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惹不得(1168)
那粥本来就没有多少,母子二人吃后没多久就饿了,这会儿更是饿得前胸贴后背。
二人到饭点儿了也没有做晚饭,就等着赵氏灰溜溜地回来做呢!哪曾想,赵氏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蒲建南实在是饿得遭不住了,连火都不会烧的他,只得开口让老娘去做饭。
朱老太先是一怔,随即皱着眉放下了水杯,自从赵氏这个儿媳进了门,她就一直吃现成的,别说是烧火做饭了,连扫帚都没有摸过。
虽然说做了几十年饭, 也不至于十多年没做就不会做了,但难免是会生疏的。
最主要的是朱老太使唤惯了儿媳,享受惯了儿媳的伺候,这人已经 懒了,压根儿就不想生火做饭。
但是眼下赵氏没有回来,若是她不煮饭,她们母子二人就只有一起饿着,再饿下去朱老太就觉得自己要饿晕了,只得不情愿地站起来往厨房走。
刚要跨出房门脚步一停,转身冲儿子道:“我煮饭,你来帮我烧火。”
蒲建南一副“娘你在开玩笑吗?”的表情,“娘,我什么时候烧过火,哪里会烧火吗?你今日且受点儿累,等赵氏那贱人回来了,儿子将她狠狠地打一顿给你出气。”
小时候朱老太和已经死去多年的朱老头,就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溺爱的很,从不让他做烧火洗衣做饭这种事, 也是扫把都不会碰一下的主儿。
朱老太心里烦急了,满脸不高兴地走出了堂屋,去了厨房煮饭。
没过一会儿蒲家的灶屋里就飘出了阵阵浓烟,传出了朱老太剧烈地咳嗽声。
隔壁的蒲老二家都能闻到浓烈的烟味儿,蒲老二家的人闻到这么大的烟味儿,还以为谁家着火呢,连忙举着油灯出门查看,才发现这浓烟是从隔壁的灶屋里飘出来的,也没瞧见明火,猜测应该是灶膛里的火没烧好产生的浓烟。
“娘啊,你烧房子呢?”蒲建南被浓烟呛到了院子里,捂着口鼻冲灶屋喊。
“咳咳咳……”朱老太哑着嗓子大声道:“是这些柴太难烧了,难燃,尽是烟,咳咳……”
王氏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婆母,故意拔高了音量道:“隔壁这么晚才煮晚饭呀,今日还是赵婶子下厨呢,这可不多见。”
蒲老二道:“自从赵氏嫁进建南家,我就没见过赵婶子进过厨房,摸过扫把,洗过衣裳。看来太久没干活儿还是生疏了,煮个饭连火都烧不好了。”
蒲翠翠道:“赵婶婶还没回来呢!”
王氏道:“被打成那样谁回来,翠翠你记住了,要是你日后出嫁了,被夫君和婆母打了,就赶紧往家跑,一刻都不要犹豫,阿娘和阿爹给你做主。”
庄老太听得直皱眉,刚要开口训斥儿媳,又听见儿子说:“没错,要是姑爷敢打你,你只管跑回家,阿爹帮你收拾他。”
“嗯。”翠翠脆生生地应着,用力地点了点头。
庄老太:“……”
第1673章 日子不好过
赵春芳走了三天都没有回来,蒲家沟里的人都在议论,是不是这赵家人打算给找春芳做主了,所以她回娘家这么多天了,都还没有让她回家。
然后便是笑话朱老太母子,这三天朱老太煮个饭那从灶屋里飘出来的烟,就跟要烧房子一样。
蒲建南也天天喊菜咸了,饭糊了,汤淡了,母子二人昨日还因为饭菜不好吃吵了嘴,让村里人结结实实地看了一场大热闹。
“要说,这朱老太还是这些年日子过得太好,啥都是儿媳赵氏做,所以对做饭这些家事都生疏了。”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子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一边纳鞋底儿一边说蒲建南家的闲话。
“那是,家里的家务,地里的活基本上都是赵氏干,这些年朱老太可享了些福。”
“那算什么享福?赵氏连孙子都不能给她老蒲家生一个。赵氏不能给蒲建南生孩子,合该里里外外像牛一样干替自己赎罪。”一个三角眼的老太太翻着白眼道。“赵氏还敢跑回娘家,也不怕蒲建南不要她了,要是蒲建南不要她了,我看她到哪儿哭去?”
“也未必就是赵氏不能生。”村长的二婶娘陈氏小声道。
“你晓得什么?”其他人齐齐看向陈氏。
陈氏有些纠结地拧眉抿唇,又看了看四周,见没其他人,才小声道:“咱们几个关系最好,我就跟你们几个老姐妹说了,你们要是出去传,也别说是我说的。”
几个老太婆泛黄的眼珠一亮,齐声道:“你放心,我们保证不说是你们说的。”
陈氏酝酿了一下低下了头,其他人也把头凑了过来,几颗头发花白的头凑在了一起。
“都是三四年前的事儿了,是中秋前后的事,我家幺女接我去城里过节,带我逛街,路过同仁医馆的时候,我瞧见朱氏和他儿子蒲建南从医馆出来,正要上前打招呼。就见朱氏站在医馆门口冲医馆里吐口水,嘴上说着什么庸医,病都治不了,当什么大夫之类的话。蒲建南也是垂头丧气的……”
“铺子里的伙计出来赶她们,我看好多人看着,怕都人也就没上前打招呼了。然后他母子二人就被医馆的伙计赶走了。”
众人回想了一下,“前年大前年也没听说蒲建南和朱氏生什么大病啊!”
“是呀,同仁医馆可是府城里的大医馆,这大医馆都治不了的病,肯定是大病了。”
“朱氏还能骂人,指定不是她病了,应该是蒲建南。”
“我觉得也是,但蒲建南这些年身体看着都挺好的。”
陈氏道:“我也觉得应该是蒲建南病了,但当时也没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