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嫡从咸鱼开始(35)+番外

作者:袁艾辰 阅读记录

他拉长了声音,在萧肃几乎快要掩饰不住的期待目光中把话说完。

“儿臣倒是的确想到了些不妥,就是四皇兄怎知我是否看过那封信笺?难不成是问过卫肆?可据我所知,卫肆如今该被关押在黑螭卫大牢才是啊……”

即便萧肃往日里再怎么沉着稳重,此刻也没忍住。

“你想这不妥做什么?本王没问过什么卫肆,就是猜的!现在让你想卫肆是否有不妥!”

“你吼我做什么?”

萧珩一缩脖子,似是害怕他情绪失控。

众目睽睽之中愣是跪着往旁边挪了好几下,才又苦思冥想道:“那日卫肆一直在絮絮叨叨,说的几乎都是关于我太子兄长的事。”

“我当日本就病着,从前与他也并不相熟,实在要说不妥……”

“啊呀!”

他忽然想起什么,抬起头来:“父皇,儿臣那日迷迷糊糊一边用膳吃药一边听他念叨,好像忘了叫人给他安排膳食了,他整整喝了一日的水!其他什么都没吃!”

话音落下,就连恭郡王萧宁都没憋住,一张俊脸皱成苦瓜。

“你还是闭嘴吧,要不你还坐回去嗑瓜子喝茶吧。”

“那不成,”萧珩却摇了摇头,“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想想可有别的。”

梁帝原先严肃到极致的脸,此刻直抽抽,要笑不笑的,十分辛苦。

动作却没犹豫。

手中的那封信再次被他扔下,看似要砸萧珩的脑袋,只是却轻飘飘半点力气都没用上,中途就掉落在地,发出“啪嗒”一声轻响。

“行了,”梁帝瞪他一眼,“想说什么便说,少在这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小心误伤了人。”

“儿臣遵旨!”

得了圣命,萧珩这才跪直身子,收起方才那副惫懒样,正了脸色。

“今日诸多事宜,非儿臣故意绕弯子不说,而是因实在不能说。”

“事已至此混乱不堪,若儿臣再就此事说点什么,只会让现下的局面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哦?”梁帝似乎有了点兴趣,微抬头道,“此话怎样?”

萧珩便道:“卫肆一事事关重大,涉及忠勤伯府和兵部尚书家中数百条人命,更涉及太子兄长与大皇兄,实不该如此儿戏随意决断。”

“即便儿臣见过卫肆,可一则在病中,二则时间久远,好些事如今忆起来已格外模糊,并不能成为证据。”

“但此刻却突然被人架着,好似就等儿臣一句话,便要立时将人定罪。”

“儿臣实无此权,亦不能妄加谈论,更不敢越俎代庖。”

“何况儿臣身为郡王,又是太子胞弟,于身份上而言更该避嫌。”

萧肃拉着一张脸,浑身肌肉紧绷。

就听萧珩继续说道:“此事闹至如今这般,皆因人心不足蛇吞象,更因职责不明分工不清,今有一言,若说的不当,还请父皇恕罪。”

梁帝眼中闪过一抹笑意,面上却依旧保持了严肃的模样:“你说,恕你无罪。”

“谢父皇恩典!”

萧珩这才放了心似的,深吸一口气。

“儿臣以为,若要断案,则需人证物证一应俱全,且证据链衔接完全吻合方能判决,可如今关键人证忠勤伯府卫肆尚在黑螭卫大牢,其余部分人证照四皇兄所言却在秦王府。”

“黑螭卫吴大人今日突然来与儿臣搭话,大约也是想问些什么,却又碍于场合与身份未能问成,便匆匆离去。”

“而今四皇兄又来问儿臣有关卫肆之事,则必然也因虽拿了些与此事相关的人,却无法亲自审问最重要的卫肆,致某些证据缺失,需要儿臣从旁佐证。”

“如此一来,黑螭卫查案难以进展,四皇兄在调查中也捉襟见肘。”

“线索未能理清,事实未曾理明,仿若一团被人打乱的线团,尚未找到头绪便东拉西扯,只会越来越乱变成无用的乱麻。”

萧珩俯身一拜,侃侃而谈。

“儿臣以为,此事需先明确由谁来办,是刑部、黑螭卫还是四皇兄,再明确如何办,是分案处置还是并案调查。”

“之后将目前所查到的人证物证归拢分类,彼时若再有需要问讯,儿臣自当全力配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届时方可真正以儆效尤,以正视听。”

第21章

“好!”梁帝忽而仰头大笑,坐回上首的龙椅,“说得不错!”

他连连点头,转过身笑着对一旁的张宝全道:“瞧瞧,朕就说这臭小子近日只想着偷懒,如今事情迫在眉睫,可不就由不得他了?”

张宝全自然知道圣上的意思,知趣地附和。

“礼郡王一向聪慧,又是自小跟在您身边养大的,情急之下依旧能有这般清晰的思路也是应当,奴才瞧着,殿下就是不乐意掺和。”

“朕每日忙里忙外,”梁帝哼了一声,“他倒是会躲懒。”

二人之间的对答并未有所顾及。

跪了一地的大臣们自然全听在耳中,顿时心思翻腾。

梁帝与张宝全说罢,便又回过头来道:“珩儿方才所说正合朕意。”

“朝政大事,权责不明则应对混乱,应对混乱则大局失控。”

“今日本是百官同乐,不该提及朝政,但事已至此,便定了吧。”

他神色莫名地扫看过下方众人:“也省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完没了,连安安稳稳守岁都不成。”

“父皇……”

萧肃作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完没了”的罪魁祸首,不由轻唤。

楚王萧辞和恭郡王萧宁亦欲言又止,一众臣子更是瑟瑟发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