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139)

作者: 金微恬 阅读记录

还别说,为了能早日住上砖瓦房,他们这群人还挺卖力的。

“瓦桶做好了?”沈清浅眼睛一亮,连忙朝提着瓦桶的人走去。

她还以为得明天才能做好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弄好了。

沈君嘿嘿一笑,“咱们运气好,昨儿不是有个赤脚大夫路过嘛?他家祖上就是做砖瓦的,看到咱们在做瓦桶,给提点了几句。”

这事他还没来得及跟沈清浅提起,也难怪她不知道。

沈清浅从刘俊彦手中接过瓦桶,仔细的转着看了一遍,心里的大石落地,脸上绽出一抹笑,“刘二哥,你们做得很好,咱们很快就能有瓦片用了。”

刘俊彦是被硬拉着来做瓦桶的,原本心里百般不乐意,但此时看见沈清浅的笑,听着她夸奖的话,竟然不自觉的红了耳根,说话都不利索了,“没那就好,呵呵”

沈清浅又看了看砖胚,没看出什么问题,就让沈君带着人继续干活了。

砖胚好做,有个模子就行,可瓦桶就麻烦多了,比较考验技术。

制作瓦也需要模具,一只瓦桶,一个能旋转的支架,一把特制的切刀,一把半弧形的刮板,一把刀尺。

切刀是在一根横木上安有弓弦,作为切割的工具,弓弦的长度、横木与弓弦的距离和瓦的宽度和厚度基本一致。

这东西沈清浅他们没有,还是前两天沈善进城去买的。

当然,银子是沈清浅他们这边院子里的人凑的。

做瓦片的过程比之做砖头繁复多了,但谁让他们没银子去买呢?总不能新房子用砖石搭建,顶上却是草棚吧?

也是因为这样,吴氏等人牵头,紧急商议了小半天,才定下了做瓦的章程。

沈清浅虽然只说在书上看到过做法,但其他人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她自然便成了“技术总监”,一些基础的东西都是她在设计。

这中间好多灵感都是从系统给的《农具大全》里得来的。

第235章 保暖行动

好在如今为了住上砖瓦房,这些人挺拼命的,办事效率超高,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完成沈清浅交代的任务。

眼下就只差这个单风道轮窑了。

这种窑是在多风道窑和干燥室窑的综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一条主烟道,设置内外哈风,外哈风通过下支烟道与主风道相连。

这种窑的结构简单,建窑成本低,工序简单,产量大,连带着生产成本也就不高,最适合沈清浅他们这种情况。

不过,这种窑对焙烧技术要求较高,是通过气体对流、热传导等方法来进行干燥,焙烧细致度较大,对成品的各项要求相对较高,在建造的时候就得特别注意。

这时候沈清浅就再一次庆幸她读书的时候下了苦功夫,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都还记在脑子里,不然这次真得抓瞎。

“六姑娘,你这砖瓦窑啥时候才能建好啊?”休息的时候,有人一边喝水,一边问。

沈清浅微微一笑,“快了,若是大伙儿保持现在的进度,今天肯定能完工。”

“真的?”那人将喝水的竹筒往腰间一挂,哈哈笑道,“那明天我就让吴老六把他那破窑砸了!”

沈君闻言,忍不住问了句,“为何?”

那人嘿嘿笑着将前两日吴老六说的话复述一遍,而后道:“你们刚来,不知道他这人多拧巴,我们早就想让他吃点教训了。”

他是大院子那边凑过来帮忙的人之一,他们原本是想混点好处,不过这几天在一起干活的时间长了,双方的话题便逐渐多了起来。

刘俊彦顺嘴问道:“他怎么拧巴了?”

“嗐,这可说来话长了”那人巴拉巴拉将吴老六这几年做的让人看不惯的事都说了。

从他的话中,沈清浅对吴老六这人有了个初步了解。

吴老六原本是林州的一名普通的泥瓦匠,给人修房造屋那种,但莫名其妙牵扯上一桩官司,被流放到了这里。

不过他父母早亡,又一直没有娶妻,虽然流放的日子艰难,但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再加上懂点烧砖瓦的技术,很快就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但他这人有个毛病,做事有些随心所欲,简单来说就是特别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能将自己的东西随便送人,心情要是不好,就能拿砖头砸人。

没人知道他啥时候会变脸,也就没人敢放心的跟吴老六结交,以至于这些年他在那边院子里一个朋友都没有。

“去年我想把我爹那屋重新弄弄,头前跟他说得好好的,结果到了要砖的那天,他竟然把一窑砖都砸了,你们说气人不气人?我们又不是不给银子。”

那人说到这件事就忍不住气愤,喝了好几口水心气才平了些。

沈君等人都不知该如何评价吴老六,想着反正与他们无关,也就将此抛在脑后。

沈清浅也是一笑而过,下到窑洞里去检查了一番,确保没问题后才让人继续。

就在沈清浅他们轰轰烈烈开展保暖行动时,盛泽和凌云正顶着风雪往回赶。

今年关外的天气也很异常,还没入冬就开始下起了大雪。

第236章 下雪了

这次两人一去好几天,为了搞清楚关外部族的具体情况,他们将几个大部族的领地都探了一遍。

“主子,咱还是找个地方避避风雪吧?”凌云往前面看了看,跺掉脚上的雪,扭头对盛泽道。

盛泽脚步不停,直接越过他继续前行,“不必,继续赶路。”

他们现在正在拓宇族的地盘上,早一刻离开便能早一刻安心,更何况他此时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