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242)
这个时代的人可是很迷信的,盛泽能搞定吗?
“你无需担心此事,”盛泽勾唇淡笑,“我师承璇玑山。”
“璇玑山?”沈清浅疑惑的偏着头。
原身的记忆里只有这个名字,却没有更详细的信息。
盛泽颔首,“我师父是璇玑派掌门,乃是修道之人。”
沈清浅:“”
好吧,这下她懂了。
“你之前怎么不早说?”沈清浅有点无语,他早点说,自己不就不用提心吊胆这么久?
盛泽唇边的笑意一顿,无奈又宠溺的道:“抱歉,以后有什么事我一定早早就告诉你。”
“别,其他事我也不感兴趣。”沈清浅赶紧拒绝。
他说的这个,得是有亲密关系的男女才会干的事,他们两个可不是那样的关系。
盛泽神情微僵,垂下眸子,很快又若无其事的抬眼看着她道:“粮食的事必须尽快解决,今晚我带你去粮仓那边可以吗?”
沈清浅想了想就点头了,“没问题,不过你得晚点来,秦老睡得晚。”
补满鄂北军的粮仓可以稳定军心,自然是越早越好。
“嗯,”盛泽应下,继续道,“还有你说的开源问题,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赚银子?”
怎么赚钱这事他还真的不太懂,但是沈清浅先前在流放路上就计划着要靠卖调料赚钱,想来应该非常擅长。
沈清浅其实也没有实践经验,但架不住在现代看得多呀,如今盛泽又说这件事他全权负责,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一个一个的试,总能找出最赚钱的来。
从整个州府的角度赚钱,和从个人角度的赚钱是不同的。
比如现在这情况,沈清浅可以动用的资源,和靠她自己赚银子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
能动用的资源不一样,赚钱的手段当然就不一样。
沈清浅在心里整理了下思路,然后坦然道:“我先声明,我没有实践过,最后如果崩了,我可不担责任啊。”
原本心情低落的盛泽,听见这话,忍不住弯唇,眼底有柔情滑过,“好,我答应你,不管结果如何,你只管拿你该拿的银子,其他不必担心。”
瞧她一副急着撇清的表情,他就有点想笑。
原本这件事就跟她无关,想来她应该是看在太傅的份上才愿意帮忙的吧?
盛泽这想法还真是错了,沈清浅之所以愿意帮忙,是因为沈家其他人的态度。
以沈清浅如今囤的东西来看,她带着沈家人退隐山林就能过得很好,可那不是沈家其他人想要的生活呀。
沈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哪怕是最小的沈瑾,都奶声奶气的说过,“我长大了要做绝世美人,跳最好看的舞,唱最好听的歌,让所有人都夸我!”
而这些理想和抱负,都是建立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之中的,若是没有这样的环境,那他们一辈子跟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得到了盛泽的保证,沈清浅顿时没了心理压力,条理分明的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详细托出。
“鄂北的地理位置,要赚银子其实最好是对外发展”
第425章 规划
鄂北地处大晋西北方,放眼整片大陆,其实是连接大晋和周边国家的重要中转站,类似于二战时期的新加坡。
这种地方,好好规划的话,一定能成为重要的商业枢纽。
因此,沈清浅首先想到的便是“赚外汇”。
原本鄂北就有胡市,以胡市为跳板,打通关内关外的商路,鄂北光是收税,一年下来也不会是小数目。
除此之外,各地的人口和商品流通频繁,也能弱化战争风险,久而久之,仗就没那么容易打起来了。
“以上只是其一,除了对外贸易,我们也得拉动内需,比如”沈清浅绞尽脑汁的将许多现代用语换成盛泽能听懂的话说出来。
盛泽听得专心,落在沈清浅身上的目光逐渐不再带着恋慕,反而带上了弄弄的沉思。
他很难想象,沈太傅是如何教导沈清浅的?
可眼前的人是真实的,她就鲜活的站在他面前,神采奕奕的说着鄂北未来的规划。
沈清浅站得累了,左右看看,找了块干净点的石头坐下,接着说,“民以食为天,当粮食产量提上来后,百姓是不是就会追求更好的口感和味道?那我们就可以提前布局”
说到后来,沈清浅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太狠了点,把所有好走的路都走了,以后来鄂北做生意的人岂不是很吃亏?
不过眼下她也管不了这么多,先帮着出谋划策让鄂北发展起来再说吧。
等说得差不多后,沈清浅顿了顿,轻叹道:“实际上,我说的这些必须有个大的前提才能实现。”
她盯着盛泽的眼睛,没有挑明,但她相信盛泽肯定明白。
盛泽从沉思中回神,与她对视,沉沉的开口,“我知道。”
百姓只有在安稳的环境中才能休养生息,快速发展各方面的实力。
“今晚去过粮仓后,我会再出关一次,顺利的话,短时间内我们应该不用担心关外。”盛泽忽然道。
沈清浅捋了捋脑子里的信息,很快就猜到了他的打算,皱眉道:“你不会是要割地赔款,或者跟那位长公主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吧?”
成玉长公主的身份,相当于是嘉宇族如今的太后,盛泽若是想要讲和,要找的人肯定是她。
但一个嫁出去将近二十年的人,心不一定还向着大晋。
盛泽抿唇,“不会。”
他很清楚的是,就算姑姑不会跟他谈条件,那位嘉宇族的年轻承吉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谈判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