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464)

作者: 金微恬 阅读记录

赵凌和赵冰同时起身,两人心中都有几分忐忑。

片刻后,赵王对两人挥挥手,“下去吧,本王还有公务要处理。”

赵凌和赵冰脸色一变,但两人都没有说什么,行礼后恭敬的离开了书房。

走出赵王的院子,兄弟俩一起停下脚步。

“大哥,是弟弟从前小瞧了你,还请大哥多多海涵,日后多提携弟弟几分。”赵冰拱手道。

赵凌却有几分心不在焉,应付的说了句,“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而后便匆匆走了。

赵冰盯着他的背影,对身后的随从道:“去打听一下,世子近来可以什么异常之处。”

“是。”随从领命而去。

赵冰回头看了一眼赵王的院子,嘴角扯出一抹嘲讽的笑,很快也走了。

前些时候他风头太盛,现在是该收敛的时候了。

兰江边上,因着鄂州降雨一事,越来越多的人想去鄂州讨生活,这件事彻底发酵起来则是因为,五天后鄂州再次天降大雨。

第811章 准备接收

“你说什么?”梁成瞪着凌云,掏掏耳朵又问了一次。

凌云咧着嘴笑,“我刚刚接到消息,郴州那边有许多人想要到咱们这来,临近郴州的几个州府也有百姓正在往兰江边上赶。”

朝廷和赵王都嫌弃人多,他们不嫌弃啊,要是有人过来,那就越多越好,反正现在草原上的那些零散部族也被他们打得散的散,逃的逃,还有更多都被俘虏了。

就算鄂北要把边界往北方草原上挪动几十公里或者上百公里,又有谁敢有意见?

当然啦,开疆拓土这种事是很复杂的,凌云也只是想想,真要那样做,肯定不是他能决定的。

梁成确定消息没问题后,拍了下手,“这是好事啊,咱们想想怎么把他们接过来”

眼看着他在屋子里踱步,郑世诚摇摇头,看向盛泽道:“殿下,您怎么看?”

鄂州地域辽阔,但适合耕种的土地却并不多,如今能养活这么多人,全靠沈家六姑娘带着人研究的高产作物。

一旦决定接收郴州那边的人,刚刚丰收的粮仓怕是又要见底。

盛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凝神细思,片刻后看向张之遥问,“张大人,鄂州还有多少可以开垦出来种植粮食的荒地?”

并不是所有荒地都适合种粮食的。

张之遥作为一州之长,这些数据自然在他脑子里,听见盛泽的问话后,他脱口便道:“除去我们今年开垦的,以及那些俘虏正在开垦的荒地外,没有被纳入开垦范围的荒地还有接近二十万亩。”

他说的还是保守数据,毕竟有些荒地不适合种粮食,可开垦后却能够种植果树,沈六姑娘之前提过一嘴,种果树也是能养家糊口的。

盛泽听到这个数,心里有了底,看向梁成道:“梁叔,赵王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流入鄂州,必定会加以控制,如此一来,最终到达鄂州的人肯定不多,我觉得咱们可以全部接收。”

以他对赵王的了解来看,能来鄂州的人肯定不会超过五万,那今年秋收这些粮食,足够养着他们到下一季收成之时。

鄂北军想囤粮,必须得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现在鄂州的人口是远远不够的。

但先前留下了十几万俘虏,好不容易丰收了喘口气,这会儿也不可能接收太多西北六州过来的难民。

“会不会不妥?”郑世诚皱眉,“来的人越来越多,咱们可就存不了什么粮食了。”

他担心随时可能爆发战事,没粮可没法打仗。

“郑大人不必担心,我有单独存一批粮食,就算突然起了战事,也不会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盛泽认真道。

前些天秋收结束,他特地请沈清浅收了一批粮食在她那里,而他自己的储物戒指中也储备满了战略物资,这件事除了梁成外,谁都不知道。

当然,这次用的说辞已经是璇玑山。

“既如此,那我这边就开始做接收难民的准备吧。”郑世诚听到这话立刻就放心了,安顿人在鄂州住下这事儿他已经驾轻就熟,照着之前他们“偷”来的人办就是。

第812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沈家的饭桌上,盛泽提了这件事后,众人反应不一。

吴氏道:“突然来这么多人,他们住哪啊?”

“吃和住都是问题,不过之前郑大人都安顿得很好,这次应该也没问题吧?”林氏迟疑道。

梁氏关注的点跟他们都不同,“如果真的还要再来几万人,那浅姐儿他们在弄的学堂和书院是不是还得扩大?”

学堂和书院都决定在九月开学,也不知是不是缘分,齐鸿钧在上学这个时间上,跟沈清浅不谋而合,同现代的时间基本一致。

最近沈清浅和沈君已经在筹备对请来的夫子进行集体培训了,兄妹二人预计三日后先进城住着,再过两日便要开始培训。

“伯母的担忧也不是没可能,不过,愿意远离家乡到鄂州来的,最近一年内应该都不会考虑入学。”盛泽回道。

且不说来的人家境如何,光是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安家,许多人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

读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大事,除非家底丰厚的,不然肯定会等在这里扎根后才会考虑。

沈清浅想了想道:“应该还是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入学,”她看向沈君道,“二哥,咱们把这点考虑进去吧?”

“嗯,”沈君点头,“明天我跟齐老说说。”

鄂州的学堂和书院同其他州府不太一样,分为助学生和普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