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349)
郭其召集唐人村新老居民开了个临时会议,劝大家暂避锋芒,能走的,尽量走。
等事态平息,再回来。
走的不多,陆陆续续又有人来,眼瞅着唐人村村民突破千人大关。
郭其、何肖很无奈,名人效应,真不是盖的。
能咋办,既然都不愿走,那就想办法规避风险。
如何躲炸弹,如何分辨导弹、炮弹的行进路线,如何在营地被轰炸的时候保护好自己,挖掩体,寻找危险来临时的逃生通道……等等等等。
最容易的,是跳海逃生。
郭其把老弱妇孺的营地,安排在最容易跳海逃生的崖边。
不是哪处崖下都是大海,必须是那种出檐崖,崖上水下,专人试过之后确定的安全通道。
让人找了一些容易钻孔的木材,钻出一个个手指粗细的木管,做为水下呼吸之用。
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为了身体能尽可能沉入海底深处,2至3节木管,拼成一个长长的呼吸管。
陶大利等水性好的渔民,教村民们水下技巧,如何在水下闭气,怎样才能让身体尽可能沉入海底深处……
每个村民都要学,左灵三兄妹很有兴致地跟着一起学,万一有一天异能失灵了,也是一项求生技能。
左灵三兄妹加入后,大家学习的热情更高了。
异能者跟着他们一块儿学这等粗浅的求生技能,人家那么有本事都来学,自己连人家的脚后跟都比不上,有啥资格不好好学。
村里12岁以下的孩子,达到32人,每天小昊都带着他们跑圈,锻炼体能。
跑完圈,腰上系块儿石头,扑通扑通往海里跳。
练习闭气和水下拼接木管,比比谁能沉得更深。
都是争强好胜的年龄,比不过,就往身上系更大块儿的石头。
为此,好几个孩子差点命丧大海。
幸好小昊发现得早,及时将他们救了上来。
劈头盖脸一通骂:“不要命了,让你们练习,是为了保命,不是送命,一个个的,懂不懂?”
孩子们喘着粗气不说话,脑子里还在回想,刚才谁第一?
失策了,下回绑个小点儿的石头。
第239章 你弱小,你有理
大人们每日除了外出寻找各种物资、吃食,剩下的时间,不是在训练,就是在构筑防御工事和防空洞。
唐人村驻地石头多,土地少,构建防御工事和防空洞遇到很多困难。
凡事有利有弊,不好建是弊,但等建好了,坚硬的石头本身就是一道天然屏障。
轮番天灾,能活下来的人,多少都有些技能傍身。
新来的村民里,就有土木工程专家,木工、泥瓦工、电焊工之类的也有几个。
七拼八凑的,工事建得有模有样。
挖防空洞的时候,意外发现一条地下水带。
村民们用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淡水来之不易,大人小孩用水都很节省。
有限的水资源,仅用于做饭和平常饮用。
一两个月洗一次澡,几天洗一次脸,是很寻常的事。
发现地下水带那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人脸上带着笑,热闹得身处险境都忘了。
没有大型器械,没有称手的工具,打水井的过程困难重重。
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前前后后花了半个多月,唐人村第一口井终于出水了。
那天的唐人村,像是在过泼水节。
热闹一日,终归于平静。
傍晚,天渐渐暗了。
初时,谁也没当回事,极昼好几年了,村民们习惯了没有黑夜的日子。
风起,浪涌,巨浪一下下用力地击打着崖壁。
短短二十几分钟,村民们眼睁睁看着5,6百米的崖壁落差,缩短至百米范围。
“糟糕,是不是海啸来了,赶紧跑吧,再不跑就晚了。”
“海啸,肯定是海啸,快收拾东西,快,快,快点。”
“快,粮食,被褥,还有锅,都带上。”
“……”
营地内一片兵荒马乱。
天越来越暗,乌鸦鸦的云层憋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郭其问陶大利:“是海啸吗?”
陶大利常年在海上讨生活,多少了解一些大海的脾性。
观察半天,神情凝重道:“说不好,潮涨得太快了,很不正常,最好,先离开岸边。”
郭其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招呼何肖,赶紧安排人手转移仓库里的东西。
左灵一家也在收拾,郭其找过来的时候,左灵家的帐篷都卷好了。
雪夜驮着瀑布,时不时叫两声,看着很不安。
“嗨,裴兄弟,面包车均给我们用吧,仓库还有不少东西,带不走可惜了。”
郭其直说来意。
裴楠生痛快地将面包车钥匙扔给郭其。
“ 多谢。”
看眼正在忙着收拾东西,头都顾不上抬的左灵和小昊,想说点什么,张张嘴,又不知说什么好。
万一真是海啸,唐人村能活下来多少人,很难说。
再见,可能就是阴阳两隔了。
叹口气,快步朝仓库的方向跑去。
这么会儿功夫,天已半黑,海水离崖壁还有50米。
风势越来越大,吹起的水丝直往脸上刮。
东西装好,一家五口钻进越野车,裴楠生刚要启动。
一妇人带着孩子冲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在车前:“求求你们,把我的孩子带上吧。”
早不来晚不来,偏等人要走了,来了。
显然,早盯上自己一家人了。
远处,还有几人牵着孩子,注意着这边儿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