼部员外郎姓张,不过从五品。

他自己被兵部尚书咄咄相逼也就罢了,却没料到事情竟这样发展。

好好说着话,周围的人就突然又吵又闹动了手,一时瞠目结舌。

这段时间,太子与齐王双双被禁,两派人马时不时便要闹上一回。

上朝时明争暗斗针锋相对剑拔弩张。

下朝后就是走在路上不小心碰到,都恨不得互相啐几口唾沫泄愤。

更不用说私底下各种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今日你参我强抢民女,明日我便参你抢占良田。

今日你敢说我欺辱百姓,明日我便敢说你不敬宗亲。

虽说全是瞎胡闹,就连梁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了和事佬。

可吵了这么多天,也难免吵出了真火。

这火一直憋着,憋得如同即将爆发的山洪岩浆。

秦王萧肃刚开始献礼时,场中便蠢蠢欲动。

可那时毕竟形势不明,此消彼长间众人还算克制。

如今太子手抄的佛经一出,光华寺住持在圣上眼中又地位极高,太子一派朝臣又一直指桑骂槐地帮其脱罪,原本憋着的那团火终于彻底炸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