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我带着全家致富了(255)
秦蓉垂下眸子,掩去了眼底失落的神色,低下头一言不发,也不为自己辩解。
她现在只觉得自己对父皇的那一点点期待像是个笑话,好在秦蓉也知道,天家无父子,没有因为顾念亲情就昏了头,提前将消息让童嬷嬷送了出去。
即便父皇气急了,想杀了她泄愤,只要她能撑到明天,有巧巧和煜王皇叔在,她就不会丢了性命。
秦蓉不说话,皇上的怒气又涨了许多:“且不说你该不该给那群愚民送东西,就算是送,你为什么要找秦栩?他占着摄政王的位子那么多年,早就看不惯朕了,你却上赶着讨好!”
皇上骂到一半,御书房外面有了动静,是余公公敲门。
“皇上,奴才有事禀报。”
“进来。”皇上没好气地吩咐。
余公公小步挪到皇上面前,跪下回话:“皇上,城外的雪下得更大了,北边传来消息,有的县城被大雪封了路,灾情严峻。”
“如今城外的百姓进了城,都堵在皇宫门口,请皇上下旨赈灾,宫门口跪着的人,已有数千人之多”
皇上这几天正为这件事烦心,闻言,他脸色阴沉得可怕,大手一挥:“将他们全部抓起来,送去刑部!若是再有不服,直接斩首示众!”
余公公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皇上不可啊!宫门外跪着的,都是大秦国的百姓,还有不少人正往皇宫的方向赶来,皇上若是执意如此,恐怕会失了民心!”
“朕做什么,需要你来指手画脚?”皇上死死地等着余公公,若是眼神能够杀人,余公公现在恐怕已经是一句尸体了。
沉默了几秒钟之后,余公公仿佛下定了决心,再度开口:“皇上,奴才也是为了您考虑。除了百姓,丞相大人和六部尚书也在宫门外面跪着,赔百姓一同请命”
方才在宫门外,煜王和他说起皇上的反应,他还不信,毕竟之前那么多年,皇上虽不聪慧,却也算得上勤政为民,余公公只是觉得,皇上在对待秦栩的态度上偏激了点。
不过这种偏激,在他看来,也无可厚非,没有哪个君王能够忍受自己头上有个摄政王,时时压自己一头。
可是现在看来
第234章 五公主勾结外人,罚闭门思过
皇上,是您做得太过,可怨不得老奴背叛您。余公公在心里叹了口气,继续等着皇上的吩咐。
皇上此时也是进退两难,若宫门外跪着的,只是些平民百姓,他就算找个借口杀了,若是秦栩问起,只说他们是来行刺的,或者随便安个什么罪名都好。
可如今,不只是这些百姓,还有朝中重臣一同在宫门外请命,他不可能将这些人都杀了,否则就是亲自将刀递到秦栩手里。
良久之后,皇上才终于松口:“传朕的旨意下去,开国库,明日让太子亲自带人赈灾!”
余公公得了皇上的旨意,心里才终于松了口气,应声之后,便转身退出了御书房,到宫门口将皇上的旨意转达给宫门外的百姓和朝中官员。
待宫门口的人渐渐离去,余公公转身,朝着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走去,上了一辆马车。
“殿下,奴才瞧着皇上并不打算真心赈灾。”
马车里的人,正是秦栩。
他从一开始就等在宫门外面,只是没有露面,至于今日前来的丞相和六部官员,也都是得了秦栩的授意,才会随着百姓一同来对皇上施压。
即便知道皇上一定会恼了他们,可煜王殿下有一句话说得不错:“只要你们一并过去,皇上就算再恼怒,总不能将丞相和六部尚书一并送进天牢。”
至于其他的事情,自有秦栩担着。
能够在朝中做到这个位置的官员,哪个不知道百姓对于一个国家有多重要?秦栩提出来的办法,目前看来,已经是能让皇上最快答应赈灾的了。
只是此时,皇上在气头上,还在宫里的五公主秦蓉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这下你满意了?”皇上冷眼看着秦蓉,开口问道。
秦蓉当然知道这个时候要说些什么,才能不惹怒皇上,可是,那不是她心中所想,她也不愿在皇上面前中伤那些无辜的百姓。
“父皇此举乃是明智之举,百姓必会记得父皇对子民的体恤之情。”
看着眼前这个险些让他气吐血的女儿,皇上转过身去:“你擅自勾结外人,不尊亲长,明日起,在公主府内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这辈子都不要出来!”
秦蓉勾了勾唇角,朝着皇上扣了个头:“儿臣遵旨。”
说完,她径直起身,出了御书房,没给皇上再为难她的机会。
如今他还是皇上,也只能拿自己这种没权没势的公主来撒气。
可是,他只关得住自己一时,真的能关一辈子吗?
宫门外,余公公和秦栩说完话,没敢在外面逗留太久,匆匆回到了宫中。
不过秦栩却没走,在宫门口继续等着,直到见着秦蓉的身影从皇宫里出来,上了五公主府的马车,才让暗一去打听消息,随后也让人赶着马车离开。
不出半日的时间,五公主惹恼了皇上,被罚闭门思过的事,又传遍了京城,这消息,自然也落到了苏巧巧的耳朵里。
两刻钟之后,苏颖从外面回来:“姑娘,不行。五公主府那边,皇上应该是派了高手专门守着,不准府内任何人离开,属下也进不去。”
苏巧巧就是料想到这个情况,怕秦蓉在府里却东西,听到消息后,才让苏颖跑这一趟,不想还是去晚了。
“公主府外面守着的侍卫,你可看出了什么人?”苏巧巧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