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我带着全家致富了(316)
听了他的建议,秦蓉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才终于点了头:“那便告诉父皇,儿臣从前出门的时间不多,并未见过几家公子。”
“叫父皇耐心等一等,待儿臣这几日多出去走走,若是有看得合眼的,自会亲自进宫请父皇赐婚。”
听到秦蓉的回答,余公公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殿下放心,奴才这就回宫转告皇上,想来皇上听了,应该也会高兴的。”
说完,余公公从秦蓉身边的童嬷嬷手上接过上次的荷包,这才转身离开。
等到余公公的身影消失不见了,童嬷嬷才走上前来:“公主。”
她将手上的东西递给秦蓉,是方才余公公在拿荷包的时候,塞到童嬷嬷手里的一张纸条。
秦蓉转身回到自己的院子,才将纸条展开。
上面只写了两个字——“拉拢”。
“拉拢?”秦蓉缓缓念着这两个字,片刻之后,将纸条撕成碎片,丢进一旁的香炉里。
“原来如此”
“公主,老奴没太明白。”童嬷嬷凑上前道。
秦蓉微微一笑:“如今父皇知道我已经和煜王叔站在了一边,即便我是个女子,在皇室之中,也只是个除了嫁人再没什么别的用的公主,他也不愿意见到煜王叔身边多一个人助力。”
可笑的是,父皇他还真是老糊涂了,竟然想用赐婚这种事,来对她进行拉拢,真当她是个目光短浅,眼睛里只有男人的寻常女子吗?
不过倒也说得通,毕竟,在她那位好父皇眼里,时间女子大多都是没什么用的,一旦女子的本事大了,便是不守本分。
上一次进宫的时候,秦蓉就听到皇上在贵妃宫里是曾说,苏巧巧本事太大,总是做些不该女子做的事,这样的女子留不得。
苏巧巧有秦栩护着,自然不会出事,不过秦蓉却觉得,下一个皇帝是谁,她不在意,她的这位父皇,才是当真留不得了。
这般想着,她又问:“巧巧到哪里了?可有说过何日能到京城?”
童嬷嬷马上答:“公主莫急,再过十几日,苏姑娘便会抵达京城,待到那时,老奴带着公主去城门口相迎,公主必然能第一个见着苏姑娘。”
秦蓉微微垂下头,眼底的神色也软和了几分:“好。”
不等她再说什么,门外的人来报:“公主,靖王世子和郑小公子到了。”
秦栩和苏巧巧离开之后,秦安宸依旧每日来五公主府,跟着秦蓉学东西,这段时日着实学会了不少。
苏巧巧离开京城之后,为了掩人耳目,每次送回来的信件,都是送到秦蓉的五公主府,再由苏秀秀取回去看。
苏巧巧给家里写信写得很勤,有两次苏秀秀来的时候,正遇上秦蓉给秦安宸讲课,见她也感兴趣,秦蓉索性让苏秀秀跟着一起旁听。
直到苏秀秀的学问好,再给秦安宸上课的时候,秦蓉也会时不时叫苏秀秀一起过来。
至于郑小公子,自从上次又在城门口遇见,林氏和苏秀秀帮了郑弘毅一次之后,由于苏三牛也是武将,林氏便和郑家也有了些往来。
或许是家里只有他自己一个孩子,郑弘毅觉得无趣,隔三差五便来寻苏秀秀一起玩。
两个孩子年龄都不大,再加上每次来的时候,郑家也都有女眷跟着,明面上只说,是来找林氏说话来的,到叫人挑不出毛病来。
只是苏秀秀去五公主府跟着上了两次课之后,郑弘毅便发现,自己来了两次忠勇将军府,都没寻到苏家二姑娘,心里疑惑,打听过后,才知道苏秀秀竟和靖王府世子一同听五公主讲课。
回家想了一夜之后,这孩子竟自己求到公主府,请五公主一并教她。
见他真心想学,苏秀秀也帮他求了两句情,至于秦蓉,她本就不介意再多一个学生,再加上这位郑小公子又是郑老将军的嫡孙,她没什么好拒绝的,索性让他每日和秦安宸一并过来。
来上课之后,郑弘毅才发现,苏秀秀并不是每日都过来的,起初有点沮丧,可没过多久,他便发现,不管是苏秀秀还是秦安宸,认识的字都比自己多太多了。
大家的年岁没差多少,郑弘毅怎么甘心自己被秦安宸和苏秀秀给比下去?
况且,苏秀秀的年纪,比自己还要小呢!
这日之后,郑弘毅便对读书认字开始认真起来,每日都是挑灯夜读,郑家人看着自家孩子的转变,心里别提多高兴,又给忠勇将军府送了不少礼物过去。
此时,忠勇将军府,苏秀秀正陪着林氏一起给苏巧巧做春装。
“再过半个月,天气就开始暖和了,咱们把春装做好,等你姐姐回来,正好穿得上。”
林氏说着,将针线放下,活动了一下手腕。
说是和小女儿一起做,可是当真做的时候,林氏却只让苏秀秀陪着,可舍不得她辛苦。
见自家娘亲累了,苏秀秀递上一杯茶水,帮她揉着小臂:“娘,您多歇一歇,姐姐还要十几天才回来,赶得及的。”
第291章 只可惜,我做不了什么
林氏无声地笑了笑,她当然知道苏巧巧回来的日子。
自从收到自家长女的上一封信,得知他们已经开始往回京的路上赶时,林氏就每日算着日子,开始了等待。
她也知道,给苏巧巧做衣服,时间来得及,只是若是不做点什么,她闲下来,总会胡思乱想,还不如找个事情做,总好过让自己思虑过重。
就这样过了十几日,终于,苏巧巧总算看到了京城的城门。
外出这么久,再度回来,苏巧巧心里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