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443)
沈清满垂眼应下,“好。”
只听吴氏又道:“也不知李家到底是什么来路,鲛绡这样的料子竟然说送就送。”
而且一送就是三匹,听说宫里的娘娘们都眼热这种布料,可惜宫中的数量也有限,只有得宠的几位能分到半匹一匹的。
沈清满没有开口。
沈清潇猜测道:“会不会是因为三婶儿?毕竟”
毕竟梁氏的堂兄是梁成,李家举家搬迁到鄂北,跟梁氏他们打好关系,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也许吧,咱们这算是沾了你三婶儿的光。”吴氏点头道。
其实三房分到的东西要多些,只不过表面看不出来,但她相信梁氏拿到东西后肯定能看出来。
他们都不知道李家为何要送这些东西,沈清浅和沈清满心里却很清楚。
沈清浅翻看着那匹鲛绡,无奈的叹了口气,李贺洲这人还真是舍得下血本,连这种东西都拿出来了。
“浅姐儿,这东西会不会太贵重了?”梁氏一脸愁容。
自从梁成当众说过那番话后,的确有许多人明里暗里的来讨好她,但李家这也太正大光明了些。
沈清浅拍拍她的手安抚的笑道:“放心吧娘,这东西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咱不亏心。”
而且这些东西总不能再送回去,那就安心用吧。
梁氏听她这样说,心里的忐忑才放下。
当天晚上,盛泽总算回了家,不过他回来得晚,直接去敲沈清浅的窗户,“浅浅,是我。”
沈清浅才刚睡下没多久,脑子里事太多,正在一件件的理着,听见他的声音,连忙来到窗前,隔着窗户问,“这么晚了,没什么重要的事的话,还是明天再说吧。”
“我明天一早就要走,有件事想听听你的看法。”盛泽低声道。
沈清浅眉梢微扬,很快便道:“那你等等,我马上出来。”
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事,不然盛泽也不会单独跑回来问她的意见。
第774章 盛泽的想法
沈清浅很快穿戴好出了门。
如今夜里外面也不凉快,两人并没出去,而是在成家说话。
“我想到如何处理那些外族人了。”盛泽开口便道。
沈清浅手中端着茶杯,抬眼看他,“你是说那天抓到的那些人?”
“不是,”盛泽摇摇头,“是关外那十几万人。”
沈清浅:“你想怎么处理?”
“鄂北正是用人之际,与其将那些人全部剿灭,不如将他们俘虏过来,再从中挑出有各种技能的人,先以比俘虏高比普通百姓略差的待遇对待,之后再允许他们同鄂州百姓婚配融合”
盛泽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重点。
他不是想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多年敌对的两方势力,要想彻底融合就必须有这个过程。
沈清浅听得频频点头,她已经明白盛泽想做什么了。
鄂州的人口缺口岂止十几二十万,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再过三年,随着各种高产作物的普及,鄂州只会越来越缺人,在如今的基础上,再养活五十万人口都不算难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再加上秦老等人不断推广基础工业,社会就会慢慢发展起来。
如今还有个对他们有利的因素,那就是自然环境。
别的地方没有神泉眼,缺水得厉害,鄂北却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发展,等旱灾结束,盛泽便能着手准备拿回属于他的东西。
短短片刻,沈清浅已经在心中转过无数念头,等盛泽说完,她立刻点头道:“你的想法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这些人的监管是个大问题,你可曾想好了?”
“嗯,我们不能将他们集中在一起,鄂州有八十个县城,我们只需要将这些人打散到这八十个县城中去,统一管理,以徭役、杂工等方式让他们出力,他们便翻不起风浪来。”盛泽思索着道。
这个具体的实施还得跟郑世诚和张之遥商议。
沈清浅想了想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少也要花费十年时间才能达到你的目的。”
“我明白,但哪怕能用他们一时也是好的,至少能解决鄂州如今缺人的困境。”盛泽点头,按沈清浅那个世界的说法是,鄂州现在缺的其实是劳动力。
她那个世界若是哪里缺劳动力,当地政府还会高薪去人多的地方挖人,如今关外那批人自己送上门,打趴他们很容易,让他们替鄂州的建设出力却很难。
但盛泽坚信那批游兵散勇绝对没有表面看上去那样团结,到时候他只要利用好“榜样的作用”。
让那些人看看,只要真心在鄂州生活,就能过成普通百姓的模样,他相信肯定有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再动歪心思。
“那好,我会先替你挑一遍有特殊技能的人,比如之前地牢里就有几个人来自擅长造船的地方,不是你常见的船,而是另一种可以打仗的大船。”沈清浅思索着道。
能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大晋,造船技术肯定跑不了。而鄂北军最需要的其实就是水战,水战自然离不开战船。
第775章 自己看着办
之前赵王攻打鄂州时,沈清浅只大概看了几眼,但足够让她看清,赵王用的根本就不是正经的战船,应该是商船改的。
如今鄂北军还有火药武器,若是造出正经的战船,再配上武器,指不定还能去争一争海上的霸主地位。
“船?”盛泽闻言微愣,他根本没往这个方向想过。
大晋的造船技术绝对算得上落后,载人载货都要小心翼翼,更何况用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