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462)
“这叫坏吗?注意你的用词,齐老说了,我们做人家夫子的,不能总是那么严肃,偶尔也要幽默风趣一些,不然很难讨学生喜欢。”沈君义正言辞的道。
沈清浅“扑哧”一声笑出来,她家二哥是不是对幽默风趣几个字有什么误解?
正在这时,沈清泞的声音传来,“土豆挖完啦!”
沈君和沈咏立刻站好,朝搬着土豆过来的盛泽迎上去。
“看看土豆的产量有多少。”盛泽都来不及擦汗,指着地上的土豆道。
沈清浅见他汗流浃背的样子,递给他一条汗巾,“你先擦擦,称重和统计还有一会儿呢。”
盛泽没跟她客气,接过来随手一擦,而后眼睛又盯着沈君那边了。
沈清浅这会儿不紧张了,从刚才红薯的产量来看,这次秋收的成果绝对不会差。
果然,两刻钟后,沈君笑看着盛泽道:“三亩地的土豆,总共两万斤。”
为了方便计算,沈清浅之前提议直接用市斤来统计产量。
在现代,土豆的正常亩产在三到四千公斤,如今沈君这里得出的结果跟这个数据差不多,每亩地接近七千斤。
沈清浅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这是她使用了少量加速肥料的结果,若是不用加速肥料,进行精细种植的话,应该也不难达到。
盛泽听见这个数字也狠狠地松了口气,还好,这下他们不需要领着一帮外族人去抢粮食了。
郑世诚和盛泽留的后手除了搜刮鄂州境内的各个大山之外,就是去抢骏族那边的粮食。
不过这是逼不得已才会做的事,毕竟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谁都不会愿意打仗,结果会如何也无法预料。
沈清浅趁着众人欢呼的时候,扯了扯盛泽的衣袖,等他弯腰后,她才笑嘻嘻的问,“这下不担心了?”
有这个产量,养活整个鄂州的人完全没问题,只要撑过这两年,之后鄂州的发展绝对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盛泽无奈又好笑的看着她。
这丫头,不会就想看他着急的吧?
沈清浅摇头,“绝对没有,不过”
她凑到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而后立刻退开一大步,“下次别再担心啦!”
盛泽的脸上先是讶然,随即又是“原来如此”的表情,而后看着沈清浅摇头失笑,“不会有下次了。”
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会先做好准备。
第808章 环境影响
往年秋收最常见的是什么?答案是:阵雨。
然而,今年秋收都快结束了,众人依旧没能看见一滴雨。
鄂州之外,不管是西北六州或者锦州,甚至朝廷所属的州府,直到现在都没有下过一滴雨。
秋收对他们来说只是增加了恐慌,无数百姓顶着烈阳到处寻找水源和吃食,更有许多家庭因为这次旱灾而家破人亡。
赵王管辖的州府还好些,大部分百姓都在安抚之中,没多少乱跑的人。
朝廷那边就糟糕了,因着盛湛迟迟不让各地官府加大赈灾力度,更没有强硬的控制粮价上涨,以至于短短三个月间,爆发了二十几起抢砸官府粮仓的冲突。
这个消息被盛泽的人传回鄂州,梁成长长一叹,没有说话。
郑世诚则惋惜的摇头,“盛湛治理下的百姓苦啊!”
没有水,没有粮,这不是逼着人家反吗?
可大晋的京城在晋河上游,虽然干旱,但是皇宫绝对不会缺水。
梁成对盛湛是有几分了解的,他叹了一声,“盛湛本就是个贪图享乐又自私的人,如今大权在握,又怎么会想到别的?”
鄂州虽然也没下雨,但他们有璇玑山的神仙帮忙,不缺水用,特别是在拓宽河面之后,那更是,除了气温高让人不舒服外,跟从前也没啥不同。
“梁叔,郑大人,”盛泽忽然沉吟道,“我有一个想法”
梁成和郑世诚听完他的话后,两人面面相觑。
“这不太妥当吧?”梁成皱眉道。
郑世诚若有所思,“听上去行得通,但若是不顺利的话,恐怕会替鄂州引来灾祸。”
“这个想法还需要多方推导,暂时不做决定。”盛泽点头道。
正在这时,外面猛地爆发阵阵欢呼,盛泽和梁成都是耳力过人之辈,两人最先听见,然后眨眼便到了门前。
“下雨了!老天爷下雨了!”
这会儿的雨还像牛毛,一点点的往下掉,所有人都在伸手去接,不过因为雨水太少,地面都还没湿。
郑世诚也从屋里出来了,看见下雨他也发自内心的笑,不过很快就一拍大.腿,“赶紧让人去抢收麦子啊!”
这话一出,其他人终于想起,他们前些天收回来的好多粮食还在晒场上晾着呢!
不用郑世诚多说,军中之前负责收成的人就自发的往他们负责的地方赶。
欢喜院这边也在抢收粮食,不过大伙儿脸上都带着笑。
“不容易啊,总算是下雨了!”
“下雨是好事,但是咱都得手脚快些,我瞧着一会儿还得下大,可别把粮食淋着了。”
“快快快,装到袋子里,先把这些拖回家”
沈清浅和沈清潇负责收家里院子的小麦,沈家其他人全去院子后面的大晒场了,那里有家里大部分的粮食。
“怎么突然就下雨了?”沈清潇一边收一边道,“也没什么预兆呀。”
沈清浅抬头望天,看见乌云正在缓缓的朝他们这边聚集,看来是真的要下一场大雨了。
“咱们这里没有缺过水,等了这么几个月,的确该下雨了。”沈清浅随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