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种田,我在流放路上当团宠(556)
盛湛竟然还想让她进后宫,那她怎么能不送他一份大礼呢?
第972章 大降温
此时盛湛派出的传旨队伍已经到了云州,领头的赫然就是杨超凡。
“国师大人,前面就要进山,可这天气眼看着愈加寒冷,咱们是不是要添置多一些御寒衣物?”一名小太监冻得发抖的问着,强忍着在杨超凡面前搓手的冲动。
杨超凡手中抱着个暖手炉,抬眼看了看一眼望不见底的深山,转而又看向西北方,随即道:“传令下去,原地休整一天,添置过冬衣物和肉干类食物,后日启程前往郴州。”
“啊?郴州?”小太监明显愣住了,“咱们不是要从这山里穿过去吗?”
再说了,西北六州都在赵王手中,他们要是大摇大摆的过去,那还不得被赵王的人杀了?
杨超凡淡淡道:“换装便是,扮成商队,如今天寒,西北正是需要御寒衣物和食物的时候。”
“呃,您的意思是咱们要采购尽可能多的这些东西再上路吗?”小太监小心翼翼的确认。
杨超凡颔首,没再多说。
要是他们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他还不如自己前往鄂州。
“好的好的,属下这就去办。”小太监赶紧退下。
他也得好好给自己置办两身保暖的,这鬼天气,简直太冷了!
沈清浅他们没料到杨超凡会扮成商队前往郴州,但因为有备选方案,影卫司的人接到命令后,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给这队人马各种使绊子。
来传信顺便处理别的事务的人正是绪风,底下人问他,“头儿,咱们为啥不把他们的身份暴露了?这样赵王的人就能对付他们。”
“暴露了他们的身份,他们之后就会更加戒备,不利于我们下手,如今这样,他们只会以为是意外,”绪风平静道,“等他们即将进入郴州的时候再捅破他们的身份。”
底下人恍然大悟,对着他竖起大拇指,“还是头儿想得周全。”
绪风倒是没什么反应,对他来说,主子想要的是让这队人马尽可能在路上耽搁,那他就会拼尽全力做到。
《大晋正史》载:裕丰二年冬,气温骤降,大雪纷飞,人畜皆不能行,一月之内,除鄂州外,各地冻死者无数,举国皆哀。
在大晋各地百姓都被冻得瑟瑟发抖时,鄂州百姓却忙得热火朝天。
“快快快,这一批掰掰热做好了,赶紧送到兰江县去!”
“李老二你他娘的没吃饭啊?还不快去给锅炉添煤!冻着大伙儿我看你怎么跟郑大人交代!”
“诶,那谁,你跑那么快做什么,我这还没弄好呢”
鄂北城外的某个小村子里,众人聚在官府筹建的大屋子里,因为烧着锅炉,那些需要跑来跑去做事的人头上都出了汗。
李贺洲今日来这里拿货,顺便看看周边村子的锅炉有没有什么问题,刚进屋就被里面忙碌的景象震住了。
一个月前,以鄂北为中心,官府开始招人批量制作掰掰热,并且招了许工人有偿去开采铜铁煤矿。
鄂北商会也组织各商家往下面的手工制造商下发官方任务,制作各类保暖产品。
「儿子又病了,搞得我心力憔悴,我真的很想多更新一些,但是各种事情太多了,我真的总之,能多更我肯定不会少更的」
第973章 两个世界
半个月前,鄂北周边村子就都用上了紧急赶制出来的锅炉房,以及各种为了度过这个冬天而产出的保暖品。
后面这半个月就都在拼命赶工,将制好的东西运往鄂州其他地方。
郑世诚那边出了正式的告示,今年鄂州每个村子都要最大可能的保证不死人,等来年三月统计,哪个村子做得最好,就能得到官府的嘉奖,做得不好的也会在整个鄂州通报。
这条政令咋一看没什么,嘉奖啥的对许多人来说也没什么想法,可死了人的要在整个鄂州通报,这就让底下的人坐不住了。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最难的是什么?答案是,嫁娶。
人类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是繁衍,为了达成这个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重复上一辈的人生。
而在道德和律法的约束下,想要正常的繁衍,就必须走嫁娶这一条路。
实际上,古代的单身汉并不比现代的少。古代男子只要家中条件允许,可以三妻四妾,皇帝有后宫,公侯伯爵为代表的权贵阶级也不遑多让。
这就导致女性成为了一种资源,在普通老百姓的层面,表现出的就是娶媳妇不容易。
若是以村子为单位,那么每个村子的名声就决定着有多少女子愿意嫁进来,同时这个村子的女子能否嫁出去嫁得好。
因此,郑世诚这条政令一下子就让整个鄂州的村子动了起来。
原本对这场严寒很绝望的人家,因为这条政令而变得积极,原本就做好了御寒准备的村子,更是积极奔走,帮助周边村子,就为讨个好名声。
总之,鄂州的老百姓们在突然降温的一个月里,用尽各种法子取暖。
许多地方都自发抱团,再加上官府让他们建集中取暖的大房子,他们就更有奔头了,这一个月里愣是没有一个冻死的。
李贺洲的到来,让屋里的人暂时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纷纷看向他。
“大伙儿别管我,你们先忙,我是过来运东西的。”李贺洲笑呵呵的同众人打招呼。
见到他们这样的干劲,郑大人和大将军他们总能放心了吧?
“嘿嘿,李公子您远道而来,要不今天中午就在咱们这吃了饭再走吧?您放心,咱们有吃的!”这里的村长搓着手憨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