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恶皇后(网络版)(190)

作者:蓝惜月 阅读记录

他上午辰时初刻奉命从宫中出发,现在已经快到巳时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在街上逛了两个时辰了。

而正常情况下,从皇宫大门步行到杨府,也只消一柱香的功夫。

我问那人:“东安公他们是怎么走的?”

能走出这样的速度,也是奇迹了。就是一边走一边数蚂蚁,这会儿也该数到杨府了吧。

那人答:“东安公地队伍一路走走停停,沿途不断地派人打听杨府的消息。”

“打听什么消息?”“就是杨府到底有多少人马准备迎战啊。”

“打听的结果呢?”

“杨府门前静悄悄地,什么人马都没有。”

既然这样,“那他为什么不快点走?”

“他说越是这样越可怕,搞不好杨骏是在模仿诸葛亮的空城计。”

我已经听得快要吐血了:“就算是吧,那他还怕什么呢?诸葛亮地空城计可是真正地空城。”

“呃,大概是怕杨家假装没人,实际上里面埋伏了弓箭手、刀斧手……”

真是个脓包,千真万确、地地道道的脓包!我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人来办这么大地事啊。

没奈何,我只得对那人说:“你现在马上坐车过去,告诉东安公,他要是还敢继续在街上数蚂蚁、磨洋工,我就有理由相信,他跟杨家其实是一伙的。”

那人点头领命而去。

直到三个时辰后,才又传来消息说,东安公的人马已经进入了杨府。知道,也难怪司马繇那么小心那么害怕的,当时的情况的确有点危险。

那时朝中许多大臣都在杨府,这些人都是杨氏一派的,生怕杨家一倒,他们也跟着玩完,故而纷纷建议反制。

杨骏的主薄朱振提议,先起府中家丁火烧皇宫的云龙门,再拥立太子进据万春门。以东宫和禁军的力量,不难平息事变,反败为胜。

更有甚者,建议杨骏下令,让刘豫集合禁军,直接闯宫,捉拿我和皇上,然后拥立太子登基。

可惜杨骏实在太不中用了,他比曹魏时的曹爽还不如。事到临头,根本没有决断的魄力。

面对群情汹涌,他竟然晕头转向地只说了一句:“云龙门乃魏明帝所建,气势宏伟,烧了多可惜啊,诸公可有他法?”

众人一听,知道烂泥扶不上墙了,便四散逃命而走,留下他束手无策,在府内无头苍蝇一样乱走乱闯。统领刘豫也带着军队在城中乱窜。他隐约听闻了杨家的事,可又没有得到准备消息,更没有得到杨骏的任何指令。

正在慌乱之际,可巧遇上了他的亲密爱人裴危。

他立即奔过去向裴危打听杨骏的下落,要裴危带他去救杨骏。

裴危告诉他说:“还要你救什么,人家早就逃得没影了。”

刘豫一听慌了神。因为他是杨骏一手提拔起来的,万一朝廷把他划归杨氏党羽,要治他的罪怎么办?

他问裴危讨计,裴危就叫他去庭尉府投案,争取宽大处理。

刘豫一向对裴危言听计从的,当下真的扔下禁军,自己跑到庭尉府投案自首去了。马繇听说刘豫投案了,这才放心大胆地攻进杨府,将躲在马厩中的杨骏搜了出来,一顿乱刀砍死。

杨济、杨珧,以及杨氏亲信大臣几十人,也无一幸免。

司马繇去的时候战战兢兢,等到完全控制杨府后,却又凶残毕露,刀下几乎不留活口。

那些人后来完全杀红了眼,不仅杨家遭到了灭族之祸,其余杨氏亲信,尽被抄家灭族。一夜之间,洛阳城血流成河,五六千人身首异处。

那夜,我通宵无眠。

杀尽了对手后,我并没有胜利的快感,只觉得无限悲凉。

身处在政治风云漩涡中的人,其实命运都一样,一会儿被推到顶端,一会儿又被冲入谷底。

天堂与地狱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在派派小说论坛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六章 第二十八节 你死,我活

既然族灭了杨氏,就不能再留下小杨太后。否则,后患无穷。

事变发生时,太后杨芷仓促间用帛绢写上“救太傅者有赏”六个字,用箭从宫中射出。又派心腹太监去寻找刘豫,试图发动禁军倒戈,救出杨骏,再拥立广陵王,废掉皇上。

这封被截留的帛书和被抓到的太监便成了太后与杨骏一同谋反的证据。

那些参与了此事的,还有惯于见风使舵的大臣们见状,纷纷上表,奏请废太后杨芷为庶人。杨芷不除,他们寝食难安。

奏折呈上,皇上会集群臣于朝堂庭议。

此时杨骏已死,杨氏家族已灰飞烟灭,还有谁会为杨芷说话呢?差不多的人,都望风而倒。

一些咬文嚼字的老油条们,更是拿出了孔子的《春秋》中绝文姜于鲁国宗庙的故事,认为杨芷临事变不心系朝廷大义,反而暗助其父,是“自绝于宗庙”,故而“亦宜废黜”。

于是皇上下诏,废除杨芷太后尊号,贬为庶民,发配至金墉城。

当太监们奉旨去长乐宫带杨芷走的时候,她紧闭宫门,在里面哭喊着“先帝”,大骂皇上不孝。太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声呼哨,破门而入。

进去一看,杨芷正和一个白发女人死死地抱在一起。

原来她把自己的母亲藏在宫里。

司马繇的军队剿灭杨氏的时候,纯粹是一通乱杀,只是略微清点了一下杨家几个有名的男人,女人们则不作统计.这杨骏夫人庞氏可能事先正好来宫里看女儿,躲过了一场大屠杀。

上一篇: 魂消曳影酥红骨 下一篇: 嫁杏无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