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古董会说话:夺回空间嫁军官(181)+番外
赢得满堂喝彩。
第一晚,林双鱼和江鸿飞两人收获了十里坡村民的好评,就连唐守一也坐着听得津津有味。
第二晚是乔月春和彭观平,乔月春基本上都是在照本宣科,彭观平也敷衍了事,没有上心。
有第一晚的乐趣在,村民以为上课都是这么有趣好玩的,所以积极性很高,没想到寡淡到直打瞌睡。
刚开始的第二个晚上,又不好打退堂鼓,耐着性子听了一个小时。
回去的路上,结伴的村民说了自己的感想,想着还是周一才来吧,听着瞌睡还浪费时间,根本学不了东西。
唐河也觉得,不过他没说,但一旁的陈东耕开始嘀咕:“大河哥,你说这人和人讲课的差距咋那么大?”
唐河看了下已经走远的村民,压低声音:“怎么了?”
陈东耕也看了下四周,凑近了悄悄说:“你们队的林知青和江知青教咱们认字,那多有趣的,我还以为所有知青都会这么教,谁知道今晚上,开眼界了。”
唐河:“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能学到东西就好。”
“大河哥,刚才你看到大队长的脸色了没,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又不是他一个人觉得不行,大队长都觉得没意思,估计这夜校搞不了太久。
哎,回家跟自家孩子认字去吧,又拉不下做爸爸的脸,愁。
唐河:“这话可别在知青面前说,林知青和江知青已经够难的了。”
知青点的知青都排挤这俩年轻女同志,唐河一直都看在眼里。
好在林知青两人也没想着和知青打成一团,反而贴近村里人。
是真正把这里当家的,村里人对她们俩也格外热情。
大家都不是傻子,谁真正想十里坡好,他们心里明镜似的。
陈东耕:“大河哥,我省得,就是和你我才唠叨这么几句。”
其余几个知青,男知青还好,女知青,那都是啥玩意?
一个个心眼子比筛子还多,也就林知青聪明,不然着了几回道了都说不清。
唐河:“字还是要认的,就是等林知青她们上课的时候,咱认真先,争取每个礼拜认真学一天。”
一天也够了,其余时候就来应个卯,学不学的,不重要。
态度要在明面上让大家看到,不然落个不思进取就麻烦了。
“嗯。”
回到家,唐河和媳妇讨论了一下,娟嫂听了后也好奇,“那周一我也去听听。”
“嗯,真的讲得特别有趣,明晚上我再试试另外两个知青的课。”
娟嫂问:“以前就听说老师教得好,学生能省不少时间,看你们这样,是打算集体不学?”
唐河:“哪里敢不学,就是可能会学得慢,大队长还说学俩月就考试呢。”
照这样,俩月不知道能不能学会一百个字?
要是完不成任务,他们肯定会被大队长训斥,太难了!
娟嫂:“那你上课还是得认真些。”
“嗯。”
第153章 照本宣科
林双鱼和江鸿飞只有周一晚上有课,平时上工,回家就想办法备课。
既要生动有趣,又能让村民学到东西,且还让他们学好,巩固,学以致用。
不然这夜校教学就没意义。
课本是按照一年级的进度来教的,她们一个晚上能教大概三十个字,想着别的知青进度应该也是这样。
所以备课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进度来的,谁知道等周一她俩再去上课的时候,很多人前面的字都不怎么会读,更别说写了。
林双鱼有些诧异,她观察了一会,见大家听课都很认真,可成果和听课的认真程度,却成反比。
唐守一坐在角落里,林双鱼让江鸿飞解释字词,她挪了过去,坐在小凳子上和唐守一聊了几句。
“大队长,大家的进度有些出乎我的预料,有点儿慢,照这样的话,俩月课程结束,可能还没办法考试。”
唐守一叹了口气:“我知道,考试时间往后挪俩月吧。”
林双鱼秒懂,应该是村民在上别的课时,没怎么学到东西。
问题不单单是出在教学的人身上,还因为村里人不接受别的教学方法。
思虑了一下,林双鱼开口:“大队长,要不我周一的时间多加半个小时,就当是帮大家巩固前面几天的知识点。”
唐守一听了后很欣慰:“哎,林知青,还是你想得周到呀,那就麻烦你和江知青辛苦一点了。”
瞧瞧,因此这工分他给得心服口服。
林双鱼和江鸿飞俩自从到了十里坡,就请了半天假,其他时候都是满工。
这可是相当难得的。
像简云成和严鹤年都做不到满工,因为他们自己的事多,有时候请假,有时候对事情不熟悉,就会耽误进度。
林双鱼摇头:“不麻烦,大家共同进步最重要,我和江知青还得谢谢大队长呢。”
瞧瞧,这话说的,唐守一觉得心里舒畅不少,这一个礼拜来堵在胸口的气,散了。
就这样,林双鱼和江鸿飞周一晚上抽半个小时帮大家巩固知识点。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她和江鸿飞在心里祈祷村民们知道努力,不然她俩前头的几天算是白费了。
经过她们再次讲解,村民们对字词的印象真的深刻不少。
唐守一松了口气,还是林双鱼有办法,年底的扫文盲大赛应该能顺利举办了。
到时候请县里的领导来,十里坡怎么着也能再拿个先进。
等年底他给林双鱼俩记功!
哎,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只适用于娃娃们,他们这些思维已经定型的,一身反骨,哪里可能按照课本一页一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