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怎么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113)

作者:有点小意思 阅读记录

每家出了点银钱,置办了十几桌酒菜,又买了串鞭炮一放,听到鞭炮声响的人家愿意来吃酒的自然会来。

不愿意的他们也不强求,毕竟在田地的事上动了不少人的利益,得罪了不少人。

巧的是罗仁海家也是同一天办搬家酒,虽然村民们搞不懂他回自己老家办什么酒,但去吃酒的本地村民挺多。

仓河村的村民果然没有来几个,来的大多是跟他们一样的外来户。

大家也都热情招待了,能顶着罗仁海的压力来吃他们搬家酒的自然是可以深交的人。

一切尘埃落定,日子安稳又平淡地过着。

………

“娘,我想去城里看看有什么生计可做,咱家虽吃喝不愁,但一直只出不进的,难免惹人怀疑。”

杨晚抱着冯氏的胳膊央求道。

冯氏有些犹豫,“可咱们对建州并不了解,咱们又是苍州来的难民,一个仓河村都这般排外,更何况是城里。”

“虽说建州的青天老爷愿意接收咱们这些难民,但当地百姓可不会这么想。”

“在村里还有李夫子镇着,去了城里若是被欺负了可找不到人作主啊。”

冯氏的担忧挺有道理,杨晚也理解,“娘,我知道分寸的,我又不是故意去找茬,再说谁还能欺负的了我啊!”

见冯氏实在不放心,杨晚便道:“我让三叔陪我一起去,三叔也想趁农闲的时候去城里找活干呢。”

冯氏终于点头答应。

杨沐柔也想去,之前在苍州的时候,都是她和杨晚一起进城卖糕点,她原以为冯氏会答应。

可冯氏二话不说便拒绝了,“不行!你如今已经十三,该是说亲的年纪了,得跟着我学些针线活,多的不说,做衣服鞋袜这些你得会。”

杨晚本想跟冯氏说说情,还没开口呢冯氏便道:“再多说,你们谁也别去,乖乖待家里。”

杨晚叹了口气,古代女子十四五岁嫁人的多得是,一时半刻的冯氏也不可能想开。

杨沐柔只得不甘不愿的回了自己房间。

第二日,杨晚早早的便去找杨三进城,宁川见了也想跟着去。

“我也想去城里找活干,我建房的花费都是你家借的,我总得找点事做才能还上。”

宁川神色坚定,他已经欠了杨晚家太多,不能再欠下去了。

“成,一起走吧。”杨晚应道。

宁川将妹妹送到冯氏跟前,请冯氏帮忙照看着,冯氏自是乐意的。

三人坐村里的牛车走了一个时辰才到最近的青阳县。

县城里倒是挺热闹的,完全不像正在战乱的样子,看来当地官府治理的很好。

杨三拿着扁担寻了处正要卸货的酒楼上去问道:“掌柜的可要雇劳力?我和我大侄子都有一把子力气,可随意差遣。”

掌柜的看了看杨三,又看了看宁川,而后指着宁川道:

“你可以,他不行,他都瘦成皮包骨了,能干什么活!”

杨三精壮干练,一看就是干活的料,他身旁的宁川跟他比起来可不就瘦弱得多。

杨三有些许尴尬,不知该作何反应。

宁川道:“叔赶紧去吧,机不可失,可别错过了。”

如今大批难民涌入建州,劳力到处都是,能找到一处愿意雇人的地方已是不易,自然得珍惜。

“那……那你们在附近逛会儿,我干完活就来寻你们,可别走远啊!”

见两人点头,杨三这才放心地去干活。

宁川垂着头,也不知是不是掌柜的话打击到了他,杨晚安慰道:

“我三叔都二十多岁了,自然要比你壮实许多,你还小,长两年就长回来了。”

宁川被一个比他还小的丫头说小,心里无比复杂,他原先也不是这样,就是逃难的时候饿时间长了才会这样,养养肯定能长回来。

两人在酒楼附近逛了一圈,街上有不少卖吃食的,杨晚随意买了点尝尝,发现口味还挺重。

花椒和茱萸放得挺多,口味偏麻偏辣。

杨晚眼眸一亮,又去逛了几家小饭馆,里面的菜色大多是辣口的。

她虽没买了尝,但看其他客人点的就知道,建州人重口,喜辣。

她没穿过来之前,可是最好重口的,囤了不少这方面的物资。

第102章 乞丐

当初囤货时,各种粮食蔬菜的种子她都有囤,考虑到末世过后说不定用得上,如今虽换了地方,但这些东西同样有用。

若是能种出来,辣椒和大蒜这种重口的调料肯定不会缺销路。

世人都在说建州的土地贫瘠不肥沃,粮食收成只有其他州府的七八成,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农作物。

土豆玉米耐旱又高产,油菜更是典型的绿肥作物,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中种植,不仅可以生长良好,还可以用来培肥土壤。

杨晚的眼睛越来越亮,越想越觉得可行,可突然转念一想,春耕都过了,地里全种上了粮食,哪来的地给她种这些?

杨晚不是没想过卖空间里囤的辣椒大蒜这类东西,可总得有个出处,这类新奇的东西万一有人查起来,她也得有个遮掩的幌子不是。

想来想去那些东西全都需要时间,短期内是挣不到钱的,杨晚决定还是干老本行,卖糕点。

至于那些东西,可以让杨三和冯氏种一些出来,然后带动村民们一起种,也算解决了村民们的生计问题。

宁川莫名其妙的看着身旁的丫头,她表情实在丰富,一会眉头紧皱,一会儿又舒展开,不知道在想啥。

两人在附近逛了半个时辰,宁川找了好几家粮油铺,想要去干活,都被拒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