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399)

作者: 金微恬 阅读记录

“四个月。”盛泽不为所动的道。

沈清浅眼看后面那群从地里回来的人马上就要转过弯,立刻就能看见他们了,只能咬牙点头,“行!”

盛泽这才放开她,一只手负在身后,一只手还是虚虚的放在她身边。

沈清浅白了他一眼,在心里轻哼一声,不就是提前两个月吗?提亲又不代表立刻就能成亲,看她到时候怎么拖过去!

因着赵王断了西北六州和鄂北的来往,鄂北的人并不知道一江之隔的西北六州如今成了何等模样。

只有经常巡视兰江周边的将士们,在看到兰江水位不断下降时会感慨几句。

“唉,这天,今年不知又要死多少人了。”

“你可知足吧,咱们这边还有水喝,还有水浇地,我看郴州那边可咋办,兰江都快干了,啧啧”

“诶,你们说这事儿是不是奇怪,为什么咱们河里始终有水?往年干旱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今天的六章啊,估计你们要12点后才能看到了」

第696章 拿李家开刀

“这有啥奇怪的?咱们可是受老天庇佑的,上次打仗咱不是还有璇玑山的老神仙送的神井吗?这次干旱没蔓延到咱们鄂北,肯定也是老神仙施了法。”

“还别说,可能真是如此呢,就那口井,咱们撤兵以后,竟然凭空消失了”

议论声渐渐远去,高悬天空的太阳却不为所动,依旧散发着它反常的热意,一点一点的蒸发着大地之上的水汽。

去年的天气异常好歹还是在秋收后,今年却是在刚刚春耕过去,有的地方甚至都没能种下庄稼,可以说今年的旱情比去年严重数倍不止。

朝廷之上,越来越多的大臣奏请救灾。

盛湛之前不愿轻易开仓放粮,甚至还想联合骏族突袭鄂北,但此时因为大面积的旱灾而只能暂时放下。

“皇上,我们在关外的探子来报,今年关外部族也遭遇了旱灾,嘉宇族承吉已于月前带领族人前往天雪山。”

这日朝会上,有大臣禀报道。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

“天灾如此严重,竟然连草原上都没能幸免,皇上,您不可再犹豫了啊!”

“是啊皇上,如今还未到秋收之时,百姓暂时没有异动,可如果等到秋收,那就来不及了啊!”

“底下的官员到时如果还按照往年的标准去收税,百姓们能不能交出来是一回事,臣只怕会有人生事,底下人压不住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

盛湛听见这些人的话就心烦,难道他不知道必须赶紧拟定应对天灾的法子吗?这些大臣除了会嘴上说说之外,就不能拿出实打实的应对之策吗?

有那么一瞬,盛湛甚至生出了一丝他不该抢这个皇位的感觉。

如果是盛泽坐在这个位置,他会如何?

想到这里,盛湛便扫了底下的大臣一眼,“农桑乃国之根本,干旱对此影响甚大,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没水,不下雨,他能怎么办?一直撒银子也不是办法,关键是他手里也没什么银子可以拿出来撒。

“臣以为,今年的年景特殊,已经能预见地里的收成绝对不会好,皇上若能下令减免今年的赋税,必定能大大的减少百姓生乱的可能。”

“微臣愚见,旱情如此严重之时,更应该修建水渠,联通全国上下的水路,为大晋的百年兴盛打下坚实基础”

好几个心有抱负的年轻臣子都站出来慷慨陈词,然而,盛湛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减免了税赋,他拿什么打仗?盛泽一天不死,他就一天不会心安。

修建水渠,百姓种地倒是灌溉无碍了,可这笔银子又从哪里来?

“李爱卿,朕听闻李家旁支乃是大晋首富,可有此事?”盛湛忽然喊了户部侍郎李俊义上前回话。

李俊义便是沈清满的前公爹,沈家被流犯后,他从户部一名小小的主事连升几级,坐上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听到盛湛的问话,前一刻还努力减少自己存在感的李俊义,此刻也不得不小跑着上前来,“回皇上,坊间传言,并不可信。”

完了完了,皇上这是要拿李家旁支开刀了啊!

第697章 天罚

“不可信?”盛湛眉头轻挑,“爱卿此话怎讲?”

李俊义额头上的汗都下来了,拱手道:“启禀皇上,我们主支跟旁支的走动并不密切,但这种大事上,他们还是会跟微臣说实话的。”

“是吗?”盛湛似笑非笑的睨着他,转而看向身边的传旨太监,“传朕旨意,今年农户粮税只需上交一成,但商户的商税翻倍,官员俸禄减两成,举国上下共度时艰。”

说完,盛湛转身挥手,“退朝!”

他倒是走了,却是留下一地目瞪口呆的官员面面相觑。

“皇上怎,怎可如此?”

“因为他是皇上?”

众人:“”

这简直就是乱来啊!

就算要消减税赋,也得让户部根据历年来的记录,以及在天灾时的收成来决定啊!

还有商户的商税翻倍,这简直是要逼着商人造反!

相比前面两样,官员俸禄减掉两成都不算什么了。

朝廷的兵荒马乱暂且不表,且说赵王的锦州和西北六州,在确定今年大旱之后,整个赵王府也变得一阵忙乱。

不过,跟朝廷的兵荒马乱不同的是,赵王命手下精于计算的官员和幕僚聚在一起,仔细计算过整个西北六州和锦州往年的收支情况,再根据不同的分类来制定对策。

如此这般忙碌半个月后,赵王才又问起了鄂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