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古董会说话:夺回空间嫁军官(184)+番外
林双鱼对这时代的手艺人有莫名的自信,在机械还不怎么流行的时代,手艺人靠的都是经验和智慧。
带着设计图,林双鱼去找了唐河,找了一圈没找到。
娟嫂也不知道唐河去了哪:“他出去没和我说去哪里,要不你在家等一下?”
林双鱼也不急:“行。”
就坐着和娟嫂一起给菜园里的菜除草,顺便聊点家常。
等了一个多小时唐河才回来,“咋才回来,林知青等你好久了。”
娟嫂咕哝着,唐河放下手里的东西:“我和东耕去了趟海边,弄了点鱼回来。”
说着把鱼篓放下,拿了个盆,弄了些海盐放在水里,把鱼放盆里。
“林知青,有什么事吗?”唐河把鱼分成了两份,放在一旁。
林双鱼直接说了来意:“队长,我想在自己的院子里打口井,想问问你能不能找人帮我把工具做出来,我给工费。”
唐河诧异:“打井?那可是个大工程。”
“嗯,每天挑水就要花去很多时间,我就想着在院子里打一口,试试。”
唐河:“我听说南边有这种工具,但是咱们这地方地下水深,估计要探很久。”
林双鱼:“没事,就当尝试了,万一这工具能做出来,能打出水,咱十里坡就不愁水源了。”
靠海的地方盐是不用愁的,这年代海水也干净,林双鱼和江鸿飞有空就会去海边背海水回来晒盐。
晒好后林双鱼还做了次萃取,得到了很干净的精盐。
唐河:“行,你等我一会,我把东耕找来,他会做点手艺活,前几年还差点进了机械厂,有底子在。”
“好的,谢谢队长。”
“不客气。”
等唐河把陈东耕叫过来,看了图纸后,陈东耕挠着头:“大河哥,这图纸得要十几米的铁管子才行,竹子也行,但是太费。”
林双鱼见陈东耕真的能整出来:“陈队长,我今天去县里弄到了十来米铁管子,要不你去看看够不够用。”
陈东耕没想到林双鱼已经准备好了:“行,那几天去看看吧。”
唐河跟着一起去,离开前提着他分出来的那个桶,桶里有两条他今天打到的鱼。
到了林双鱼家,陈东耕迫不及待的拿着铁管就开始比着设计图开始琢磨:“林知青,这图是你画的?”
“嗯,我以前在首都的时候,遇见过村里人打井,凑了个热闹,凭着记忆画的,陈队长,有哪里要改进的?”
陈东耕摆手:“不是的,很不错,结构很好,按照图纸做的话应该没问题。”
林双鱼惊喜:“陈队长,你有把握?”
“应该可以,不过要两天时间,我手里没工具,明天去一趟镇上,找人借工具,回来就给你做。”
“好嘞。”
说定了工钱后,陈东耕就走了。
唐河:“林知青,你的桶里我放了两条鱼,记得做来吃,不然明天该翻肚皮了。”
“队长,不用那么客气,鱼多少钱我给你拿钱。”
唐河不悦了:“两条鱼值当什么,咋每次都那么客气,给你们的,悄悄儿吃了就行,对面想买我还不卖呢。”
村里人几乎把林双鱼和江鸿飞当自家闺女宠,就怕俩人被饿着了。
去海边要是有渔获都会给她们送一些过来,自从狗蛋一家来过后。
没办法,林双鱼只得收下。
等打井的工具做好,她再给唐河送点礼物表示感谢吧。
她留唐河吃晚饭,不过唐河拒绝了:“我要是不回家吃晚饭,你娟嫂能唠叨我一宿,还是不了。”
“那行,要是井能打出来,到时候我再请你们吃饭。”
唐河笑着说:“好呀,这顿饭我看我是吃定了的。”
等唐河走后,林双鱼和江鸿飞做了晚饭,鱼是这边常见的海鱼,很新鲜,一条清蒸一条红烧。
江鸿飞蒸了糙米饭,里面放了些苞谷加小米,林双鱼摘了西红柿辣椒,香味扑鼻。
隔壁的知青点每天都在羡慕林双鱼两人的生活,虽然他们也会去海边,但是每次收获几乎都是蛤蜊,要么就是八爪鱼和鱿鱼,没碰上过新鲜的鱼。
“鸿飞,吃饭啦。”
“好嘞。”
江鸿飞扒拉了一大口,彩虹屁:“阿鱼,你烧鱼的水平真的好棒,比国营饭店做的还好吃。”
“那就多吃点,我这阵子好像又长高不少,谁说下乡苦的。”
长宁岛那边每半个月就给江鸿飞寄东西过来,都是些海产,还有鲍鱼,海参,都是好东西。
两人吃的是一点不愁。
林双鱼早上还会和江鸿飞结伴去赶海,每次都有收获。
她把晒干的蛤蜊,鱿鱼,墨鱼这些打包,给在西北的林启松寄了一大包,估计够他吃上半年。
自己还剩下不少,林双鱼就给部队的宋会雍寄了过去。
当是以前他多次帮忙的谢礼。
一直没收到宋会雍的回复,林双鱼猜测他可能又出任务去了。
第156章 知青联谊会
林双鱼忙里忙外,日子过得飞快。
知青点那边的知青不知道谁提议的,想和隔壁几个大队的知青搞个联谊活动。
还是简云成负责联络,不过这次他长心眼子了,让彭观平暗中跟着杨晓雪,以防她又搞事情。
知青联谊会定在了周六下午,大家相约在海滩见面。
林双鱼和江鸿飞原本都不想参加,可那天正好不上工。
没办法,自己做了点吃的,带了过去。
到的时候,隔壁老槐树大队的知青已经到了好几个。
都是年轻男女,最大年纪不超过二十五岁,他们说话很大声,老远林双鱼就听到了,“阿鱼,这种联谊会我很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