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怎么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168)

作者:有点小意思 阅读记录

有陆阳在,杨晚不好提分钱的事,便招呼乡亲们道,

“叔伯们,清风楼还要一百斤辣椒,三十斤蒜苗和西红柿,你们准备一下,我待会儿来装车。”

将马车停好,杨晚引着陆阳先回了趟家,再怎么说人家也算青阳县最大的官,她得好好招待才行。

陆阳一出现,可惊到了家里的其他人,毕竟她们也是在县衙见过他的,知道他身份贵重。

冯氏有些局促惶恐,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毕竟她也就一个普通农妇,不知道该如何招待这样的大官。

李夫子淡定地上前拱手见礼,明泽明韬也有样学样。

陆阳摆摆手,很是随意,“不用这般拘束,以后见面时间多得是。”

几人皆有些发懵,不知他这话是何意。

杨晚解释道,“少将军是清风楼的东家,便是他包下了咱们一年的辣椒,这次来是视察一下地里的情况。”

家里的几人松了口气,冯氏赶紧拿来几顶草帽。

杨晚接过递了一顶给陆阳,“少将军,外面日头大,戴着遮一遮阳。”

陆阳不甚在意地摆手拒绝道,“不用,我习惯了,常年顶着烈日操练,用不上这玩意儿,戴着还挡视线。”

杨晚默默收回,看来当官日子也不一定就滋润。

陆阳看出这一家子的拘谨,便也不多待,“走吧,地里看看去。”

等出了宅子,陆阳才道,“丫头,说好的不叫我少将军的。”

杨晚只能无奈改了称呼,“好的,阳哥。”

陆阳这下满意了,笑着大步走在前面。

杨晚赶紧小跑着跟上,一路将人引到地里。

分给乡亲们的地虽不见得品质有多好,但好在都是连成一片的,打理起来很是方便。

等回头分了钱,她再接着买几块连在一起的,到时候便雇人来种。

陆阳一点架子都没有,穿着也低调,大喇喇的走着,若是没见过他的还以为是哪户农家的儿郎呢。

但沧河村可不一样,托陈耀祖的福,村里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他们这些外来户,基本都是见过陆阳的。

村民们乍一眼没太认出来,主要也没想到一个比县令还大的官会跑来这么个穷乡僻壤闲逛。

等意识到眼熟后又盯着仔细看了一眼,这下子彻底是惊着了。

那个刑场上面不改色砍了陈府一家的大官竟跑来了村里,还是跟着杨晚来的,看样子他们相处的还不错。

本地人越发觉得这个世道梦幻了,这群外来户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杨晚将人领到地里,村长他们正忙着摘清风楼要的各种蔬菜。

“这一片全是种的辣椒,再过段时间辣椒就会渐渐变红。”杨晚边走边讲解。

140多亩地有三分之一用来种了辣椒,看起来生机勃勃的一大片。

陆阳满意的频频点头,他仔细观察过,不止是辣椒,其他菜的长势也很好,菜叶青翠完整,没怎么遭过虫害。

陆阳很是惊奇,他虽是少将军但也不是五谷不分之人,建州土地贫瘠,能将菜种得如此出色,想来这群村民也是下了苦功的。

第151章 土豆的意义

果然,这一大片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草棚。

陆阳仔细看,里头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想来是有人住里头的。

杨晚见陆阳盯着草棚看,便解释道,“那些是乡亲们搭的草棚,地里这些菜正是结果可以吃的时候,他们怕出意外便干脆守在地里。”

陆阳点头,种这些菜的人都是跟这丫头一起落户的乡亲,本地人排外想来他们一开始也是吃了不少苦头,

否则又何必防备心这么重。

陆阳也是有心照顾本地村民的,既然落户了,那便都是建州的百姓,他并不想本地人和新来的百姓们隔阂越来越大。

陆阳斟酌了下开口,“你们没想过带着本地人一起种这些菜么?”

“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们这般严守着,长此以往,本地人和你们的隔阂只会越来越大,难保不会出事。”

杨晚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见陆阳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她便开口解释道,

“本地人对我们戒心很大,很是排外,我们刚落户的时候发生过不少口角,我们贸然让他们跟着种这些东西恐怕会被认为不怀好意。”

“如今关系缓和了一些,但也没好到哪里去,想让他们跟着种便只能让他们先看到利益。”

“等今年种这些的乡亲们挣到了钱,自然会有人求上门来跟着种。”

杨晚也是有私心的,这种好事当然得紧着亲近的人,这最挣钱的一年当然得紧着自家乡亲们。

且这些菜虽挣钱,但又不是主食,不可能所有地都用来种这个,种的多了荒废了主食,官府恐怕还会出手整治。

太平年间种这些无可厚非,但如今战乱最是需要能饱腹的粮草,官府又怎么会让大面积种这些呢?

杨晚带着陆阳来到种土豆的地里,跟附近的乡亲借了一把锄头,随意刨了一株土豆。

只见一株土豆秧子竟刨出了七个拳头大的土豆。

杨晚又刨了一株,这次更是刨出九个土豆,虽然有两个个头小,但这产量足以让陆阳吃惊了。

杨晚笑着说,“土豆的优点很多,但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一点便是产量极高,它跟红薯一样也可作为主食,且吃法更加丰富。”

“我想阳哥应该明白它的意义,若本地人要种,我们愿意教他们方法。”

陆阳笑了,笑得很是大声,“你这丫头,当真是机灵得讨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