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医女:我带着全家致富了(267)

作者: 明如月 阅读记录

皇上这次罢朝,足足罢了三日,朝中官员们无一不心急,他们想了许多办法进宫,却都被拦在了宫门外面。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第三日的傍晚,城门那边传来了消息——秦栩回京了!

“煜王殿下当真回来了?”朝中官员们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没错,还带了太子一起,我家小厮亲眼得见!”

原本颓靡不振的官员们马上精神起来,一起去了皇宫门口,只等秦栩一到,便随他一同入宫,劝谏皇上。

其他人想要进宫,皇上能派人拦下,可偌大的皇宫里,却无一人敢拦秦栩。

只要他们跟着秦栩这个摄政王,不愁见不到皇上。

终于,带着煜王府标志的马车从远处驶来,停在皇宫门口。

看到宫门口这么多官员,秦栩面色严肃地命人将太子从马车上带下来,又问:“这几日京城如何?”

秦栩这些天都在忙着赶路,根本没时间关注京城这边的情况。

话音刚落,马上有人站出来:“煜王殿下,皇上如今不肯见我们,已经罢朝三日了!”

秦栩微微皱眉,没想到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了,他的这位好皇兄竟然还妄想着能保住太子。

他的语气变得更加冰冷了几分:“你们随本王进宫。”

宫门口守着的宫人瞧见秦栩,双腿已经开始打颤。

别的大人他敢阻拦,可是这位,是摄政王,他若是拦下,岂不是嫌命长了?

可是想到皇上的命令

“煜王殿下,不如奴才先去和皇上通传一声?”

第245章 请废太子

回京的一路上,秦永康心里不止一次想着,若是百姓和朝中官员还不知道此事,自己身为太子,皇叔就算是摄政王,应该也不敢过分苛责。

可是下了马车,看到宫门口这么多官员,他的心直接凉了半截。

回京这一路,可从来没人跟他说过,他做的事情已经传到京城了!

若这些官员都是为了他侵占赈灾粮一事而来,他的太子之位,恐怕保不住了

宫门口,秦栩冷眼看着那宫人,冷声道:“去告诉皇兄,让他直接去大殿,本王和太子在大殿等着他。”

说完,秦栩没给那宫人反应的机会,直接带着身后的一众朝臣进了宫。

大殿之上,秦栩和身后的官员们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皇上过来。

看着大殿上站着的百余名官员,皇上脸色难看得要命。

“煜王,你叫这么多人过来,到底是何用意?”皇上的眼睛紧紧盯着秦栩,开口问道。

他的语气带了些责怪,似乎今日之事,是煜王做错了什么一样。

不过秦栩身为摄政王这么多年,自然不会被皇上的三两句话给吓到。

“皇兄,太子殿下北上赈灾时所做的事,想必皇兄已经知道了。”

“朕从未听说过什么。”皇上下意识地别开眼,想要躲避这个话题。

可是,秦栩今日既然带着太子回来了,自然是要让这件事有个了结的。

他拿出准备好的折子,让一旁的宫人给皇上递上去:“皇兄不知道也没关系,这折子上面,臣弟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写了一遍,皇兄慢慢看。”

说完,他又唤了张准上前:“他便是随太子一同北上赈灾的户部员外郎,张准,也算是个人证。”

随行的官员里,秦栩这次回来,只带了张准一个人,百姓们还需要安抚,粮食也已经在路上,秦栩特地留了两个影卫,和其他官员一起安抚百姓,免得灾区再出岔子。

见秦栩如此坚持,皇上知道,这件事是躲不过去了。

他看了一眼太子,沉声问道:“太子,你可知错?”

太子顺势跪在皇上面前:“父皇,儿臣知错,还请父皇恕罪,再给儿臣一个机会!”

“儿臣原本只是想着,先把粮食卖掉,换成百姓更需要的东西,不想到了那个地方,粮食和炭火的价格都涨了几倍,儿臣手里的银钱不够”

这借口虽然蹩脚,却总算不至于太过混账。

“既如此,便罚太子禁足三月”

皇上的话还没说完,秦栩就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只禁足三月,是不是罚得太轻了些?”

“他毕竟是东宫太子。”皇上不悦地对上秦栩的眼睛。

可触碰到秦栩冰冷的目光之后,他又不自觉地移开视线,不敢与他对视。

这次,不等秦栩再说什么,身后随秦栩一同进宫的官员们便开了口。

“皇上,太子变卖赈灾粮中饱私囊,可谓是没有将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今后恐怕不会是个明君啊!”

“是啊,太子此举,无异于动摇国本,若只是禁足三月,日后怎能保证他不会再这般行事?”

“臣复议,还请皇上三思!”

朝中官员此起彼伏的声音传到皇上耳朵里,他只觉得心烦。

他用力拍了拍面前的桌案:“都给朕闭嘴!”

“朝中大大小小的事,一有不如意,便要来烦朕,不如这皇位,朕让给你们来坐,如何?”

见皇上当真发怒,官员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再出声。

皇上这句话,在场有谁敢应?

就在朝臣们以为此事又会不了了之时,秦栩的声音响起。

“皇兄若真打算禅位,臣弟定会再为我大秦择一明君。”

这话一出,官员们忍不住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皇上也险些从龙椅上跌坐下来,便是跪在秦栩身边的秦永康,身子也抖得更厉害了。

他原本还以为,只要能回到京城,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被追究什么责任,可现在看来,他太天真了,煜王皇叔根本就没打算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