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453)

作者: 金微恬 阅读记录

她有些日子没去军医署了,抬脚便往那边去。

“咦?你怎么来了?”胡太医见她过来,先是惊讶,随即兴致勃勃的对她招手,“那正好,这事儿你有经验,你快来跟他们说说。”

沈清浅听得一头雾水,“什么事?”

“六姑娘,刚才胡太医跟我们商量,想学军器监那样,咱也弄个成药坊,给大伙儿赚点零花银子。”小孙苦着脸道。

沈清浅闻言怔了下,“成药坊?”

那不就是跟景仁堂抢市场吗?

胡太医瞪了小孙一眼,“你可真替老头子争脸,不过是做成药罢了,看把你难的,还没开始就打起了退堂鼓。”

“不是,我只是”小孙想辩解,但嘴巴不争气,愣是没说出个一二三来。

沈清浅这下确定了,胡太医这是想学秦老,趁着军中无战事时,给军医署也搞点外快。

“丫头,你有没有啥建议?”胡太医眼巴巴的看着沈清浅。

别的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秦老头经常问这丫头事情,特别是做生意的事,这丫头绝不比那些商人差。

沈清浅扫了一眼屋子里,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她,让她说话都变得谨慎许多,先看向胡太医问,“您老想长期做这个生意,还是只打算短期内赚一笔银子就行?”

“啊?这还有区别吗?”胡太医疑惑道。

沈清浅啼笑皆非,“当然有区别啊。”

军医署和军器监不同,他们得随时准备着,一旦打起来,所有的军医和学徒都得上战场,做成药坊其实不现实——万一打仗打个一年半载的,这生意还要不要啦?

当然,若是想做成长久是也不是不行,不过一开始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来培养外部人才,这样才能在战时撑起成药坊。

但胡太医显然并不想做长久的。

听完沈清浅的解释,胡太医恍然大悟,然后果断道:“先赚一笔银子再说,要不要做长期的,一年以后再说吧。”

“您确定?”沈清浅确认道。

胡太医点头,“嗯,咱们军医署太穷了,可不敢一开始就投入大笔银子,万一东西卖不出去,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用掉。”

军器监那边是对外接订单,他们这个是对外销售成药,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他还是小心为上。

沈清浅闻言想了想才道:“这样吧,半个月后鄂州境内会有三支商队,从鄂北城分别往东、南、西三个方向出发走商,您老最近辛苦些,做一批成药出来,我让商队带着在鄂州走一圈看看情况。”

“成!”胡太医一拍手,“这个没问题,不过我们要做什么药?”

沈清浅:“”

第792章 军医署不能输

她都快被胡太医的思维方式惊呆了,敢情您老还没想好做啥呢?

可转念一想她又有些明白这件事的原因,秦老和胡太医算是同辈人,两人在军中都有很不错的声望。

如今秦老蒸蒸日上,越来越得鄂北军倚重,胡太医这边却没动静,他这是抱着“军医署不能输”的信念,才想做成药扳回一城呢。

想通了这一点,沈清浅真是哭笑不得。

但在仔细思考后,她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您老最擅长的就是外伤,军中多年来也是用的您的外伤药,不如您就从这方面入手,针对几个常见症状,分开制作对应的成药,比如专门止疼的,消肿的,散淤的等等。”

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就是单一功效的药,而针对性的药需要的材料也简单,更容易制作。

“只能治一种症状的话,那药不就卖不上价?”胡太医疑惑的问。

平时他在军中做的都是刚刚沈清浅说的几种症状合起来的药。

沈清浅无语,不过还是耐心解释道:“您老想想看,这世上是不是没有什么万能药?

而您老在军中做的金疮药功效挺多,但对只有单一症状的患者来说,成药中多余的药材是不是浪费?

您用的药材少了,成本就低,成本低咱们是不是就把价格放低?

大多数老百姓宁愿花几十文钱买散淤的药膏,也不会愿意花一两银子去买金疮药。”

胡太医这种完全不懂市场机制的老人,沈清浅只能揉碎了说。

“胡老,”小孙弱弱的开口,“我觉得六姑娘说得挺对的”

他代入了一下自己,如果自是被撞得身上淤青,不严重他根本不会管,严重才会想要买药,如今市面上可没有单独散淤的药,而散淤药的材料简单,成本很低,一小瓶就算卖个五十文也能赚二十文左右。

但是胡太医制作的金疮药,因为要顾虑药性的相生相克,耗材多,且还有两味稍微珍贵的药材,一小瓶卖好几百文也赚不了几个钱。

六姑娘说的这番话实在很在理,希望胡太医可以采纳。

现在所有人的视线又都放到了胡太医身上。

胡太医的胡子颤了颤,“你们看着我干啥?我又没说不听她的。”

刚刚他就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若是按照沈清浅的想法来,只有止疼的最贵,其他的功效都不会太高,这样一来,就算是靠卖的数量,都能收获一笔进账。

“您老如果决定了,我就去联系商会的人了。”沈清浅笑看着他道。

李俊信接手鄂北商会后,很快就理出了头绪,如今所有跟商队有关的事都是他负责。

“行,你去说吧,之前我还担心军医署要是卖金疮药的话,没法跟老余交代,现在不用了,我可没跟他抢生意。”胡太医得意洋洋的摸着胡子道。

沈清浅好笑的看着他,都说“老还小”,在胡太医身上倒是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