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174)

作者: 金微恬 阅读记录

鄂北虽然是战略要地,但大晋早些年就开放了边境贸易,有许多从北方过来的商队常年在这里进行交易。

顺带提一句,大晋对别国商队管理很严格,只有几座边境城市开放了贸易资格,这些商队是不能随便去到大晋的内陆地区的。

说回眼下,鄂北若不是有这种边境贸易撑着,梁成也无法养活将近二十万的鄂北军。

沈清浅跟着人群来到开放胡市的地方,放眼望去,哪哪都是人。

不过因为是官府组织的,所以摊位还是整齐的。

沈清浅为了方便自己作弊,眼珠一转,笑嘻嘻的对凌云道:“成云哥,这里摊位这么多,我想一个一个的逛,要不你先找个茶棚等我?”

胡市的入口和出口处都有茶摊,夏天会搭凉棚避暑,冬天会围草帘子遮风。

凌云很清楚自己跟沈清浅出来的职责,闻言直接拒绝,“不用,我跟你一起逛。”

沈清浅笑得有点勉强,“好。”

两人一头扎进胡市,很快就被琳琅满目的货品吸引了目光。

“天哪,居然有烧杯?”沈清浅盯着一个摊位上的玻璃制品,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晋的工业发展非常弱,若是匹配到沈清浅那个时空的话,顶多到唐朝以前。

原主的记忆中一直没有人造玻璃,天然的琉璃制品倒是有,不过那都属于贡品,特别稀少。

而眼前这个摊位上,竟然出现了实验用的烧杯,哪怕看着粗糙,可却是实打实的玻璃制品。

“%#*&?”一串不知道什么的语言飘进沈清浅耳中。

第296章 买不起

原来是摊位的老板正在跟沈清浅说话。

沈清浅抬眼一看,嘴角忍不住抽了下。

大哥,您好歹也是个老板,自己的形象要不要顾的啦?

眼前这位摊位老板,顶着一脸络腮胡,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脸上还有关外最常见的黄沙,一看就是急匆匆赶过来的。

沈清浅听不懂他的话,只能面带微笑的拿起烧杯指了指。

“你买?”络腮胡大叔眼睛都亮了,伸出三根手指,“三两!”

见沈清浅听不懂,他只好换了自己仅会的几句大晋语。

沈清浅皱眉,一个普通的玻璃杯就要三两?

“姑娘美,二两!”络腮胡大叔见沈清浅皱眉,连忙朝她比了个大拇指。

沈清浅无语了,转身就走。

二两和三两有区别吗?二百文她都觉得贵。

一个玻璃烧杯而已,她又不是找不到替代的东西。

那人见沈清浅要走,赶紧在后面大声喊着,“送,送!”

沈清浅哭笑不得的停住脚步,回身,看见络腮胡大叔一脸肉疼的拿着烧杯看着她。

傻子都知道,送是不可能的,估计有什么条件。

沈清浅又来到他的摊位前,“你想让我买什么?”

这个摊位的东西,在她看来其实没什么稀奇,而别人又基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几乎都是扫一眼就走开了。

络腮胡大叔神神秘秘的从怀里拿出个圆筒状物品,手舞足蹈的比划着东西的用途。

沈清浅却是在看见这东西的一刹那就睁大了眼。

我勒个去!竟然是望远镜!

这人到底哪里冒出来的?怎么会有望远镜这样的东西?

虽然这个望远镜跟现代区别很大,但人家手里拿着的的确就是望远镜。

沈清浅没继续听他说,伸手示意要看看。

络腮胡大叔怕她不会用,还想再教教,结果就见沈清浅拿着就朝远处看。

“你认识?”络腮胡大叔惊讶了。

要知道,他这一摊子的东西可全是从遥远的海上得来的,这一路走来,遇到过那么多人,都没人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没想到大晋的一个小姑娘竟然知道。

沈清浅没回话,正在仔细察看望远镜的情况。

说实话,这个望远镜比她预想的要好,目测至少能看清五百米内的东西,观测的最大距离应该超过一千米。

对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很厉害了。

这要是拿回去给秦老研究,不知道能不能替沈家换点实质性奖励?

沈清浅的心思很快就动到了别的事上,当下便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买下这个望远镜。

不过,只看这东西都没摆出来就知道不会便宜。

所以沈清浅看了一会儿,故作无奈的放下,还叹了口气,“抱歉,这东西我也不需要。”

“别,别,便宜,很便宜!”络腮胡大叔急了,主动降价,“只要一片金叶子!”

对他来说,这个价格很低了。

沈清浅摆出个很夸张的惊讶表情,“这么贵!买不起买不起。”

说着,她就要走。

络腮胡大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识货的,实在不想放过,咬牙忍痛道:“半片!不能再少了!”

呜呜呜他真的太难了,如果再卖不出去东西,他可能都没有回去家乡的路费,不然也不可能卖这东西。

第297章 大收获

沈清浅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很勉强,“我没有金叶子,只有金瓜子,这样的,你要么?”

借着掏袖袋的动作,沈清浅从系统仓库里拿了几颗金瓜子出来。

络腮胡大叔一见她真有金子,态度又热情了几分,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把戥子来,“你这一颗有多重?”

戥子是古人专门用来称量金银和贵重中药的称,精度极高。

很多人可能都有误解,觉得古代的货币就是铜板、银锭、金锭等,但实际交易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铜板。

基于生产力低下的缘故,金银的开采有限,平时用到银锭和金锭的时候不多,用到碎银子的时候倒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