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366)
“殿下谦虚了,”齐鸿钧捋着胡须笑道,“老夫能再见到殿下,死而无憾。”
他来鄂北本就是为了确认盛泽是不是真的还活着,只可惜刚上路没两天,他就感染了风寒。
之后的路自然走得艰辛,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来了鄂北,结果又遇上旱灾,好在被沈家那位六姑娘所救,否则他真是要饮恨而终。
四人寒暄了一阵,梁成才看着盛泽问出了最关心的事,“这一趟收获如何?”
“水渠修建的情况如何?”盛泽反问。
梁成无奈的叹道:“不是我们不尽心尽力,而是秦老那边,他说之前的技术炼制的铜管不适合用来做引水的管子,说是时间长了会裂,因此耽误了工期。”
秦老是从长远考虑,再加上几天前鄂北境内的好些河流忽然又有水了,他就更坚持己见,一定要做出长期使用都不会裂的管子才行。
“此事不能耽误,我去找秦老说明,另外,”盛泽看向郑世诚道,“还请郑大人派人前往陈金屯,我们回来时在那里发现了一处盐矿。”
郑世诚愣住,“盐矿?可陈金屯那里本来就有矿场,没听说那有盐矿啊。”
“这个我就不知道为何了,但我们回来时的确在那里发现了盐矿,你可以派人去处理。”盛泽淡定道。
郑世诚见他说得笃定,立刻高兴起来,“若真是盐矿,那咱们可就不怕赵王的阴招了!”
赵王断了鄂北的盐,就是想让他们服软,可如果鄂北发现了盐矿,那他这一招可就没用了!
梁成也很兴奋,齐鸿钧问起事情起因,知道后气愤道:“赵晟真小人耳!”
“齐老别气,这不是连老天都在帮我们吗?”梁成心中的大石总算放下了。
齐鸿钧深吸一口气,“对!上天绝不会帮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不管是赵王还是盛湛,他们拿走了多少不属于他们的东西,终将还回来多少!
这件事说完,盛泽又道:“我听凌云说,这一个月来,西北六州甚至朝廷那边都发生了旱灾?”
“是,”郑世诚点头,“说来也怪,之前我们鄂北也是,眼看着旱灾的情况越发严重,可就在几天前,有好几条从成金山流下来的河流都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出水来,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梁成听见“成金山”几个字,猛地想起,盛泽这次不就是跟沈清浅一起去的成金山吗?难道是他们两个做了什么?
这个疑问一直在梁成心中打转,但他没有问出来。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之前说的高筑墙的计划要赶紧施行了。”盛泽看着屋外缓声道。
「本来是打算今天把这个月的必读票加更还完,结果晚上我看见到了700票,那就还差一章加更了,想看更多加更,宝子们就努力投票吧!【前面有说加更规则哈】」
第639章 开学堂
梁成和郑世诚对视一眼,两人也想到了其中关键。
“殿下所言甚是。”齐鸿钧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从几人的对话中,他也掌握了一些关键信息,“如今外面大旱,今年的收成必定不如往年,正是我们广积粮的好时机!”
而广积粮的基础是高筑墙,只有有能力护住存着的粮食了,才能放心大胆的去存粮。
齐鸿钧说出这番话则是因为这段时间亲眼见证了鄂北从干旱到水源开始变得丰沛的过程,与其说他对鄂北有信心,还不如说他对上天有信心。
因为在齐鸿钧看来,盛泽才是真命天子,老天是偏心的。
“齐老说得对,今年咱们一定要将红薯的种植范围扩大,据说种植基地那边还有几种高产的作物,也得抓紧让人弄出来。”郑世诚也道。
外面因为干旱的关系欠收,以盛湛的性子,能施舍几顿稀粥不让百姓饿死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银钱和精力来挑起战争?
而赵王那边暂时也不会动,除了忌讳盛泽外,西北六州今年也不好过,百姓怨声载道总会影响士气,自然也不是打仗的好时机。
这就给了鄂北机会,他们可以放开手脚按照之前的计划行事。
“红薯是何物?”齐鸿钧并没听过这种作物。
郑世诚立刻解释了一下红薯的情况,末了还道:“多亏了沈太傅家的六姑娘,她可是帮咱们鄂北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之前的煤矿、棉花、红薯等物,还有这次的盐矿,简直就是上头派来帮助殿下的福星。
齐鸿钧昨天被沈清浅所救,晚上还在沈家吃了一顿饭,不过昨晚他并不知道那是沈太傅那个沈家,此时听见郑世诚这般说,他的神情免不了激动。
“原来是沈瑞渊的后人,怪不得,我听说沈钧最重视家里的一个嫡孙女,说的就是她吧?”
郑世诚点头道:“是,太傅他老人家一直将六姑娘带在身边。”
有些事真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如果沈太傅不是这般培养家中的孙女,又何来沈家今日被流放后依旧安稳的生活?
“可惜,可惜啊!”齐鸿钧叹息着摇头,只恨他人微言轻,当日又不在朝堂之上,不然他总要为沈家做些什么才是。
盛泽抿了抿唇道:“老师不必叹气,前段时日我正在想,鄂北的学堂不多,每年前往朝廷赶考的学子都没几个,整个鄂北对百姓的教育太落后,现在您老来了,少不得要多开几家学堂和书院。”
欢喜院的孩子还有沈君和沈清浅教导,其他地方的孩子可就没这个条件了。
“要开学堂和书院?”梁成闻言愣住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