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44)
光这4块儿,晋州之行就没白来。
吸收了老戴的教训,左灵谨慎了许多,五十多块能量晶石,花了不到8万块钱。
因山川险峻道路难行之故,晋州大地免受战火之苦。
数百个村落,几乎村村可见年代久远的牌楼、戏台,舞亭、门楼、古佛、菩萨、壁画……等凝聚了千载风华的上古瑰宝。
左灵能搜集到如此多的能量晶石,与晋州地利人杰不无关系。
一日,踏着夕阳,左灵行至一处古村落,村口破败的古亭吸引了左灵的目光。
古亭造型不常见,屋顶门面呈三角形,两侧伸出长长的飞檐,像鳄鱼嘴,似在吞食落日余辉。
它孤零零站在村口,形貌佝偻,檐梁斑驳,木柱歪斜,色彩暗淡,檐角爬满野草。
每每微风穿亭而过,吱嘎的木檐低语着它曾经的过往。
左灵心生凄凉。
辗转晋州大地十余日,左灵认得此亭。有的称之为戏台,有的称为舞亭。
是戏,是舞,早没人在乎,多数笼统地称之为古亭。
孩童们呜呜哈哈地欢跑嬉闹。
见到左灵,慢下脚步,好奇地围着左灵和她的车打转。
左灵拿出路上买的零食分给孩子们。
漂亮的包装,甜香酥辣的口味,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
七嘴八舌问左灵从哪里来,是找他们村的人吗,热心地要给左灵引路。
孩子们说的不是普通话,左灵连蒙带猜听懂大半意思。
如此场景,数日来左灵经历过N多次。
越是偏僻的乡村,村人的质朴留存的越多。
左灵用外面带来的瓜果小零食,数度从村人手里换来能量晶石。
拿出一块儿能量晶石,问最大的孩子:“你们村儿有这种东西吗?我想换一些。”
时不时地有外人来村里搜罗古物。
村里通电,有电视,村民偶尔能看到鉴宝一类的节目。
大孩子眨巴着眼睛,口气很冲:“你是文物贩子?”
文物贩子骗了村里不少好东西,他对文物贩子没啥好印象。
左灵赶紧摇头:
“我不是文物贩子,我做的是现代工艺品,收石头,不收古董。”
去过好些村落,左灵知道这里的人有多不待见文物贩子。
大孩子脸上没好看多少,看在零食的份上,没将左灵轰出村去。
“你等着。”
边跑边喊:“爷,爷,文物贩子来了。”
左灵:“……”
围着左灵的小孩子们,呼啦一下,离左灵老远,个个眼神警惕。
吃人嘴短,忍着没冲左灵吐吐沫。
左灵心塞,赶上本子进村的待遇了。
时间不长,一个村长模样的老人走来,身后跟着几个村人。
左灵拿出薯片、辣条、棉花糖、豆干等数种花花绿绿,值不了几个钱的小零食分与众人。
边分边对老人道:“您好,村长,我不是文物贩子……”
先表明身份,再诉说来意:“我是做现代工艺品的,只收石头,不收古董。”
拿出几个准备好的玉石耳环、珠链、手串:
“这些就是现代工艺,值不了几个钱。品质差些的,几十块钱就能买到。”
侧过身子,村长没收左灵的礼,眼神明显不信:
“不值钱?不值钱,你大老远跑到我们村子图什么?几十块钱,油费都不够吧。”
左灵再次拿出一个玉石小把件,比划给村长看:
“工艺,就是手艺,我卖的是手艺。石头收回去加工一下,能翻几十倍的利。不过,质地好的石头值些钱,寻常石头卖不上价,也就挣个辛苦钱。”
村长态度冷淡,对一个村人道:
“你转圈问问,有愿意卖的,拿来给她瞧瞧。”
收了左灵的小零食,村人态度说不上冷热,答应一声,跑去通知村民了。
晋南村落,左灵转了小半。
不知村民经历了什么,这个村子,是左灵见过的最排斥文物贩子的村落。
陪着笑脸道:
“村长,天晚了,能不能麻烦您帮我寻处落脚地,能遮风避雨就成,别的不用麻烦。”
村长想了想,对另一人道:“带她去祠堂。”
说罢,转身走了。
祠堂?祠堂让外人进?左灵满脑子小问号。
村长态度冷淡,村民自然不可能多热情,板着脸引着左灵往祠堂走。
左灵请村人上车。
村人摆手:“没多远,几步就到。”
左灵只好开着车,乌龟爬地跟在他身后。
小孩儿们四散跑开,边跑边喊:“文物贩子去祠堂喽,文物贩子去祠堂喽……”
左灵抚额,文物贩子的头衔被扣得死死的。
村子不大,约四五十户村民。
从村东头喊一声,村西头听得真真切切。
祠堂虽小,却令左灵很惊讶,竟然是座古祠!年份瞧不出来。
看形制,几百年是有的。
迎头进门,左右各三扇窗户,祠内供着一大两小三座菩萨。
不是观音,不是佛主,是什么,不认识。
菩萨身上的彩漆斑斑驳驳,本就说不上慈眉善目的脸,更加诡异难辨。
斗拱梁檐,包括菩萨身上落着厚厚的灰。
唯一干净的,是摆着香炉的供案。
供案下,三个脏污破损的蒲团,不知陪了菩萨多少年。
除此,没有多余物事。
主祠两侧,各有三间厢房。
除了主祠的窗扇还算完整,厢房的窗扇,这儿缺一块,那儿缺一半。
院子很大,容下一个村子的人,绰绰有余。
院墙破损,后期修补过,经不起稍大点儿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