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44)
杨晚沉吟一会儿说:“你最近忙着炮制药材不出门可能不知道,秋收全村只有老杨家那边损失惨重。”
“听说近三亩地的粮食被雨淋了烂在地里,家里收的一半多没来得及晒干也烂了,正闹饥荒呢!”
李采儿惊呼:“他家不是才六亩地么?我隔壁杨叔家十亩地,家里就一个壮劳力不也收完了?”
杨晚撇撇嘴说:“杨大就没好好干过活,那六亩地我们家和三叔仔细侍弄了大半,他们只坐等着收就成,没想到连收都不会!”
“这种公婆你要真嫁过去不得磨掉一层皮,他们全家非得扒着你吸血不可,说不定一边占你便宜,一边还要嫌弃你呢。”
李采儿吓出一身冷汗,还好她没答应,知道找人打听,不然真是要害了全家。
“我得赶紧回家跟爹娘和阿爷说一声,可千万别上当。”
说完李采儿就要走,杨晚忙拉住她,给她包了好多糕点让她拿回去吃,李采儿也不客气,道了谢就风风火火的跑了。
………
没过几天李采儿又跑来找她,兴冲冲的跟她聊八卦。
“我回去跟我阿爷把情况一说,我阿爷当天就回绝了钱氏,钱氏骂得可难听了,说我们不识好歹,活该一辈子当泥腿子。”
“简直是笑话,她自己还是个泥腿子呢,还是闹饥荒的泥腿子,瞧不起谁呢?”
“后来呢?”杨晚问。
“后来听说去秦氏娘家那边说了户人家,也不知道钱氏怎么说的,连哄带骗的人家居然答应了。”
“那户人家兄弟多,就一个妹子没嫁人,家底也是有的,听说拉了好多粮食送过来,钱氏还真有点忽悠人的本事。”
“呵呵。”杨晚冷笑一声。
“你等着看吧,那一家子还会再刷新你的底线的。”
送走李采儿后,杨晚把听来的事跟冯氏一说,冯氏也感慨半天,
“也不知道谁家这么倒霉被老宅盯上了,那姑娘怕是不好过了。”
杨晚可是听李采儿说了那姑娘有四个护短的哥哥,谁倒霉还真说不定。
“说到说亲,你姐姐也差不多了,得相看着了。”冯氏话锋一转说到了杨沐柔身上。
杨晚无语,她姐才多大?还不到十三岁呢就说亲,搁现代也才上初中呢吧。
“娘你可别乱来啊!姐还小呢,咱才过几天安生日子,你就想把姐嫁出去了?”
冯氏瞪她一眼:“想什么呢?只是留意着又没说马上嫁出去,你姐也不小了,现在不留意着等大了好苗子都被别人定走了。”
杨晚没忍住翻了个白眼,什么好苗子都配不上她姐:“我姐长得那么好看还愁找不到好苗子,娘你就别瞎操心了,世事难料,你现在看准了,以后可说不一定。”
冯氏笑骂她一句:“就你主意大,你姐要是老了嫁不出去你可得负责!”
杨晚拍着胸脯保证道:“多大点事,养她一辈子都可以,还不用看婆家眼色多好,我还不想让姐嫁出去呢!”
冯氏拿她无法,也争不过她,瞪她一眼便起身去厨房做明日要卖的糕点去了。
翌日一早。
杨晚和杨沐柔照例去县城卖糕点,如今糕点在县城也算小有名声,又有县令护着没人敢找她们麻烦。
再过不久她就打算在县城里买个能住人的铺面,前面卖糕点,后面住人。
可今天卖糕点的时候,县令府上的管事明里暗里让她们别买房置地,让她们赶紧把钱都换成粮食,越多越好。
杨晚心里一惊,随意找了家粮铺询问价格。
果然价钱翻了一倍不止。
这是要出大事啊!
天灾人祸,战乱,社会动荡,不管什么原因,粮价只要不受控制的上涨就没好事。
而他们平安县离边境就隔了两个县城,最直观影响粮价的就是:
战乱!
第40章 粮价上涨
杨晚直问了好几家粮铺,粮价全都上涨,买的人还非常多,看来是通过某些渠道收到消息了。
粮铺的的小二催促道:“姑娘要是不买粮我可招呼别人去了。”
杨晚忙拉着他问:“这粮价太贵了,过几日可会降价?”
小二回道:“不可能降,只会一天比一天高,如今斗米三百钱,过几日估计就要斗米一千了,你们若要买得趁早,晚了有钱都没地儿买了!”
杨沐柔在一旁着急的拉着杨晚问:“晚晚,是不是要出事了?咱们要不要买?”
杨晚拉着她退出粮铺,糕点还剩一些没卖完,杨晚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拉着她就往回赶。
“咱们赶紧出城,现在买了咱俩也带不了那么多,先回家通知村长。”
“粮食咱们不担心,我多的是,可咱也得买些掩人耳目。”
杨沐柔不再多问,两人抓紧时间出了城。
一回到清河村,杨晚让杨沐柔带着木桶回家,自己急忙往村长家赶。
“村长,大事不好了!”
村长杨树林见杨晚神色严肃不像说笑也正了正脸色问:
“侄女儿,出什么事了?”
“村长,赶紧通知村里人囤粮,恐有战乱。”
杨晚将县城里的见闻和管事的嘱咐都告诉了村长,
“村长,囤粮恐怕还不够,若是边境战败,异族入侵,加上前面两个县城的流民一起涌进平安县,咱的粮食恐怕也保不住,咱们得赶紧谋划谋划。”
村长毕竟当了多年,很多事情一点就透,他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神色严肃的说:
“侄女儿赶紧回家,我召集各族族老们商议,有结果了会通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