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289)
不管哪一行都需要创新思变,据她所知,李家近年来的财务情况已经在逐渐下滑,不然也不会连鄂北这里的生意都如此重视,还让李贺洲来看管了。
这件事其实还是从沈清满口中透露的,她的前夫李贺之是李家主支的嫡子,这些年来李家主支多亏了李贺洲家的财力支持才能在京城站稳脚跟。
但大晋对商人地位的打压比较狠,李家主支既想要李家其他分支的财物支持,又想要好的名声,明面上便对分支的人很是冷漠。
久而久之,分支各房难免离心。
双方合作的基础都没了,发展自然也就停滞了。
如今正是李家破局的时候,李贺洲这个看似纨绔的人,实际上却是分支看重的接班人。
当然,后面这些是沈清浅自己根据这段时日的情况分析出来的。
若是李贺洲不被家族重视,估计早就被召回去了。
正因为他受重视,才会在战乱时让他待在眼下最安全的地方。
客观上分析,鄂北看似处在战火之中,但鄂北军的凶悍之名在外,再加上有兰江挡着赵王的脚步,李家在冒险让李贺洲回京和留在鄂北等机会之中,选了后者。
“我明白了。”经过沈清浅的点拨,盛泽也懂了她的打算。
李家有自己的渠道,不说别的,就说运送大晋各地的货物到鄂北,都比其他毫无根基的商家强。
等两人来到云中仙酒楼,李贺洲正等着他们。
「先放一章上来,晚上12点左右更新剩下的」
第505章 老谋深算
和李家的合作毫无意外,而远在禹州的赵王大帐中,此时正在进行答疑解惑。
赵王军刚获得了一场碾压式的大胜,将大晋朝廷军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抵抗力。
“王爷,咱们为何不乘胜追击?”作为一军主帅,王征实在想不明白。
若说是怕朝廷军有诈,也不可能,因为朝廷久未打仗,士兵的素养跟赵王军根本不在一个等级,再加上他们早有防备,根本不怕朝廷军的任何诡计。
但就在他准备率兵追击时,王爷突然下令退兵。
赵王扫了一眼大帐中的将领,从他们的神情就能判断,若是今日他不给个合理的解释,怕是会失了军心。
斟酌片刻后,赵王沉声道:“你们可知如今我军的军饷粮草还剩几何?”
支撑一场大战可不是琐碎的财物可以做到的,原本赵王军的准备就不是那么充足,只不过是因为盛泽的死讯给了他们机会,赵王怕错过这次,以后再难有名正言顺的时候,这才会主动兴兵。
这场战争的消耗,比预计的还要多,一个月前赵王就在思考要如何继续下去。
谁知盛泽忽然出现在他面前,以至于打乱了他的整盘规划。
不过,他的出现也不是没有好处。
就像现在,就帮他做了个重要的决定。
“呃”王征一噎,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站在大帐帘子边的一名将领弱弱的上前,硬着头皮道:“回王爷,我军如今的军饷粮草,顶多支撑咱们接管禹州,若想再次兴兵,恐怕就得从西北六州强征赋税”
他越说,头垂得越低,实在说不定下去了。
他是负责管军资的,对这些本就熟悉。
赵王的锦州本来被治理得民富兵强,但半年的仗打下来,有许多百姓都在节衣缩食了。
而原本的西北六州都不富裕,不增加赋税都难保百姓安居乐业,若是强征,后果不是他能承担的。
赵王挥手让他退下,而后道:“太子殿下如今在鄂北,我们先替他拿下西北六州,等殿下来到锦州后,本王再率兵南下替殿下夺回江山。”
这话说得,表面看上去对盛泽忠心耿耿,实际上提都没提如今的西北六州什么时候交给盛泽,而且他口中的“来到锦州”也很值得玩味。
盛泽以什么身份去锦州?去了之后又当如何?
这些通通没说,只轻飘飘一句“替殿下夺回江山”,完美体现了说话的艺术。
明明是赵王如今的实力还没有掌控大晋各大州府的把握,又不能迅速占领鄂北做退路,还想面子里子都要,却被赵王说得像是为了盛泽他多么呕心沥血似的。
不愧是赵王,真·老谋深算·人。
朝廷丢了西北六州,辅国公林青允早就丢下残兵难逃,而威武大将军陈赫、平西侯郝文均已战死,朝廷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消息传到京城,盛湛大怒,下旨查抄辅国公府。
然而,查抄的结果是,辅国公府早在半年前就开始转移财产,家里的主要主子也都早早找好了替身,如今留在府上的几乎都是家生子。
第506章 不要有依赖思想
想强占辅国公府家产的盛湛得知此事,更是怒不可遏,命刑部发了海捕公文,追捕辅国公全家。
可惜,之后的岁月里,大晋再没人见过辅国公一家,多年后才有人透露,林家人漂洋过海去了海的另一面。
这些都是后话,说回眼下。
沈清浅和李贺洲谈好了合作的事,但她分身乏术,辣椒的买卖便交给沈清满负责。
“六妹妹,你放心,我肯定把这件事办妥。”沈清满并未推脱,笑着应下了。
沈清浅拉着她的手,脸上带笑,心里却直道抱歉,“二姐,你办事我最放心了,不过除了这个,我还想请你帮几个小忙。”
咳咳,真的只是“小”忙。
“有什么我能帮得上的你尽管开口。”沈清满丝毫不知自己即将被套路,还很认真的看着沈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