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90)
李元惶然点头,抬起头望着阿爷,却说不出话来。李轮也不再问,自她手中抽出信 ,又点了火折子凑近信笺。
怔怔地看着那渐渐烧成灰烬落在盏中的信笺,李元颤抖着嘴,涩声问道:“阿爷, 你怎么看?真要如姑母所言同张相公合作?”
李轮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温言道:“元元,我要你现在就去五王宅 ,把刚才所看到的一字不落地说与你三郎哥哥知晓。”顿了下,他又道:“莫说别人。 ”
李元点头,却忍不住又问:“几个哥哥都不说?”
李轮点头,不知是解释给李元听还是说给自己听:“他们还是不参与的好……”
不解其意,李元只在心中暗道:“果然阿爷还是最喜欢三郎哥哥。”想想,她又问 道:“阿爷,你要谁去方小说宫见三伯父?”
李轮闻言,不禁皱眉,想了半晌却没有回她,只是挥了挥手笑道:“这事不用你管 ,你自去五王宅就是。”
李元应了一声,可走了几步却又回过头。眨巴着眼,有些兴奋地道:“女儿倒觉得 有一个是最合适的信使,而且也有极大的可能说服伯父。这人就是……”
正文第五十一章正旦盛宴
正宫大盛,太初宫中一派歌舞升平。
集仙殿中,皇亲贵戚,高官权贵齐聚一堂,华服美裳、衣香鬓影,各式深红绛紫的 礼服配着光华照人的各式珠宝。就连平日里少着配饰的男子,除了金七件外也在腰系佩 上金龟鱼袋,玉佩珠结,更有着意打理,衣带熏香的,更显出十足的风流态,惹得贵妇 淑女回眸笑看。
十部伎轮流献艺,从燕乐、清高伎到高昌伎,各有风情,殿前欢舞,惹来阵阵叫好 声。
美时、美景、美人、美食、美食……喜迎新春之际,似乎所有的人都沉醉在这乐舞 之中,谁又知道隐在歌舞升平背后的秘事。
李元的位置很靠后,在一群能出席盛宴的皇亲中,她的辈份太低,一如往年,只能 坐在角落里。可是就因为坐得偏,所以才能肆无忌惮地偷看殿中众人。
从她这个角度看,看不大清玉阶之上高倨上首,武皇的面容,可看不清反倒有种心 安的感觉。如果真的面对面站在武皇面前,她反倒失去了注视的勇气。
因为算是正式场合,武皇穿着明黄的礼服。头戴二十四梁通天冠,金博山横贯于冠 ,又附十二只碧玉蝉,发璎翠缕低垂,另有各色宝石镶嵌于周边,华美至极。
武皇一向爱奢华美丽之物,这一点倒是同世间普通女人一样,所以近年市面上所卖 奢华之物越来越多。倒让李元也收藏了好几件宝贝。
隔着殿前翩翩舞影,可见武皇正侧过脸去与立在身后的中年美妇正说着什么。那美 妇,身着朱红礼服,袒领低垂,露出雪白,丰腻体态更显出成熟风韵。因弯下身回应着 武皇,看不清面容,只额前一抹艳色却更是鲜艳欲滴,引人注目。
“上官姑姑,”李元低喃出声,却又立刻紧抿起唇。被称作大周无冕之相的上官婉 儿是这些年来除了张氏兄弟外最亲近武皇之人。虽然不想,可如果那件事真的能成,怕 上官姑姑也要被连累的吧?人人都说上官姑姑是武皇手中的木偶,不管做什么都是以武 皇为先的。甚至长年随在武皇身边,也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可是,每次想起那年正旦 宴,在西苑中扶起跌倒的她的上官姑姑,李元就觉得上官姑姑一定是个好人……很傻, 可哪怕过了几年,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够冷够硬时,仍是忘不了那一幕……
目光转开,望向对面。那里,是朝中重臣之位。可是此刻坐在最上首的却不是当朝 宰相,而是张氏兄弟。张扬放任,全不管身后诸人的冷眼相看。其实,若不是武皇还要 有所顾及,张氏兄弟此刻怕是早就倨于玉阶之上了,哪管旁人好恶。
坐在张氏兄弟之下的那须发皆白的老人应该就是那个胆大包天的新宰相张柬之了吧 ?李元歪着脑袋,总觉得这应该是和豆卢公公一样年纪的老人,除了在面对张氏兄弟嘲 弄时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外还另有一种年轻人才有的生气,乍一看竟觉面前这个老人 仍是年轻。更或者,不过是她的心理作用。总觉得竟敢在背后谋算武皇的人,真是—— 让人既钦佩又畏惧。
捂住胸口,在乐舞声中,李元仍仿佛能听见自己紧张的心跳声。目光一转,正好和 坐在她前面一列的李隆基回过头来以目相示。舔了舔嘴唇,她回了个“放心吧”的眼神 ,又扭头去密切注视前面靠近玉阶的方小说宫席。
希望安乐不要让她失望,她可是在阿爷和三郎哥哥面前拍了胸脯打过保票的。咬着 嘴唇,盯着转头与人大声说笑的安乐,李元紧张万分,手死揪着裙摆,脸上却不敢露出 半分异色。
恰在此时,场中乐音一静,舞伎们纷纷退场,与正鱼贯而入的舞伎们肩而过。
眼见新入场的舞伎一率头戴金铜冠,身着五彩衣,李元立时便知这是什么舞,不禁 扬起眉来。玉阶之上的武则天也合掌大笑,转过头去对着上官婉儿笑道:“就你是个鬼 精灵,又来哄我开心。”
上官婉儿温然浅笑,俯身笑道:“不是婉儿要哄大家您开心,而是只有这一只舞才 可代表我大周百姓之心,同贺大家圣寿千秋。”
离得稍近的,无论是太子李哲还是太平公主或是张氏兄弟、张柬之官员,凡是听得 清上官婉儿所言的,无不拱手称道:“恭祝大家圣寿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