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五同人)混在开封府(139)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赵祥其人自小在王府皇宫浸淫,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理,也很怕八贤王多思多想,猜忌于他。是以不敢明言,却又心中好奇,所以不敢隐瞒,拣出来说与八贤王,让八贤王自私自量,自探究竟,也有让八贤王防患未然之意。

只不过当时没有挑起八贤王好奇:“他是个乡下婆子,你以为怪异也不意外。听包拯说那瞎婆原是乞婆,被白家所救一直居住草州桥,本王岂能认得,她这样说,应是尊重客气之意吧。”

赵祥当时还很是失望呢!

不料八贤王一夜辗转,却越想越不对劲,大清早心急火燎叫来赵祥细问究竟:“你再说说,那瞎婆如何说话?说原话。”

赵祥见父王忽然相问不免疑惑:“所有话孩儿昨个都告知父王了,父王是否看出什么不妥?”

八贤王摆手:“罗嗦什么,把你昨日之行再说一遍,仔仔细细,一字不漏。”

赵祥不敢违命,略一思忖道:“我最早见了玉衡妹子,又见了他义兄白玉堂,然后海尔在廊上见了玉衡妹子义母,孩儿便上前行礼问安,瞎婆言说‘世子客气,坐吧,你父亲身子还好吧,替我带声好,就说我谢谢他了!’孩儿回道父王安好,她甚高兴,夸奖说句’好孩子’。”

八贤王微一沉吟有道:“就是这样?”

赵祥忽然那还一闪,兴奋起来:“哎哟,孩儿想通哪里不对了。”

八贤王也甚兴奋,以为自己猜对了:“快说说,哪里不对?是不是瞎婆面貌有甚不妥之处?”

赵祥摇头道:“不是,当时孩儿进得院内,玉衡妹子与白玉堂都给孩儿行礼口称小王爷,只那瞎婆端坐不动,她明知道孩儿身份,孩儿给他作揖见礼,她也坦然受之,毫无惊慌不安。对,就是这样,她神情坦然自若,似乎根本没有给孩儿行礼之意。还有,玉衡妹子态度也很奇怪。她曾经暗示他义兄白玉堂与孩儿行礼,却并未提醒她义母行礼。再有,公孙策对那瞎婆口称‘老夫人’,态度甚为恭顺正因这种种反常之态,才让孩儿才觉得怪异。”

八贤王闻言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吩咐道:“顺轿。”

赵祥一路跟随:“父王这是?”

“打道到开封府!”

一时人马萧萧,轿夫奔走如风,一行人前呼后拥来至开封府。

包公得了消息慌忙出迎:“不知贤爷驾临,未曾远迎,还请贤爷恕罪,后衙饮茶。”

八贤爷却脚底如风:“不了,本王先去梧桐苑吧!”

包公闻言眉峰一耸,眼眸传信,目视展昭,展昭躬身一笑:“容属下先行一步,替王爷开道。”

一个晃身,失了踪迹。

包公躬身一请:“贤爷请先到书房饮茶,少时展护卫回报,再去梧桐苑不迟!”

八贤王却将手一摆:“本王想单独与她们母女谈谈,就先不劳烦包卿了。”

包公闻言一愣,与公孙先生眉目交汇:难道八贤爷听到风声?

公孙微微摇头,眸光一碰,达成共识。

八贤王见他二人默然不语,更加笃定自己猜测:“怎么?本王不能去?”

包公思忖再三,决定誓言相告,遂躬身下拜:“启奏贤爷,包拯早有下情要禀报王爷,请贤爷裁夺。之所以迟迟未动,只因机缘不到,今日贤爷既然亲自登门,正合机缘,贤爷不如先听包拯禀报,再见瞎婆不迟。”

八贤爷闻听此言甚为愕然:“哦,包卿一项足智多谋,究竟出了何事,竟令包卿如此困扰,要求教本王?”

包公躬身道:“此事错综复杂,非是一言两语能说明白,还请贤爷移驾书房,容臣细细禀奏。”

八贤王知道包拯想来心思缜密,等闲之事不会如此凝重,遂压下私念:“包卿这般谨小慎微,到引起了本王兴致了。也好,你最好能够十足把握,说服本王哟!”

包公斩钉截铁:“定然不负王爷期待。”

一时大家来至书房,屏退闲杂人等,屋内只剩下八贤爷与包公公孙策。

八贤爷上首落座:“包卿有事且讲来。”

包公请出锦盒,跪地奉献八贤王面前:“贤爷请看!”

八贤王见包公行此大礼,如同事君,不由眼皮子跳了三跳,心中忽悠悠一阵慌乱不宁,感应到将有大事发生。他目视包公,稍微迟疑,方才接过锦盒,乍见金丸,一时惊骇难当,霍然起身:“此物从何而来?”

包公不答反问:“贤爷认得此物?”

八贤爷神情激动非常:“当然!”

包公言道:“贤爷可知此物来历与绝妙?”

八贤爷闭目半晌,方才颤抖着伸出右手握住金丸于眼前转动,待看清‘玉宸宫李妃’五字,嘴唇不住颤抖,随即覆上左手,微微使力扭动机关,房内瞬间大放光华,八贤王一时虎目蕴泪:“果然是皇嫂之物!”言罢身子颓然而坐:“只可惜,物是人非也!”

包公闻言大喜,顺势追问:“贤爷可知此物来历?”

八贤爷神色怅然提起话头:“此物原系先皇宠妃李辰妃所有,只因她身怀龙脉,故而先帝赏赐,并颁下旨意,后宫嫔妃,先诞下龙子为太子,其母封后。只可惜......”

包公言道:”只可惜,李娘娘遭奸人所害,被人用狸猫换了太子,是也不是?”

八贤王闻言大惊失色:“如此宫中秘闻,你,你从何得知?”

包公躬身作揖,肃容动问:“既如此,贤爷当知李奶奶受了莫大冤屈?”

八贤爷闻言虎目凛冽:“本王问你,此物有何而来?还有狸猫之事,包卿由何而知?”

上一篇: 还魂草 下一篇: 金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