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古董会说话:夺回空间嫁军官(199)+番外

作者:花映 阅读记录

这年头被下放牛棚的人非富即贵,或是哪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总之身份不会低。

冯春安见她什么都不问,心底就有些痒痒的:“你咋不好奇?”

林双鱼:“好奇害死猫。”

冯春安:“……”好对,没办法反驳。

就这样,冯春安住了下来,他身上的介绍信开了一个月,路上就花去了两天时间。

时间紧,所以在安顿下来后,他问林双鱼借了自行车,去镇上采购不少粮食。

给喻含平夫妻送了一份,也给林双鱼留了点,“他们一辈子没过过这样的日子,太难了。”

冯春安在给喻含平送了些粮食后,坐在院子里,对给菜浇水的林双鱼说道。

林双鱼也知道这些人的难,但她也无能为力:“冯爷爷,这事你没办法。”

“哎,要不是那个孽障,我本来有机会把他们的事压下来的,可惜……”

林双鱼回头:“这事已成定局,只能在有限的条件里让他们过得好一些。”

冯春安:“你说的对。”

但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给他们增加营养,这让冯春安很头疼。

村里人虽然不怎么会去牛棚,唐守一看着也是个和善的,但是还是有些激进分子会去牛棚找事。

喻含平两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什么都得自己做,现在还是夏天没什么,等到了冬天,他们的日子会更难过。

牛棚又潮又冷,还没有炕,两人又上了年纪,能不能熬过去,难说。

冯春安很头疼,他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即使在,也没办法给他们提供便利。

上头时不时就会有人来看他们的改造情况,还会查看房子的情况,添置了东西也留不住,会被人都拿走。

冯春安叹息:“可怎么在有限的条件里让他们过得好一些?”

林双鱼提着桶:“我去做饭,冯爷爷,你好好想想。”

冯春安跟着进了厨房,愁眉苦脸:“就是想不到啊,打仗我可以,这些细节的我还真想不到。”

进了厨房后,林双鱼小声说:“冯爷爷,你可以去买新的棉花,让人做成内胆,在外面套上他们破旧的衣服,多套几层,没人会一层层拆开来看,被子也是,这样冬天不至于太冷。”

那么多层,还能防风。

咦?好办法!

冯春安搓着手:“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办法,我明天就去镇上找人帮忙。”

“低调些,棉花没那么容易买到,冯爷爷要是信得过我,你回首都后把棉花寄过来,我得空给他们做,你再弄点旧布,破布,拼起来。”

冯春安喜出望外:“好好好,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就知道这丫头是个热心的,哎,臭小子没福气呀。

得到解决办法,冯春安觉得自己血压都下来了,神清气爽:“那我就回首都筹集物资,到时候你一部分,一部分给老喻,工钱都我出。”

林双鱼也不客气:“行。”

冯春安没一会就把灶膛里塞满了柴火,烟起来后就被呛了:“咳咳,一不小心柴火放多了。”

赶紧抽出来,林双鱼手没停,做了个红烧海鱼,还有她赶海挖出来的蛏子,各种蛤蜊,又做了个西红柿酸辣汤,就着大黄米做的馒头,三人吃了个肚儿圆。

第169章 红烧肉管饱

林双鱼把猪娃喂好,冯春安踱步过来,看了猪圈一眼,四头猪娃肉墩墩的,跑动时肩膀上的肉都有些颤抖:“咦,你还养猪?”

“嗯,年底能换粮食,猪粪也能算工分,一举多得。”

冯春安没想到她看着年纪轻,却十分有打算,“你这猪娃长得可真水灵,还干净。”

看了下猪圈,又问:“别人家的猪都是放养的,你咋圈起来,这样长得更快?”

林双鱼笑着说:“秘密。”

猪圈干干净净的,不过即使她和江鸿飞每天都清洗,还是有味儿散出来。

这玩意每天吃得多,拉得也多,熏香都没用,好在猪圈离她们住的地方有好几米,而且在房子的后面,味儿传不到前头。

“你来十里坡也不过三个月不到,这猪娃捉回来也就一个月吧,保守估计已经有五十多斤了,长得挺快。”

冯春安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战事结束后他也去农村考察过,没见猪长得这么快的。

林双鱼一本正经的回:“我和鸿飞每天伺候它们舒服了,自然就长肉,住得舒适,吃的也好,这都不长肉,那还养来干嘛。”

她和江鸿飞一个礼拜有五天去赶海的,得到的死鱼和虾可都弄干了磨成粉,添加在了猪吃的潲水里。

那么多丰富的蛋白质,它们不长肉可太对不起她俩的勤奋了。

冯春安觉得林双鱼说得很有道理:“还别说,要是人也过得这么舒坦,那肯定也每天长膘。”

“可不是,要是年底这四个大家伙能达到食品站的收购要求,我就杀一头做腊肉腊肠,到时候给你寄点尝尝。”

冯春安欣喜:“你还会做这个,好,我可等着了,这次可别又是说好听话唬弄我老人家。”

林双鱼:“我是那么没诚信的人?”

“之前谁说得空就去看我的,我等了两月,影子都没看到一个。”

林双鱼眨巴着眼睛:“我这不是下乡了嘛,要是没下乡,铁定去看您老的。”

冯春安刚刮了胡子,不然这会肯定胡子都气得翘起来。

“找谁借杆秤,称一下多重了。”冯春安看到这猪娃就感兴趣。

林双鱼笑眯眯的:“不用,前几天秤的,七十五斤。”

她这猪娃肉紧实,身上可全都是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