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夫人惹不得(1141)

作者:月荼 阅读记录

工人是分组的,染好一匹布每个组员就能提五文钱,多干多得,一组只要一个月能染上一百匹布,就能拿到一两银子一个月,这工钱可以说是比较高了。

而且,染布也是学手艺。

所以云家染坊招工的消息一放出去,就来了不少人应聘,不过两日便招满了。

云长风研究了沈记那些铺子的薪资结构,觉得绩效和提成很能调动工人们的积极性,能者多劳,能者多得,也更能让工人们将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

这样以来,不管是铺子还是工坊那是都不愁会走下坡路的,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云长风在铺子和工坊都使用了不同的底薪加绩效,和提底薪加提成的薪资结构,也赢得了工人们的一致好评。

各地客商也纷纷齐聚江州,因为今年江州的春茶要上市了。

沈记茶厂也开始收购最好的上品鲜嫩芽,比去年的价格还提高了三十文,八十文一斤,收鲜嫩芽是为了制作红茶和风味独特的各种花茶。

除了收够上品的鲜嫩芽,茶厂也以高价收购茉莉花,玫瑰花,菊 花,白兰花。

虽然沈婉多的是茶山,也用山头种了各种花,但是那是远远不够的。

有的茶农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采了最好的嫩芽送到沈记茶厂去。

因为他们心里感激县主,是县主的到来,才改变了他们江州茶贱的命运,让他们这些茶农能够靠种茶养活一家老小。

就算别的收购商价格出得比县主还要高,他们也更愿意把茶叶卖给县主。

而且他们也相信,县主是个心善的好人,是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有的却是去城里找外地来的客商打听了一下,今年的春茶给什么价格。

这些客商想着去年江州茶叶大卖,今年江州肯定种茶叶的茶农就多了,所以也没提价,而是给了去年沈记茶行和云记茶行的收购价。

茶农们一听,还跟去年县主和云家收的一个价,还得是制好的,沈记茶厂可是收上品茶的鲜叶,都提了三十文, 于是直接把采摘的鲜嫩芽送到沈记茶厂去,还省了好几道工序呢!

茶厂这两日忙得是热火朝天,都忙不过来了,于是沈婉又多招了三十个翻茶晒茶的小工,城里招了十个,乡下招了二十个。

小工不比制茶的师傅,所以一个月的底薪是一两银子,但是案茶厂的效益,加上绩效,一个月到手的工钱也是非常可观的。

茶厂的管事觉得没有必要招人,因为他们也就制春茶和秋茶的时候忙一些,平时都没什么事情做,这段时间他们茶厂的人都辛苦一些,熬一熬就过去了。

沈婉坚持要招人,因为接下来除了采春茶和秋茶的时候,其他时候茶厂也要忙碌起来了。

第1633章 奸商狡诈

外地的茶商给价时,也没打听过江州这边的茶行给什么价,也觉得给去年沈记和云家的价格,已经算是最高价了。

毕竟,这贡茶也只是沈记茗茶,又不是江州的所有茶叶都是贡茶。

但是当他们得知沈记以八十文一斤的高价收购上品先芽后都惊呆了,连忙提价,将上品茶的价格提高了十文,九十文一斤。

虽然是收的制好的茶,但九十文一斤的价格已经是非常高了,可是他们这种提价的行为,却并没有引来茶农,反倒让茶农们觉得他们狡猾不实诚。

明明可以给九十文的,一开始却只出五十文的价格,分明就是想坑他们,还是县主最实在,所以茶农们还是选择把茶叶送到了沈记茶厂。

江州本地自己有茶园的茶商,也不把自家的茶叶拿出来卖,因为他们知道了去年江州茶业的价格,也有了自己的销路,自是不愿把茶叶卖给客商的。

客商们原本以为开出了比沈记更高的价格,就能收到茶叶了,然而没有,每日去沈记茶厂卖茶叶的茶农,都多得排起了几十米的长队。

沈记茶厂只收上品鲜茶叶,客商们想着沈记不收普通茶,那他们不收,这江州茶农的普通茶叶就卖不出去,于是开始压普通茶叶的价。

去年沈记茶行都开到了三十文一斤的普通茶叶,被客商们压倒了二十文。

这么低的价格,茶农们自然是不愿意卖,去年卖得都比这个价钱高。

沈婉听说后,只说了这些客商还没学乖。

于是沈记茶行又开门了,以四十文的价格收购炒制好的普通茶叶,云记茶行也跟着开出了这个价格。

于是,茶农们纷纷担着炒制好的普通茶叶,去了沈记和云记茶行。

外地客商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连忙提高收购价格,开出了四十三文一斤的高价,但却依旧没有引来茶农。

茶农们把这些客商是看明白了,知道县主不收普通茶,他们就压普通茶叶的价格,压得比去年还低。县主不想他们这些茶农被坑,又开门收了,他们才又匆匆提价。

这些客商都是奸商,就想着坑他们,没一个实在的。

谁稀罕那三文钱,他们就要把茶叶卖给县主和云家。

客商们都傻眼了,去年便来过的客商,想着江州的茶叶又到了云、沈两家手里,到时候茶叶什么价,全由他们定,这肠子就又毁青了。

因为这个江州县主,他们在别地屡试不爽的商业手段,在江州完全是转不开,他们可恨死这个江州县主了,但又爱惨了沈记江湖烧烤的烤全羊还有烤鱼。

去年便学乖了的客商,早早的就以合适的价格,跟一些茶农签订了契约,就等着茶农把制好的茶叶送来,然后就带着茶叶离开。争取能在外地第一波上市江州茶,卖上一个好价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