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537)
吃饭的事的确有点问题,整个鄂州如今的粮食储备基本上大部分都先紧着鄂北军,普通百姓家里有余粮的不多,不过只要分配得当,还是能挺过来。
现在最重要反倒成了这个冬天老百姓的日常生产该如何解决了。
第939章 放手去做
从沈家出来,郑世诚干劲满满,恨不得立刻飞回府衙去下发布告。
临走前,他拉着梁成的手道:“将军,鄂州这一冬的安全可就拜托你了!六姑娘说得很对,我们如今所有的计划,都是建立在没有战事的前提下。”
“你放手去做,我心里有数!”梁成拍拍他的肩,底气十足。
前几日就有情报传回来,朝廷那边和西北六州在半个月前已经开始大降温,所有人都能预见今年冬天不好过。
鄂州的外敌无非就是关外部族,骏族,朝廷军,赵王军。
前面两个都被鄂北军给灭了,短时间内翻不起风浪,后面两个今年已经发动过几次战争,内耗绝对不少,除非是昏君,不然这个冬天他们肯定不会再随意动兵。
当然,盛湛看上去的确有几分昏君的模样,梁成要重点防范的也只有朝廷军。
不过盛泽不是在嘛,只要有盛泽在,他们就能想办法让赵王牵制住朝廷,哪怕赵王消极应对,让朝廷军打了过来,鄂北军也可以以逸待劳。
总之,安全问题在梁成多方面分析后,已经可以基本肯定,至少开春之前,整个鄂州不会有战事。
而开春之后嘛,这不是又到了春耕的时候吗?除非盛湛和赵王想要动摇国本,不然也不可能在春耕时搞事情。
等春耕过后,呵呵,他们鄂州的高产作物已经收获一茬啦!谁还怕打仗啊?
他们走后,沈清浅又在当晚将欢喜院和吴老六他们院子的人召集起来,详细说了这个冬天的过冬计划。
“啥?六姑娘的意思是,这个冬天,咱们在自己家种庄稼?”
“你傻不傻?人家六姑娘还说了,地里咱们也要尽快挖地龙搭棚子,甭管啥样的棚子,只要地龙挖好了,怎么也比啥也不做强!”
“对!而且家里也不能闲着,既然大将军说了,这个冬天咱们用的煤管够,那在暖和的屋子里种点东西不是正好吗?”
“原来是这样”
大伙儿讨论得很激烈,因为有小山谷那边去年种菜的经验,他们对如何在冬天里种粮食完全不担心。
这时,有人弱弱的问了一句,“六姑娘,在家里种菜的事说得容易,可咱们要怎么做啊?”
之前几乎没有先例,有很多人对这一点还很懵懂。
沈清浅推了身旁的萧氏一把,“二嫂,主意是你出的,你来说。”
萧氏心头一紧,但看见沈清浅笑吟吟的看着她,又鼓起了勇气开口,“我在来这里的路上,发现山里很多长得特别好的草丛和灌木,他们都长在被枯枝烂叶覆盖的泥巴地上”
先前沈清浅也在沈家的院子里围了篱笆种点小葱之类的,萧氏来了以后,只要出门看见那种很肥的泥巴地,她都会弄点土回来放到篱笆里。
久而久之,沈家院子里的小菜长得都比别人家好。
今天下午梁成他们商议过冬问题时,说到要让大伙儿尽量在家里自给自足,不能浪费家里烧煤得了的温度,萧氏便想起了这一茬,还不自觉的提了出来。
谁知得到了沈清浅等人的大力支持,郑世诚还拍着手道:“这个好!趁着雪还没积上,咱们去山里弄些土回来种菜!”
第940章 我也去
随着萧氏的讲述,众人纷纷点头。
“沈二嫂说得没错,山里的确有很多肥土荒废着,但咱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都铺一层,弄回家往木箱子里种点菜倒是不费什么事。”
“反正我们家跟沈家走,他们咋做我们就咋做!”
“诶,你们发现没,沈家咋尽出能干人呢?”
“哎哟,你是眼红还是咋地?人家可是沈太傅他老人家的后人!”
“也对哦,太傅他”
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的,聊着聊着居然又聊到了沈太傅身上。
沈清浅扯了扯萧氏的袖子,凑到她耳边道:“二嫂,我说过的吧,大伙儿肯定也觉得这个主意好,这可都是你想出来的!”
萧氏在沈家有些不自信,沈清浅就想借着这次的机会,替她建立自信心。
虽然去山上挖腐土回来肥地的想法她也有,不过既然萧氏先说了,她也乐得顺水推舟。
“我就是看咱家地里的菜长得好,顺嘴那么一说”萧氏很不好意思的笑着,眼里的光却渐渐耀眼。
这时,陈老太太扬声道:“大伙儿别光顾着说,天气越来越冷,咱是不是该商量下怎么去山上弄土回来啊?”
“对对对,”有人连忙附和道,“要不这事儿还是让沈二来安排吧?咱也不能将家里的事全放下不是?”
有个安排比较好,免得有些偷奸耍滑的光出人不出力,再闹出矛盾来就不好了。
沈君看见萧氏脸上的笑,也不由得会心一笑,听见让他统筹安排,也没推辞,笑着点头应下,“成,我今晚回去安排,大伙儿有啥不方便的可以这会儿告诉我,明天早上我把结果告诉大家,咱明天就能上山了。”
“大伙儿过来这边,有什么情况咱先登记,方便做后续的安排”吴氏刚才就知道,这事儿估计又得落到自家身上,于是刚刚跑回屋拿了本子和炭笔出来。
如今家里人平时都习惯使用炭笔,只有读书练字的时候才用毛笔,主要是炭笔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