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梦(30)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我们正在吃饭的时候,掌柜的进来说:"小姐,外面来了一位老人家,说是要找小姐。我问他叫什么,要干什么,他都不说,只是坚持要见小姐。小姐,你看见是不见?"

我说:"让人把他带进来吧。"

那人进来后,我一看,是我们家的老家人。

小满一见他就扑了上去,像见了亲人一样,高兴坏了。

小满亲热的拉着老家人说:"你这一向都到哪里去了,我可想你啦。"

老家人却一个劲的抹泪,哽咽着说:“我也天天想少爷和小姐!听到老爷平反了冤狱,我可高兴啦!现在又看到小姐和小少爷好好的,这真是菩萨保佑,祖上积德啊!”

我忙喊伙计:"添加一张椅子。"

老人家起初怎么也不肯坐,最后还是小满硬把他拉到椅子上,他才勉强坐下。

我正好想要找个妥帖人帮忙,就问他:“老人家这一向都在作什么营生?”

老人家说:“人老了,也干不了什么。好在我儿子还孝顺,小姐给的银子也够我后半辈子用了。我就是想回来照顾小姐和少爷。”

老人家的话,比我那些个什么‘年伯’‘师兄’的话实在多了。

我告诉老人家说:“我和小满在江南待不了多久了,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和任先生一起去京城了。不过,如果您愿意,我倒正有一件事情,想请您老帮忙。”

他连忙表示:"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老奴做得到的,我没有不答应。"

老家人的话,让我心里感到暖暖的。说不出的慰贴!

我说:“我想给我爹娘立一座墓碑,就是上下两层的那种。但是,具体事项我不是很懂。想请您老帮忙照看监工。”

老人家连连答应。

我让他先在店里住下,他却说:"我还是先去联系工匠,争取早点动工。"说完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我带着小满和二丫头,到盼儿家去找我师父,商量为我爹娘立墓碑的事。正碰上他们二人‘琴萧’合奏,男的帅气洒脱,女的飘逸出尘,美貌如花。好一对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眷侣’。让我原本就愧疚的心,更加难过。

我躲在一边,不忍心打扰,准备打道回府。

却见我师父收了萧声,笑声问道:“是谁在偷听啦?”

我只好走出来,笑着撒赖:“谁偷听啦?我可是从大门口走进来的正经客人。”

因为盼儿家的门子跟我很熟,我来了他一般不通报,都是我自己直闯进来。所以,师父早就猜到是我,才这样问。不然,早就被暗器打上身了。

我又凑到盼儿身边,装出个小狗一样,可怜兮兮的模样,拉着盼儿的手对她说:“盼儿姐姐,师父是因为要帮我爹爹申冤报仇,才卷进官场之中,不得不离开你。是我对不起姐姐,不关师父的事。不过,我保证会把我师父全须全尾的还给你。你不要生师父的气。好不好?要生气,你就生我的气好啦!”

盼儿姐姐一笑,用手把我的头一点:“就你机灵!装个傻狗骗谁呢?我可不是十三爷,你少在我面前腻歪。”

我红了脸,不好意思的说:“是谁说我在十三面前腻歪?我都不待理他。”

看见师父在忍笑装咳嗽。就走过去对师父说:“师父,我今天来找您,是有很重要事情要与您商量,我想给我爹娘立个墓碑。想请师父你给我爹娘写墓志铭,师父你看可以吗?”

师父听后连连点头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你父母有女若你,不枉此生啊!好!我答应你!”

师父一气呵成一篇祭文,内容如下:"岳公,子风,生于康熙十三年,卒于康熙四十七年。本系武穆岳王之后。

自幼好学。天资聪慧。

幼年失怙。矢志攻读。

年方二十,匹配良缘。

佳配欣月,芳龄二八。

贤良淑德,宜室宜家。

琴瑟和鸣,伉俪情深。

天纵英才,二十有二。

十年寒窗, 一朝高中。

两榜有名,官居七品。

七品御史,胸怀家国。

兢兢业业,为国为民,

苟利社稷,不敢懈怠。

为官十年,存银百俩。

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黎民爱戴,圣心喜悦。

满朝嘉许,官升四品。

时有恶人,误国害民。

秉笔直书,上达天听。

歹人作恶,明珠蒙尘。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可怜欣月,巾帼贞烈。

不堪别离,殉夫黄泉。

幸有钦差,为君洗冤。

天恩浩荡,追封忠义。

南坡不才,凑成此铭。

君若有灵,以鉴我心.

从此天下,无有知音!"

康熙四十七年夏,任南坡笔。

我看了觉得师父真是高才,写的贴切生动,文笔流畅。不俗不媚。

我也想好了碑上挽联:

横批:"月白清风。"暗含我爹爹的姓氏,“月”与“岳”同音。月白清风的意思就是说我爹爹岳公,是个清廉之人。

上联:"两袖清风清如水。"

下联:"一身正气正朝刚。"

最上面一层眉子就写:"忠魂千古。"

师傅看了也连连说好。

我谢过师父回到家里,就是回到《竹之缘》时,老家人已经在等我了。

老家人说:"小姐,我已经找好了工匠。什么时候开工,就等小姐一句话了。"这个老人家办事到还颇有速度。

我把写好的墓志铭交给他。又交给他一些银子说:"老人家,这些银子,你先拿去用,不够用的话,你再来找我。"

下: 游西湖

老人家走后,我的心情格外舒畅。忽然想起,我虽然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却还没有好好逛过西湖。这一离开,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