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医女:我带着全家致富了(322)

作者: 明如月 阅读记录

沈将军麾下的将领中,年龄合适,又在朝中有将军官职的人不在少数,沈玉婷嫁过去,的确不会吃亏,只是又要像季氏一样,每日盼着边关的丈夫回家。

即便沈玉婷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季氏也不想让她吃这样的苦。

见沈玉婷犹豫,季氏又道:“便是想嫁得高一些也没关系,你是以沈家嫡女的身份出嫁,再加上有银钱傍身,交好的好友身份都不低,不会叫人瞧不起。”

沈玉婷听着季氏的话,知道嫡母是认真替自己考虑过的,让自己以嫡女的身份出嫁,能选择的人家更多,将来也会更有底气。

这些事情,便是她的姨娘也没想过这么多,沈玉婷的心里不能说不感动。

想了想,她道:“母亲,若是女儿嫁人之后受了委屈,可还能回家?”

“当然可以。”季氏想都没想就答。

“咱们沈家是武将世家,没那么多规矩,唯独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外面受委屈。”

有了季氏这句话,沈玉婷便放心了:“那便母亲和祖母替女儿做主吧,女儿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将来即便嫁人,也可以继续做美容会馆的生意,不受夫家约束。”

季氏点头:“那我和你祖母就多帮你看一看。”

“至于你自己的分红银子,玉婷,你自己收着就好,多给自己添置些衣服首饰,你这般年纪,该打扮得漂亮些。”

第296章 大姑娘,宫里接您的马车到了

季氏所说的话,沈玉婷都一一记在心里,也知道嫡母是当真在用心为自己打算,心里带着感激应和。

说了好一会儿话之后,沈玉婷才回到自己的院子,将银票小心收到一个盒子之中,又将盒子上了锁,藏在屋里一个箱笼的最底层。

她倒是不担心沈家的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只是这银票的数目不是小数,还是要谨慎些,藏起来的好。

转眼间,已经出了正月,京城开始渐渐暖和起来。

眼看着春日就要到了,各家都忙着准备春装,林氏的林记绣坊生意变得更好了起来。

林氏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去年入冬之前便做了准备,特意在庄子上的下人里面选了些会做绣活,且细心的丫头,让人教他们刺绣,到现在,已经有十个丫头能来到绣坊里工作。

至于林记绣坊的铺面,林氏又将旁边的一件铺子买下来,将整个铺面扩大了一倍,还专门设置了供客人等待的休息区。

当然,生意好的可不止是林氏的林记绣坊,美容会馆这边,苏巧巧打算做一款“桃花”系列的新品,尽管花还没开,消息却是早早地放了出去,还提供了试用的润唇膏。

“这润唇膏里面用的桃花,是苏姐姐庄子上养的两颗早桃开出来的花,只能做出这样一批试用装出来,若是大家想买正装的润唇膏和其他产品,可得等到京城的桃花都开了才行。”沈玉婷向店里的客人解释着。

实际上,苏巧巧的庄子上哪有什么早桃?她不过是提前在空间里移栽了一棵桃树,才让这桃树提前开了花。

之所以这样说,全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他们能拿到的试用装,代表了美容会馆的诚意,只要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将来一定会加倍在店里进行消费。

朝堂之上,苏巧巧已经回到京城半月有余,可皇上却依旧没有对她进行封赏的意思,就连秦栩,虽然每日依旧去上朝,可是每日早朝的时候,皇上对于秦栩此行北上的功劳,从来都是闭口不提。

皇上这般做法,秦栩和苏巧巧虽没觉得什么,可朝中一众大臣却替他们觉得寒心。

短短几日的时间,皇上面前又摆满了劝谏的折子,甚至几位老臣为此提出要辞官回乡,让皇上想不答应都不行。

皇上虽然看不惯这些与他作对的官员,但是他心里也清楚,这些人若是都辞了官,他一时难以找到更合适的人来接替,若是用了平时对他亲近的那些酒囊饭袋,恐怕朝政很快就会变得一团糟。

也只有在这件事上,皇上罕见地很有自知之明。

终于,在二月初四这一日,两道圣旨分别送到了煜王府和忠勇将军府上。

“忠勇将军府苏家长女苏巧巧,身怀医术,为人仁善,心系百姓,值此秦国遭受时疫之际,亲自前往疫区,救治病患,为我大秦国解除了时疫危机,于国于民有功,进特封为康宁郡主,择日进宫领赏,钦此——”

宣旨之后,余公公请苏巧巧等人起身,将圣旨交到苏巧巧手上:“康宁郡主,皇上的意思是,让您明日早朝时进宫领赏。”

皇上这是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赏赐亲自送到自己手上,也好平息朝臣们的议论。

“臣女苏巧巧领旨,谢恩。”苏巧巧将圣旨接过来道,语气虽恭敬,却听不出多少敬畏的意思。

对于余公公的话,她也是点头:“明日早朝之前,我会到宫门口等候的,到时候便劳烦公公了。”

余公公接过采兰递上来的荷包,满面笑容地点头,又小声跟苏巧巧说了一句:“郡主不必担忧,煜王殿下已经安排好了。”

按着余公公带着宫里出来的宫人离开将军府,苏巧巧的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有秦栩照拂着,想必皇上也不会对她做出什么事情来。

只是,一直到晚饭的时候,林氏的脸上都不曾露出过笑容。

先前苏巧巧在外面的时候,林氏只盼着女儿能够平安回来,并未想过其他。

可是现在,她才知道,是她把一切的事情都想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