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就是个奥运冠军[花滑](165)

作者: 竹涧青 阅读记录

——“少将,1972年因洪灾抢救牺牲,葬于……”

遵循这对夫妻生前的要求,他们牺牲之后政府把他们埋葬在了一起。

短短几行字,诉说着墓碑主人的身份与其生平,简单却又沉重无比。

压的池惊澜几乎不曾弯下的腰都无法再保持笔挺的姿态。

一只温热的大手轻轻地搭在了池惊澜的背上,迟疑了几秒,紧接着小心翼翼地拍了几下。

池惊澜瞥了眼紧张又担忧的凌榆,闭了闭眼,深深吐出一口气,脊背重新恢复了往日挺直的军人般的姿态。

“……谢谢,我没事。”他声音略有些沙哑的开口。

漫长的时间流逝或许无法彻底治愈伤疤,但至少能够抹平一点伤痕,加上现在池惊澜知道他爸妈过得很好,也不会再像曾经那般钻牛角尖。

从刚才那一瞬间的情绪冲击之中缓过来之后,他已经能较为平静地面对这一切了。

他弯下腰,白皙的指尖触上冰凉潮湿的墓碑,被冰得颤了一下,却没有停下动作。

身形单薄的少年在细密的雨丝中突然淡声开口。

“陈延跟你说过吗,当年的今天,也是一个阴云密布的雨天。”

凌榆撑着伞的动作一僵。

少年没有指名道姓,可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都心知肚明这句话是对着谁说的。

凌榆抬头看了眼,今天的天上倒没有什么乌云,只是一层蒙蒙的云雾,遮挡住了太阳。

因为细雨而云雾缭绕的山其实风景不错,但凌榆知道,无论当年的雨天是什么样,在池惊澜心中也永远都会是乌云压城的模样。

凌榆不懂该怎么安慰人,但他不想看着少年周身萦绕着寂寥。

他环视一周,最后有些慌张地搭上少年的肩膀,带着他半转了个身。

凌榆示意池惊澜往下看,他们所站的位置正好是最靠近山顶的地方,往下望去,淡淡的白雾缭绕着山腰,而山脚处,即使是细雨也无法阻挡早市的热闹,一盏盏灯光亮起,在雨中散射出模糊的光斑,摇摇曳曳的,却像是燎原的星星之火。

不会安慰人的青年有些无措地开口:“别伤心……你看,那些繁荣的景象,都是英雄们曾经守候了这才有的,而他们如今沉睡在这,能把所有的变化尽收眼底,他们一定……也很开心的。”

池惊澜顺着凌榆的话怔怔地向前望去。

从这里往下看几乎能把整个小镇都收入眼底,以前的池惊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竟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

但他知道凌榆说的话是对的。

他的父母,军营里的那些叔伯们,都是每天笑哈哈但在关键时刻永远会眉头都不皱一下往前冲的人,因为这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他们要守护的东西。

就连自己也同样如此。

如今繁华嘈杂却又安乐的人间,他们能看到的话,怎么会不开心呢?

“他们都能看到的。”凌榆仿佛看穿了池惊澜的想法,平常显得冷峻地双眸一错不错的紧紧看着他,坚决又肯定地开口。

“咚。”

“咚。”

“咚。”

这回的心跳声,连闭眼深呼吸都无法平复了。

身下是嘈杂的人间,身后是厚重的墓碑,好像有两道温暖的灵魂温柔地注视着他,让池惊澜感觉自己所有的心思好像都被看透。

前一天夜里池惊澜想过无数种他再一次站在这里的情形,却唯独没想到现在的情况。

在他爸妈面前……

池惊澜闭了闭眼,终于明白了何为羞赧。

第86章

不过池惊澜终归是池惊澜,是那个经历过风风雨雨仍屹立在冰雪之巅的冰上王者,在控制自己情绪这一方面,不能说举世独绝,但也绝对是超越了大部分人的。

身形单薄的少年阖上眼,长而浓密的睫毛颤了颤,轻轻抖落了俏皮穿过雨伞降落其上的小水珠。

片刻之后,等少年再次睁眼时,他已然恢复了平常的模样。

清冷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

站在池惊澜身旁的凌榆若有所感地转头,目光落在了池惊澜身上,敏锐地察觉了少年身上的这点转变。

他脑海中灵光一现,智商冷不丁上线,终于后知后觉地串联起了曾经所有让他感到困惑的疑点。

为何少年默默无闻十几年突然一朝一鸣惊人,为何他的表演他的技术都是那么的娴熟老练,这些问题有着显而易见的答案,并不在现在凌榆高速头脑风暴的探索范围内。

让凌榆恍然惊觉的,是池惊澜身上那隐隐透出来的,那份如烟雾般缭绕却不曾散去的孤寂与疏离。

曾经他以为是由于少年性子清冷,而现在看……

他的偶像……

凌榆对于池澜的了解,来自于长辈和流传下来的资料,他知道当年的体坛非常混乱,但也仅仅是有所耳闻,他不曾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从前便也没有多少的真情实感。

可如今不同了。

二十出头就当上国家队队长的青年不可能是个真正的愣头青,当理智回拢,冷静下来将所有一切都串起来思考时,凌榆便清醒地意识到,当年的历史背后也许还藏着更深的淤泥,而他偶像曾经遭受的苦难,绝对比他了解的,甚至他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陈爷爷从前跟他讲池澜的故事时,曾带着回忆又心疼的口吻为他形容过池澜。

他说他是个纯粹又执拗的孩子,但也还好池澜是个这样的人,才能在当年复杂的局势中坚守住自己,才能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

而曾经的凌榆结合自己曾经梦到是不知真假却无比真实的零碎片段,在心中更加丰满了他偶像的形象——不畏艰险、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