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古董会说话:夺回空间嫁军官(440)+番外
屋里的炉子很暖,和两人此刻缠在一起的体温一样。
第二天,两人一起打井,试了好几个点,终于找到了一个,找到点后,林双鱼请做泥水的工匠帮忙,挖了下去。
一直挖到了二十五米深,水汩汩冒出。
井有了,两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又请人帮忙把井用石头圈好,上头留个口子,林双鱼找了很多地方,找到了个压水井工具,等装上就可以使用。
这一忙就到了十五。
林双鱼早早起来包了饺子,还做了汤圆,孩子们也帮忙,捏了各种形状的汤圆和饺子,屋里热气腾腾的。
江鸿飞又过来蹭吃的。
徐长治被她放在屋里,在垫子上滚着,豆豆几个小心翼翼的看着。
没办法,他那么小呢。
“哥,咱们小时候也这样儿?”
娇娇和徐长治对视着,不敢相信自己有这么弱的时候。
豆豆:“妈妈不是给我们拍了照片,我们就是这么长大的。”
娇娇捂脸,坚决不信自己这么傻。
啥都不会。
她明明是个大聪明。
小时候肯定也聪明!
孩子们在客厅玩着,林双鱼和江鸿飞在厨房里忙碌。
“阿鱼,房子都弄好了?”
“好了,过几天就能搬过去。”
江鸿飞:“咱们的学校离得太远,以后只能周末碰头了。”
林双鱼:“没事,让你家徐瑞东攒钱,到时候卖个车开开。”
江鸿飞大哥就买了一辆,可宝贝了。
“也是,那个方便。”
江鸿飞和林双鱼这两年都收到了十里坡的分红,就算是工资级别最高的冯春安都没她富裕。
“你们打算啥时候买?”
林双鱼:“再过一两年吧,等选择多一些后再说。”
“家里人多,你们得买两辆吧?”
“嗯,所以得努力攒钱。”
江鸿飞:“你可不缺这个。”
估计还是想低调。
林双鱼:“你也不缺啊。”
两人边说边做事,速度也快,很快饺子和汤圆就出锅了。
豆豆几个吃了些汤圆,饺子一个没碰,他们觉得汤圆的馅儿很好吃。
又香又甜。
林双鱼还加了些醪糟,吃着有股很特别的香味。
冯春安也尝了好几个,林双鱼的手艺没得说,花生馅和芝麻馅都做得很好。
任若水和喻含平喜欢的是饺子,一锅饺子一锅汤圆没一会就见了底。
傍晚,林双鱼把给孩子们做的灯笼拿了出来,点亮,有好几种形状的,提着在院子里晃动,很好看。
第382章 元宵,做灯笼
为了这几个灯笼,林双鱼还特意和冯春安学了一下手艺。
没想到冯春安懂得做灯笼。
做得十分精致。
一看就是老手艺。
冯春安有些苦涩,因为他冯家就是做灯笼发家的。
没有谁比他更会做这个了。
从会走路起他就开始拿着各种做灯笼用的东西玩,有一次把灯笼纸烧了,被罚了一顿晚饭。
都是往事。
林双鱼看着无忧无虑的孩子们,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
庭院里挂着好几个灯笼,冯春安做了灯谜让他们猜,猜中的有奖励。
三个孩子玩到夜里九点多,空中有雪花飘落,林双鱼让孩子们回屋休息了。
孩子们还不想睡,不过妈妈的话要听。
过了十五后,林双鱼又去采购了一些棉花,找人弹了几床厚厚的棉被。
她空间里的作物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棉花有了大用处。
新家的被褥她都换了新棉花,闻着有阳光的味道,盖着暖和。
用花布做了窗帘,孩子们的房间是根据他们的习惯装修的,桌椅板凳,小摆件,都有。
最多的还是书。
之前那些书不能拿出来看,如今不受限制了,孩子们就把最喜欢的小人书放在了书架上。
还有林双鱼之前去废旧站搜罗的那些书,全都给他们放到了书架上。
厚厚的一墙。
书房是单独设计的,有好几个位置,三个孩子都可以在里面学习。
林双鱼也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可以看书,还可以办公。
总之新家比飞虹胡同那边还要方便。
宋会雍也很喜欢这样的空间,有私密感,又不会觉得太压抑。
就连任若水都称赞:“阿鱼,这房子住着人都能多活几年。”
这会的家具都是实木的,林双鱼也没上漆,桌子什么的都做了桌布挡着,爱惜的话,能用很多很多年。
孩子们开开心心的搬家,其实说是搬家也不合适,只是挪个窝,那边的东西一应俱全,拎包入住就行。
冯春安几个的房间都是挨着的,柳少川也厚脸皮蹭了一个。
他在首都没亲人,老家那边也没人了,和冯春安一样,孤家寡人。
喻含平夫妻平时住学校,学校有给他们分配房子,只有周末的时候会回飞虹胡同。
为了教宋景容小朋友学医。
挑了个黄道吉日,林双鱼带着孩子们,和宋会雍一起挪了个窝。
请江鸿飞他们过来认了下门,温南乔肚子太大了,林双鱼就给她打了个电话,让她安心待产,等生了后再过来玩。
温南乔也知道,因此就让她丈夫高卫波送了贺礼过来。
林双鱼回了她很多东西,有小孩子的各种衣服,玩具等等。
高卫波拎着回去的时候觉得有点儿飘。
媳妇的这个朋友不但大方,做人那是真的会。
以后得好好和她相处。
不是巴结,就是得用真心和人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