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役宫女的居家生活(129)

作者: 褪尽铅华 阅读记录

什么安园北边的念颜亭是个祥地,每日在此打坐可报长命百岁——

这么秘密来无影去有踪,说的神乎其神,比戏文唱的都好听。

念离有时候带着婷婷上街买菜的时候,还有胆子大的自来熟的凑过来问长问短的,念离都是微笑不语,这样的不表态,让传说变得愈加的扑朔迷离。

可念离知道,这都是她相公做的好事。

果不其然,几天过后,当安以墨从外地谈好第一家联合作坊的事儿回家,推入房中一问,那厮才嬉皮笑脸地说:

“咱家东边来年春天可以种点瓜果蔬菜的,今年暖冬,他们去挖金子的就帮咱松土了。西边的池塘也好久没清了,干泥一层,若是明年搬回去住的时候已经干净利索了,你就可以直接在里面养点金鱼逗趣儿。那南边呢,几年前倒了个石头像,一直都没人搬走,这一趟正省事了。北边,我想着,总得有人打扫归置一下不是?打坐打坐,一来一坐,尘埃去矣——”

念离笑的出了声。

“你真是活脱脱一个奸商!”

“过奖过奖。”

于是这安园客栈正是开张的第十天,终于迎来了第一位贵宾。

这人并非溯源本地人士,穿着打扮都颇为讲究,为此吕知府还特意出面宴请了一把。

他一行人敲锣打鼓大摇大摆地入住了安园客栈,入住之后,再无音信,几天之后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

溯源掀起了舆论的惊涛骇浪。

没有下文就是最轰动的下文。

没胆子壮胆的,有胆子试胆的,没钱想发横财的,有钱想装大爷的,前仆后继,一浪又一浪。

一个月后,安园客栈的收益,让安以墨在安宁开起了联合作坊的第一家分店。

而店里管事的,那样“凑巧”,就是一个月前试住的某官人。

两个月后,传来一些消息,说安园东边的地已经松好了土,西边的池子也洗干净了,南边的石头被偷得一块都不剩了,北边的亭子也打扫得很及时——

那时,安以墨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过不了多久,他又得启程去找罗第三家要开张的分店了。

临行之前,安以墨吩咐下人。

“去天上人间传个话,就说在安园客栈厨房供上鸡一只,鲫鱼一条,鸿运高照——”

念离默不作声地看看安以墨,低头失笑。

下人不明就里,问:“主子,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偷鸡摸鱼,炖了鸡汤,下了鲫鱼,该补身子的补身子,该下奶的下奶——”

下人一听脸都绿了。

“咱回去偷,不会被发现么?”

“就说安家列祖列宗显灵了——”安以墨毫不在意地说,“哎呀呀,我这般物尽其用,祖上有知,必夸奖我是个——”

念离这一回又抢了一回先,脱口而出:

大孝子孙。

凡人俗事

四月末的时候,念离九月早产生下一女,单名一个“岚”字。

这个时候,安以墨已经重登溯源首富,家业已经在南通郡全面铺开,成为方圆千里相当当的一号人物。

安园大庆,远近来祝贺的,不下三四百人。

安园趁此机会,新纳了一批下人。车夫、伙夫、更夫、婢女、老妈子,共有百来号人。

大家富园,昔日光景,可见一斑。

席间,溯源商会借机献好,又将会长的名头扣在安以墨的头上。

而故意姗姗来迟的吕大人,带来了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

入夏时节,南通郡守朱湘将下溯源来视察工作,主要就是跟进一下安以墨改过从新白手起家的奋斗史,欲上报朝廷作为先进事迹标榜一番。

而在此之前,南通郡其他几个稍大的城县的几个县令都要预先来溯源踩点,做好接待工作。

这叫上下一盘棋,统筹划一。

作为主要接待方,安园势必要破费一番。

上面决定把安家被没收的家产,让安以墨任选三家,作为补贴。

这对于这大半年经营得半死不活的安家产业来说,是个欢喜鼓舞的消息。

木材店的说了,安大少,安园需要休憩,您挑了我去吧,准没错。

瓷器店的说了,安大少,您府里的花瓶瓷碗的都被砸的砸抢的抢吧,小店给您补上。

绸缎庄的说了,安大少,夫人和小姐都得添点新衣裳吧,天说热就热了。

安大少摆摆手,说,当初落魄了,各位都巴不得跟我们安家划清界限,求你们借袋米都难,我如今自力更生,联合作坊有木匠,有做瓷器活儿的,有织布刺绣的,要你们何用?

挑来挑去,安大少挑出的三家,让溯源人民又一次傻了眼睛。

第一家是间客栈,早在安园还富庶的时候,这家客栈就因为地处天上人间旁边而生意黯淡,后来安家落难,没了大树,几乎要人去楼空了,堪称溯源闹市区的一景。

第二家是间信栈,由于送信送物这行当投入甚大,安园又常年只在溯源发展业务,当初安老爷子一时兴起投下的生意,基本已停业整顿多年。

第三家是棺材铺子,本就是没人愿意做的行当,可是少了也还不行,就一直在阴暗的角落里,等着客户上门,常年处于守株待兔状态。

三间铺子由上面审批下来,不到半个月就走完了程序,十分利索地批给了安以墨。吕枫本来是想卡一下这傲气十足的安大少,没想到朱湘有指示:

他开口要的都是最不济的买卖,想他也是明白人,不敢乱要,还算明理。

如此这般,入夏五月,店铺到手。

上一篇: 嗜梦仙 下一篇: 一把菜刀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