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个奥运冠军[花滑](315)
当年池惊澜出意外的时候俄国与华国的关系其实不算很好,但是霍普·伦恩仍然果断拍板,花了本不该值那么高的高价拍下了那本手记,超出经费的钱,是他自己补上的。
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霍普·伦恩还笑呵呵地对他说,花再多的钱他也觉得池澜值得,还问他华国应该保留了副本吧,当时跟他说有保留的,怎么运动员们的技术还是有很多问题,还跟陈志国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去他们那交流一段时间,不用学费。
陈志国很难形容他当时听到霍普·伦恩说那些话的感受,一瞬的感慨过后,更多的是气氛与不堪。
与霍普·伦恩无关,只是气愤不堪自己国家花滑圈的那些烂人。
传奇离开的时候,国内的“自家人”忙着吃人血馒头,却只有外国人在真真正正地尊重怀念他,这是何等的嘲讽?
哪里来的副本,陈志国回国后翻遍了整个档案室,也没找到任何相关的记录,当年的人卖的干干净净。
可这些,让他怎么跟一个真的在关切他们的外国教练开口呢?
没有办法开口。
这些是在他收柯苑泽这个大徒弟之前发生的事,陈志国没跟父母讲,怕他们难过,有了徒弟也没跟徒弟讲,怕他们消极,更没跟凌榆讲,怕他直接冲上去干仗毁了前途,只好深深埋在心底,成了他心底永远的警钟。
老头子总在他耳边念叨后悔当年能力不够,没法保护弟弟,但他们父子俩都知道,当年的环境,陈延再怎么有实力也走不进那个黑心的圈子。
好在如今不同往日,一切都在变好,陈志国很庆幸自己以前的努力,让他现在在国家队也有了足够的话语权,足够保护好手下的那些小运动员们。
现在他在池惊澜身上看到了“传奇”的苗头,那么无论如何,他绝对不会让小徒弟落入曾经那位传奇那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然,池惊澜没那么大的成就也没关系,成为传奇注定着一路披荆斩棘,他不会给小徒弟成绩上的压力,无论他们未来成绩怎样,在池惊澜带领下的新一代必定会比之前更上一层楼,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就很好了。
但理智清楚,不妨碍陈志国畅享一下,就当是缓解紧张了。
结果等他回过神分数都还没出来,和平常相比这个出分时间有点过长,全场都安静了下来,静悄悄地等待着。
最不紧张的可能只有池惊澜本人了,甚至还在那不慌不忙地摆弄着手中的玩偶,最后只见他把那朵艳红的玫瑰插进了猫咪玩偶的怀抱里,捧起来打量一下,满意地笑了起来。
短节目结束池惊澜就有数了,可能是太久没比赛,那些压抑一下子在赛场上释放出来,这次他也清楚自己的确超常发挥了,那些裁判再怎么压分他的这个短节目的分数也不会低,所以池惊澜一点都不担心。
从屏幕上看了全程的现场观众and场外观众们:……这样显得我们的紧张很呆诶。
少年似乎若有所感,把猫咪玩偶抱回怀里,抬头朝镜头乖巧地笑了笑。
人们就瞬间原谅他了。
算了,美少年总是有特权的!颜狗们坚定地想道。
下一瞬,人们期待已久的分数也终于跳了出来。
不知道多少双眼睛齐刷刷地投了过去,看到最后的数字,纷纷吸了一口气。
池惊澜不急不缓地抬头望去,看到了自己成绩之后,那张一直沉稳的小脸,也出现了一丝显而易见的惊讶。
不是太低,是比他想象中还要高了许多。
动作技术分(BV)59.68,表演分(GOE)46.03,总分105.71,后面还跟着两个标识——SB(赛季最好成绩),PB(个人历史最好成绩)。
那两个标识反而正常,这是池惊澜升到成年组之后的第一场比赛,无论最后是多少分都会有这两个标识,无非是第一个记录的高低的差别。
但他的分数可就不简单了。
虽然池惊澜在青年组的时候最高分也有一百多分,与现在的105.71分只有三四分的差距,但可别小看这几分的差距,那可是整整隔了一个组别的两三分。
青年组短节目能达到一百分以上的选手,那肯定也是青年组中的佼佼者,但就算如此,他们升到成年组也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升组的运动员去适应新的比赛场地,新的难度,新的裁判乃至新的氛围,而成年组的裁判们,也要花时间去适应这些刚升上来的运动员们。
不可能在青年组是第一,升到成年组也能立马成为第一,在青年组短节目能有一百以上的选手,刚刚升到成年组,别说一百分,能保持在九十分以上就已经是很厉害的水平了。
但现在,他们好像见证了一个妖孽的出现。
要知道,在成年组的男单短节目中,105也是一个卡住了很多很多选手的门槛,越过了这个门槛,基本就意味着这个运动员已经踏入了一流水平的行列了。
不是一只脚踏入,是双脚,整个人都进去了!
别说就超了0.71分太少不算,就算只超了零点零一分也是超,裁判们不可能对此没有考量,这大概也是这次分数那么久才出来的原因,但是他们给出了这最终的分数,就代表着这次比赛的裁判们认同了池惊澜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平。
眼前的这个东方小孩才是他的第一次成年组比赛,要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真的不敢相信。
如果这是一次普通的大奖赛,没有那几个短节目日常保持在105以上的大佬参加,眼前这个少年的分数,说不定真的可以排在短节目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