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惹不得(668)
轩辕流云站了出来,拱着手道:“臣以为张大人说得极对,这确实是大善之举,理应嘉奖,大肆宣传,让百姓记住那些军人对东宸国的付出。若能因此,让其他商人也纷纷效仿,将会有更多军人和军属受益。”他们为国家为百姓付出了,理应得到一些回馈。
“臣以为张大人,和小王爷说得极对。”沈铭也站了出来。
“臣也以为……”
不少大臣都站了出来,其中不乏,与宋恒不对付的。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宣扬,值得嘉奖的善举,所以这次他们是对事儿不对人。
“可朕该如何嘉奖沈氏呢?”沈婉现在已经是一品诰命夫人了,已经没有再上升的空间了,而且金银珠宝,他也赏赐过了,她更不缺。
翰林大学士想了想道:“不如,皇上亲笔题字,赐一块匾额给宋家。让宫里的仪仗队吹吹打打送过去,这样也能起到宣传作用。”
轩辕禹觉得大学士的提议不错,他登基以来,还从未给谁赐过匾额呢!
“好,笔墨伺候。”
宫人端上了笔墨纸砚,将上等的红纸铺在了御案之上。
轩辕禹提起狼毫,看着红纸思索了片刻。用狼毫沾上兑了金粉的墨汁,大笔一挥,行云流水,一蹴而就。
轩辕禹写完最后一笔,拿着狼毫看着自己的写的四个大字,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宫人拿起来给文武大臣们看看。
两个小太监,分别拿着两个角,给文武大臣们展示着。
“皇上这是写的是个啥?”有武将小声询问,皇上这字龙飞凤舞的太过潦草,他知识水平有限,没认出来。
第850章 大善之家
“呃……”被他问的也是个武将,也没有认出来。
“大善之家。”云大学士替他们解了惑。
“皇上好字。”
“龙飞凤舞。”
“大气磅礴。”
文武大臣们纷纷竖起大拇子,夸起皇上写的字来。
轩辕禹当下便让人去将这副字裱好,让王公公领着仪仗队的,吹吹打打的走着送去将军府。
仪仗队从皇宫出发,抬着镶着金边儿的匾额上了正街,吹吹打打的奏着欢乐,十分的引人注目,百姓一看,便知道这些人是宫里出来的。
“这是皇上给谁家赐匾额了吗?”
“估摸着是吧!那匾额上头还盖着玉玺的大印呢!”
“咱们皇上登基以来,还从没有赐过谁匾额呢!也不知是谁家?竟能有此殊荣。”
“跟上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走走走,跟上去瞧瞧。”
“这匾额上写的是啥字儿啊?我咋认不出来。”
“咱们皇上写的字,写得龙飞凤舞,你一个凡人自是认不出来的。”
“那你认出来了?”
“我也是凡人。”所以他也没认出来。
不少百姓跟着仪仗队,一路来到了镇北大将军府门口。
守门的府兵一瞧宫里来人了,还抬着快匾额,忙进去通报了。
王公公到了也不进去,就站在台阶下等着。皇上说了要好好宣传宣传,所以他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这皇上御赐的匾额送到宋将军的手中。
“原来这匾额是送给宋家的。”
“皇上前段是时间不是才贬了宋将军的职,怎么这会儿又让人送匾额来了?”不少人都十分的纳闷。
“谁知道呢?”
王公公等了片刻,宋家老小便从大门内走了出来。
宋恒见王公公站在台阶下,便也带着老小走了下了台阶。
刘氏被两个丫环搀扶着下了台阶,宋子凌上学去了,沈婉的怀里抱着小子安。
沈婉抱着儿子,歪头瞧着那匾额上那狂草的字,心想:这写的是个啥?
待人站定好,王公公清了清嗓子,高声唱道:“镇北大将军宋恒仁善重义,其妻沈氏秀外慧中,至仁至善,心怀曾为我东宸国征战沙场,因伤退役的军人,招用为工。此乃大善之举,皇上御笔亲提‘大善之家’赐予宋家以示嘉奖。”
“谢主隆恩。”宋恒一掀起衣袍,带着宋家老小和随他们出来的下人跪在了地上。
“啊啊啊……”沈婉怀里的小子安兴奋的挥着手叫了几声。
沈婉低头看着怀中兴奋的儿子笑了笑,她只是想为那些军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能做点儿什么,没有想过,皇上会因此给宋家御赐匾额。
不过,她还真没看出来,那匾额上的字竟然是‘大善之家。’
这匾额一赐,人人都知道宋家善了,而宋家的人日后也不能不善了。
“宋将军快起来吧!”王公公弯腰虚扶了一把。
宋恒站了起来后,现将老娘扶了起来,扶完后,他本想去扶沈婉,却见她已经被惠儿扶着站起来了。
两个府兵接过仪仗队人手中的匾额,小心翼翼的托着,挺起了胸膛。
将军被贬职的时候,好些人都在看他们镇北大将军府的笑话,说他们将军会失了圣心。可这才没过几天,他们将军府就又得了皇上的御赐匾额。如今托着这匾额,他们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有围观的人拧着眉道:“这宋将军夫妇,知法犯法,包庇杀了人的女儿,也配得这大善之家的匾额?”
第851章 不配?
有人听了那人的话,忍不住道:“宋将军早些年变卖家产分给因伤退役的军人,和战死军人的军属。宋夫人如今给那些军人和军属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差事,他们怎么就配不上这大善之家的匾额了?”
“就是,北郡那么多百姓能逃过雪崩,可也都是宋夫人的功劳,北郡的不少百姓都在家里供着长生牌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