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280)
但正是因为这样,皇位上的盛家人才总是疑心,多年来历代帝王都在不停的试探,而赵王府每一次都抗住了盛家人的试探。
最开始听到赵王造反的消息时,盛泽还有些不真实感,再后来他做了那样的梦,以及方才赵王轻易的放他离开,他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些年来赵王一脉都在蛰伏,就是在等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从大面上看,根本没人能看出赵王府的意图,但若是往前细推,就会发现,每次朝廷派往赵王封地的官员,在一段时间后,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调离,或者病逝。
调令是朝廷发出的,病逝则属于不可抗的自然因素,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去调查。
一次两次就罢了,可回头看看,所有朝廷派过去的重要人物都是这个下场,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盛泽将他的推测简单说了,沈清浅的表情就变得有些一言难尽。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盛家人皇位坐久了,居安思危的意识还不够啊。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赵王安插在朝廷的人身居高位,而且能影响皇帝的决策,那这个结果就很正常了。
“这事儿先不说,你去见了赵王,难道不怕身份暴露?梁大将军又该如何?”沈清浅皱眉,神情纠结,心情沉重。
若盛泽的身份被龙椅上那位知道了,整个鄂北军怕不是都要被猜忌?那沈家想要摆脱流犯身份的事就更难了。
听她说起这个问题,盛泽沉默的看向远处。
早在做出决定时,他就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可他并不后悔。
有梁成和郑世诚在,鄂北的局势就不会有问题。
梦里鄂北军死得悲壮,盛湛根本就不在乎鄂北军的死活,从未给鄂北军援助。
如今的局势,也不知盛湛会作何反应?
裕丰元年正月末,赵王军与鄂北军激烈交战之际陡然退兵,三日后赵王宣称先太子仍在世,暂隐于鄂北;退隐大儒齐鸿钧亲书檄文痛斥裕丰帝得位不正,檄文传开,天下哗然。
御书房中,裕丰帝盛湛将手中的檄文往地上一掷,盛怒道:“好,好一个赵王!”
盛泽有没有死,他难道不知道吗?当日他是亲眼见着盛泽的尸体,才对外宣称太子病逝的!
如今赵王久攻鄂北不下,竟然使出了如此毒计!
在盛湛看来,赵王放出盛泽在世的消息,只是想挑拨朝廷和鄂北军的关系,让他疑心梁成,好让鄂北军尽早对朝廷寒心。
同时,赵王军已经陈兵林州和禹州交界处,随时打算进攻。
这是摆明了告诉天下人:因为先太子在鄂北,所以赵王军不会再攻打鄂北,而会替先太子抢回江山!
第490章 没烧完的荷包
“皇上息怒,赵王狼子野心,当务之急还是应该派人应对禹州的战事啊!”
几名军机大臣见状,无不忧心,有胆子大的便上前一步提醒道。
盛湛的脸色阴晴不定,片刻后才缓缓道:“宣辅国公林青允、威武大将军陈赫、平西侯郝文觐见!”
传旨太监立刻退了出去,其他人则面面相觑。
辅国公跟赵王有那么点关系,威武大将军是近期回京述职的南方将领,平西侯则是去年才告老的老将。
很快,这些人就被带到了御书房。
盛湛连事情原委都懒得说,直接下旨,“辅国公林青允,威武大将军陈赫,平西侯郝文上前听旨!”
几人慌忙跪地。
“即日起,陈赫、郝文前往禹州接管禹州军,辅国公督战,务必阻挡赵王军南下,如有误,尔等提头来见!”
这道圣旨一下,御书房中所有人都忍不住去看盛湛。
“怎么?朕的话不管用了?”盛湛阴沉的盯着屋里的人。
辅国公几人脑子里都还迷糊着,但还是立刻齐声应道:“臣领旨!”
盛湛甩袖离去,其他人则同情的看着林青允三人。
谁不知道现在国库空虚啊?皇上让辅国公等人去接管禹州,那不是给人出难题吗?
想到这里,众人回过味来,视线齐刷刷的看向林青允。
辅国公的庶妹嫁给了赵王一脉的某个庶子,而辅国公后宅的某个姨娘则是出自大晋首富李家,据说该姨娘当初光是嫁妆都超过了十万两。
这么多年过去,这笔嫁妆银子还不得翻倍增加啊?
皇上这算盘打得
如今的辅国公是没有实权的,盛湛猛地丢了个看似含金量极高的差事过来,砸晕林青允的同时,也是在逼着林家站位。
若是他们有半点异心,等待辅国公府的便是灭门之灾。
林青允的脸色变幻不定,最终还是定了定神,拱手对陈赫和郝文道:“两位请吧,咱们先去兵部看看。”
盛湛下了旨,兵部那边还得出公函,他们几人才能算正式接手这件事。
而打仗是要筹备粮饷的,这也是兵部的事。
几人焦头烂额的去了兵部,回到后宫的盛湛却去了简贵妃的寝宫。
“皇上,您这是怎么了?哪个不长眼的惹您生气了?”简贵妃迎上来,一脸关心的问,同时柔弱无骨的往盛湛身上靠。
盛湛一反常态的没有搂住她,而是轻轻一推,眼神阴沉的看着她,“赵王发檄文,说盛泽还没死。”
简贵妃闻言,捏着帕子的指尖一紧,惊惶的道:“他没死?怎么可能?!”
“朕也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没死。”盛湛意味深长的道,“当日贵妃同朕亲眼所见,盛泽和他那个护卫凌云被烧成了焦尸,且他身上还有贵妃亲手绣的没烧完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