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手拿绿茶剧本后,和大佬联姻了(155)

作者: 梨昼昼 阅读记录

但难以想象归难以想象, 燕晏感动是真的。

哪怕听上去很幼稚又滑稽,真诚也是骗不了人。

燕晏:“我很开心, 裴老师,谢谢你……这些螃蟹你也吃嘛, 不用这么讨好照顾我,我虽然想吃螃蟹,可这么多真吃不完,我帮你剥怎么样?礼尚往来。”

话音刚落。

裴允辙板正地说:“可我想让你开心,这就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我才去学。”

燕晏身体一僵。

脸颊耳根一带随即悄然爬上绯红。

“哦, 哦……”

燕晏是知道裴允辙的想法了。

他以为去学当朋友会让自己开心, 可实际上, 燕晏开心的是裴允辙亲口说他和自己相处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

氛围开始微妙起来。

燕晏抿了抿唇,把这个曲解错误的语意跟裴允辙说明白,他还在帮忙孜孜不倦的拆螃蟹,听燕晏这么说,好像也没什么表情变化,而是把蟹膏放进了白瓷小碗里。

说:“好,我不学了。”

燕晏的脸红还是没消下来。

甚至,还有点热,额前和鼻尖都冒出一点细密的汗。

燕晏知道自己的成绩考清北是十拿九稳的,在学校一有余力,就容易去想事,可他想了好久,也没想清楚裴允辙对自己的心意。

每当他蠢蠢欲动想开口问的时候,总会有小插曲打断,比如裴阿姨叫他们去吃饭了、公司急事来电话、大树把公司文件撕烂……,又或者老师打电话说竞赛结果出来,燕晏的小组拿到了全省第二名,一个不错的成绩。

反正每次都没问出成功。

班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读书学习的同学也注意到了燕晏的反常。同桌学委问燕晏发生了什么,是生病了吗?

燕晏纤长的手指正插在墨黑的发里,他缓慢收了回来,痛苦地说:“只是在想一个不属于我们这个年纪该遇见的问题。”

学委推推眼镜,左右看了两眼,确保没奸细,便凑近,神秘兮兮地小声问:“燕同学,你这是,得了相思病吧。”

燕晏:“……”

他眼皮一跳:“你为什么这么说?”

学委:“放心,我不会和老师说的。只是看你食堂茶不思饭不想的,就很符合我见到的一个相思病患者的病症特征。”

燕晏问:“谁?”

学委:“陆林。”

下雨天。

大课间不用跑操,燕晏就和陆林走到偏僻的小树林,进行一场好兄弟之间的经验交流。

鹅卵石路上半湿不干。

燕晏手里还拿着书,他扫了眼书里标记的知识点,一边记忆,一边问:“你对象真的要出国啦?”

抬起头,陆林早已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听周寻觅说,陆林的女朋友是另外一所高校,之前去隔壁市参加竞赛的时候,燕晏还看到过她,后面一听她们学校的队伍拿了第五名。

这个成绩非常好,以至于萌生了父母想把她送出国外深造的想法。

因为面临女朋友要出国了,陆林才会也出现茶不思饭不想的相思病特征。

其他人怎么劝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燕晏安慰:“你别哭啦。”

陆林倔强说:“我才没哭!我只是呜呜呜呜,眼睛进沙了而已。”

“……,好好好进沙子了而已。”等他平复心情,燕晏才问:“不过是出国读书,你为什么这么难过啊?”

陆林说:“我感觉她要和我分手。”

燕晏拧眉:“感觉?”

陆林老神在在地说:“燕晏你没谈过恋爱,你不懂,和爱人分手真的是件很难过的事。当我知道她要出国读书的时候,我是真心为她感觉开心,也很支持的,可一想到她要出国,我们就得分手了就有点忧伤。”

“呜呜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她哪里了,她只不过是调皮了点,聪明了点,好看了点……游戏打的好了点而已。我怎么就喜欢她了呢,呜呜!!!”

燕晏:“……”

这真的只是一点吗?

看陆林这架势,燕晏想,给他一听啤酒都能喝到昏天暗地。

他提出疑惑:“可陆林,你说了这么多……你对象是真的想和你分手了吗?”

陆林回过神:“这倒没有。”

“?”

朋友,当我打出问号时,不是我有问题,而是我觉得你有问题。

燕晏无法理解:“那你为什么要这么郁郁寡欢啊。”

陆林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我感觉她要分手。”

“她和我说这件事那么小心翼翼,就好像怕我难过,而且出国留学,我们就不能见面了……这不得分手吗?”

燕晏敲了敲他的脑袋瓜说:“陆林,我们是现代人,我们有手机有飞机啊!”

陆林一愣。

燕晏说的头头是道:“还有,人家想不想和你分手,你不能自己在这胡思乱想啊,你连问都没问,怎么就断定她想和你分手了?这样对她也不公平。”

就像水龙头被拧紧了阀门,陆林一下就回过了神,紧接着就看见他睁圆了眼,恍然大悟的抱了下燕晏,说:“是啊,我要主动去问她,而不是胡思乱想……,大哥,你说的太对了!!”

然后就活蹦乱跳的跑回了教学楼。

燕晏最后也没把自己要请教的问题问出口:你们当初是怎么互通心意的?

可看陆林雀跃的背影,燕晏似乎也明白了自己要怎么做。

他一直知道要开口问,只是陆林这件事让他更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燕晏是唯一一个从陆林胡言乱语中听出女生还没提分手的人,所以才开解的如此快速,周寻觅看了也忍不住咂舌,撞了下他的肩膀,说:“可以啊燕晏,恋爱经验为零,没想到开导别人这么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