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387)

作者: 金微恬 阅读记录

这会儿已经开始热了,太阳悬在头顶,像个大功率烤灯似的,她都不敢抬头去看。

两人往家走,脚步飞快。

沈清浅又热又渴,今天出门没带水囊,又不能当着沈沉的面喝神泉水,那就只能加快脚步,反正她是一秒钟都不想在户外待着了。

“六姑娘,之后地里的事是全部交给我负责吗?”沈沉边走边问。

沈清浅点头,“只要你能顾得过来,自然是都交给你。”

“没问题,我可以顾得住,”沈沉毫不犹豫的点头,“不过每个地方最好还是要找一两个小的管事,这样我才能分得了身。”

沈清浅巴不得他能胜任,“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成,一会儿回去我先支一笔银子给你,你做好账目,花完再来找我拿。”

让人办事怎么能不给银子呢?沈清浅可做不出那种空手套白狼的事,特别是对自家人。

沈沉心头的大石落地,笑着点头,“六姑娘放心,我会将银子花在刀刃上。”

“用人不疑,你只管大胆的去做就是。”沈清浅边走边用手在脸旁扇风,真心太热了啊。

关键路上的花草树木因为前段日子缺水都枯了,连个遮阴的地方都没。

好不容易总算到家了,沈清浅直接跑去厨房提了水出来,洗脸洗手,又把兑了热水提回房冲了个凉才缓过来。

这样的高温天气,鄂北之外如果也是这样的话,那些人该怎么活?

第675章 民乱则礼乐崩

沈清浅不知道的是,鄂北之外的天气并没比鄂北好,西北六州和大晋其他州府全都笼罩在高温干旱之中,旱情已经万分紧急。

赵王府,赵王脸色黑沉如水的盯着赵凌,好半天才开口,“你说鄂北那边完全没有要找我们购买粗盐的意思?”

赵凌后背冷汗直冒,面上还算镇定的回道:“是,儿子找人打听,但自从我们宣布不再跟鄂北通商往来后,鄂北的消息就封锁得非常严密,我们的探子都过不去,之前的也没送出来消息。”

“一群废物。”赵王闭了闭眼,语气沉沉,“他们明着不需要,定然是暗地里有人已经在郴州弄到盐了,这件事你是怎么办的?”

赵凌猛地一僵,立刻跪下,“父王息怒,儿子一直谨记您的教诲,对盐矿管理严格,绝对没有一斤盐流向鄂北啊!”

他嘴上虽然不承认,可赵王的话还是让他心惊,因为排除其他选项后,这才是最有可能的答案。

毕竟众所周知,鄂北是没有盐矿的,关外也根本就没有盐贩子往关内卖盐,而且也没听说关外哪里有大型盐矿在开采应用的。

“你还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赶紧去查!”赵王心累的挥挥手,不想再跟赵凌多说一个字。

赵凌起身,不敢再言。

他转身出去,却在院子里跟进来回话的赵王三子赵冰面对面碰上。

“见过大哥。”赵冰彬彬有礼的对赵凌行礼。

赵凌略显僵硬的回了一礼,“三弟。”

“弟弟还要跟父王汇报赈灾事宜,就不跟大哥多聊了,回头咱们兄弟找时间好好喝一杯。”赵冰对他的态度一点都没变,反而非常亲昵,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关系有多好呢。

赵凌点头,“我也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他就出了院子。

赵冰回头看了看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他这个大哥啊,还是不够嫩了点。

不及多想,赵冰进了书房,恭恭敬敬的对赵王行了个跪拜大礼,“儿子见过父王。”

“起来吧,交代你办的事办得如何了?”赵王对赵冰说话的语气,比起和赵凌说话时和蔼了许多。

赵冰站起身,拱手道:“儿子已经将遭受干旱的百姓转移到了有水源的地方,不过”说到这里,他又跪了下去,“儿子没经过父王的同意,私自给他们发放了半个月的粮食,请父王责罚。”

“不必跪着了,这件事他们早就跟我说了,你以为没有我的允许,你真能调动那么多粮食?”赵王淡淡道。

赵冰满脸感激的拜了拜才道:“是儿子给父王添麻烦了,多谢父王不怪罪。”

“此事你做得很好,这次旱灾来势汹汹,若不提早安置百姓,西北六州很快就会乱起来,民乱则礼乐崩,礼乐崩则战事起,锦州和西北六州如今绝不能内乱。”赵王沉声道。

赵冰听见这话,彻底放了心,父王这根本就是在教他如何理政啊!

看来,大哥距离丢掉世子之位又远了一步。

傍晚时分,凌云带着沈清泞和沈清渝回来,骡子车后面还跟着两辆马车。

第676章 冰块生意做起来

“这怎么还带回来两辆马车呢?”欢喜院有人问道。

刚从外面回来的王浩见了,笑着道:“肯定是沈家又要做什么生意,需要用到马车吧。”

如今院子里谁不知道沈家的情况啊,有大将军罩着,家里赚钱的营生越来越多,恐怕不久后他们家就得请人来干地里的活了。

大家都是流放来的,看看沈家的日子,再看看自家,许多人都自叹不如,甚至连想要跟朝廷检举的人都没有。

别的地方的流犯若是知道这里的情况或许还会动点歪心思,但欢喜院这一片的,那就没有傻得冒泡的——沈家带着他们赚银子过好日子,他们还去检举人家,那还是人吗?

之前是只有陈家、刘家、王家紧跟在沈家身后,如今是整个欢喜院及其周边的所有人都跟在他们家身后,他们想方设法的跟沈家人亲近都来不及,傻了才会去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