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古董会说话:夺回空间嫁军官(237)+番外

作者:花映 阅读记录

可,可有林双鱼和江鸿飞在,她们主意多,说不定在款式上她们会有优势!

江鸿飞看着林双鱼只几句就把大家的情绪给撩了起来,十分佩服。

林双鱼:“我想着冬天反正大家都没事,我们可以试一下,搞不起来也没啥的,也是个摸索的方向。”

毛兰凤是个雷厉风行的:“林知青,走,我们去找大队长去。”

“行,我也就是有这么个想法,具体要怎么搞,还得大队长派人出去学经验。”

娟嫂几个就在林双鱼家等。

这一等就到了傍晚,江鸿飞见林双鱼还没回来,就先把饭做了。

和娟嫂她们聊了些冬天衣服的款式,还有布料,又说了明天开始大概要修半个月的路,问她们一家出几个人工。

林双鱼和毛兰凤回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娟嫂没想到竟然成了:“林知青,大队长他们同意?”

“说是会问问上头,如果上头允许,就派人出去学习,学回来后咱们就搞起来。”

这会才八月多,离冬天还有两个月,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外出学习以及建厂子,应该是够的。

就看上头同不同意。

“那太好了,可是派谁去呢?”娟嫂她们已经猜到了人选。

毛兰凤很激动:“大队长得到回复后,要是可行就会给我和林知青开介绍信,另外会带上唐建国。”

有民兵队长保护她们,这一路遇上歹人也没那么可怕了。

毛兰凤觉得既然别的大队都能把香厂开起来,他们做服装厂肯定也不成问题。

唐守一当即给上头打了报告,雷厉风行,最主要是林双鱼把方案都做出来了,条条框框,每一项都可行。

要是这个厂子真能建起来,十里坡往后几年先进大队的名额都给预定到手了。

最主要是一旦厂子建起来,村里人冬天就有事儿做了。

每家每户都有会做针线的妇女,也有会用缝纫机的妇女。

组织大家学习起来应该也不难,还能给大队创收,他没有理由不支持。

更何况林双鱼把建厂的预算都给做了出来,戚友华核算后,发现这笔支出在十里坡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唯一的一点就是这个业务要怎么谈,去找谁谈,做出来的成衣往哪儿卖?

但林双鱼说这个只要款式好,质量过硬,不怕没订单。

想办法把东省这边的供销社成衣的供货合同拿到手,厂子就一定能经营下去。

林双鱼很有信心,唐守一也被年轻人的干劲震动,决定试一试。

但他不确定上头会不会批准,所以第二天还特意去了一趟县里,找县里的相关部门问了一下。

出来的时候脚轻飘飘的:“唐河,你掐我一下看看,我怎么觉得不真实?”

唐河也很激动:“上头同意,还鼓励咱们自己发展,只要是集体的就行。”

唐守一:“那肯定,林知青做的方案都是以集体出发的,没想到她是真把十里坡当家了呀。”

“是啊,别的知青还在适应十里坡的日子,林知青却已经把眼光放在了十里坡的发展上,这人和人是真的不同的。”

唐守一也很感慨,既然得到了答复,两人以最快的速度回了村里。

把毛兰凤和林双鱼叫了过来:“林知青,上头同意咱们建服装厂,你看接下来咱们怎么做?”

林双鱼:“地址肯定要选好,还有机器的采购,布料的选择,等搞好这些就到冬天了,咱们正好赶上明年春装的销售。”

十里坡能说上话的干部都在,还有各个生产队的小队长。

陈东耕很激动:“大队长,你是说咱们十里坡要建个服装厂?”

唐守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上头同意了,就看咱们自己怎么做,另外县里会帮我们协调几台机器,剩下的就得我们自己解决,但问题应该不大。”

村里有缝纫机的有好几户人家,到时候先租过来,厂子给租金。

其他小队长却有些犹豫:“可是,万一没办起来呢?”

唐守一:“总要试一下的吧,而且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困难肯定是有的,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厂子一定能搞好。”

他这是对林双鱼有绝对的信心,但别的人可能就没有这么重的信任。

林双鱼和毛兰凤就在一旁听,有反对意见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厂子的主力是妇女。

有些人认为女人见识短,县城都没去过几次,能把厂子搞起来?

第203章 这就是格局,谋发展

林双鱼没有和这些人争辩,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

厂子肯定能建起来,唐守一这一关能过,县里能过,那就没问题。

衣服款式十几年一个轮回,这年头重在质量,以及大家对新面料的追捧上。

只要能拿到最新的布料,她对这几十年的衣服款式有过了解,加上江鸿飞本身就懂绘画,她相信厂子一定能搞起来。

但别人肯定不会这么想。

如今大家兴奋是因为脑子发热,所以必须一鼓作气搞起来,但凡拖点时间这厂子估计就胎死腹中了。

林双鱼听着大家的各种议论,面色没改,也没生气。

当唐守一把林双鱼和江鸿飞做出来的衣服展示出来的时候,那些小队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就不说话了。

一共五个款式,竟然还有男装,女装,童装,裙子,老年人的款也有。

而且,以他们没见过多少衣服的眼光来看,只觉得这衣服人穿上都精神不少。

换句话说,这衣服,他们想穿!

穿出去显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