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混在开封府(166)
刘太后嘴中喃喃自语:“养育之恩大如天?”
祈奕点头:“对啊,正如我跟您一样,您虽然没生我,可是您教养我十几年,倘若您没有皇上这个亲生儿子,我跟义兄还有玉瑞照样奉您为母,让您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啊,您难道不相信么?”
李太后闻言和泪而笑,伸手抚上祈奕笑脸:“相信,相信,干娘听你的,我给皇上一个了却恩怨时间。”
一句养恩大似天劝慰了李太后,也触动了八贤王,他对这话感触至深,一双眼眸瞅着祈奕有些湿润。
李太后平复,祈奕亲手泡制香茶,八贤王李太后这对叔嫂在和谐气氛之下相谈甚欢。八贤王告辞之时,李后吩咐祈奕道:“丫头,替我送送贤王,他是干娘恩人哪。”
祈奕依言送八贤王至院门,盈身作别:“王爷慢行!”
八贤王却道:“丫头,你需要多长时间?”
祈奕一愣:“啊?”
八贤王面色讪讪:“我问养恩与生恩?”
祈奕目光凛凛直视自己永远不会相认生父:“皇上什么也不知道,可以谅解,您不同的,您什么都知道却不作为。再者,这话您该去问我娘,您没有亏待我,却亏待了她!”
八贤王愕然又痛楚,他还了别人儿子,却找不回无意数落女儿。
祈奕盈盈又一拜:“王爷给予草民帮助,草民感佩淋漓,王爷若有差遣,只管开口,草民定当竭尽全力。”
言罢又一拜:“告辞!”
☆、第 74 章
医家药理讲究一个对昼,也就是现在所说二十四小时。李太后见过儿子回府太后便接受最后治疗,一个对昼就在隔日傍晚。
亦即傍晚十分太后娘娘复明与否就知道了。
八贤王陈林心中着急,一大早就过府探望,却怕太后压力太大,只在包公书房饮茶,敬候佳音。
太后之所会在傍晚接受敷药,也是因公孙策说太后眼睛即便复明,也不能一下受到强光刺激,须得有个适应过程,未免意外,故而李太后服药时间特特放在傍晚。拆除绷带地点也选择光线昏暗内室。
晚餐过后,八贤王包公以及公孙策等齐聚梧桐苑大厅等候。祈奕怀着忐忑心情,亲手替李太后解下药纱。绷带完全解下那一刻,祈奕手颤抖了。她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太后娘娘眼睛。生恐自己一呼吸,一眨眼就会影响到太后娘娘眼睛恢复。
却说李太后慢慢睁开眼睛,却是愣愣看着祈奕,半晌不语,眼角一行珠泪滴落。
祈奕一见心慌无比,她还当是治疗失败,太后失望落泪,故而上前搀住太后娘娘,想要开口安慰,一时间只觉得词语贬乏,找不到合适辞藻。却不料太后忽然莞尔一笑,伸手抚上祈奕面颊:“好俊俏的大宋公主!”
这是看得见自己了,祈奕喜极而泣:“干娘!”
太后一时热泪盈眶,却来亲手替祈奕擦去腮边珠泪,打趣道:“衡儿以后就是公主了,是天下人表率,这般哭哭啼啼可不成,叫人笑话呢。”
“是,谨遵干娘教诲!”
祈奕笑盈盈一声应,喜滋滋搀扶李太后出门:“包大人,公孙先生,还有八王爷他们一早就在大厅候着了,怕您紧张一个个不敢作声。这会儿正是黄昏十分,光线柔和,公孙先生说了,您只需慢慢走出去就无妨碍。倘若您眼睛不适,我们也可以多待一会儿。不急这一时半刻功夫。”
李太后笑吟吟摇头道:“我很好,干娘也想早些看看他们呢,我们出去吧。”
“干娘说了算!”
祈奕小心翼翼搀扶李太后慢慢走出内室,母女们出现在厅堂,大厅之中一片寂静。太后娘娘一如既往满脸恬静,让众人看不出端倪。
祈奕搀扶着李太后坐稳了,这才对着大眼瞪小眼人群一声报:“我干娘看得见了!”
八贤王闻言瞪着祈奕笑脸直咬牙:“你这个丫头,看我!”
说着虎目蕴泪笑了,对着太后一抱拳,五柳美髯直飘飘:“恭喜皇嫂!”
包公,公孙策,陈琳等人闻言则是大喜过望,一个个上前恭贺,声音里透着七分喜庆却有三分颤音:“下官们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天遂人愿,李重见光明。”
李太后看着眼前之人,感慨不已。她慢慢走向八贤王,慢慢伸出手去,笑道:“岁月催人老,当年俊俏王爷都长了胡须了。”
八贤王伸手与太后四手相握,眼眶湿润:“二十年不见,皇嫂也有白发了。”
“是啊,我们都老了!”
八贤王将陈琳推至太后眼前:“皇嫂看看这是何人?”
陈琳要磕头,却被李太后制止了,看着苍老陈琳,李太后再次落了泪:“多蒙陈公公高义,舍生忘死保全了大宋国祚不绝,是哀家母子大恩人,哀家岂能不认得!”
“太后赞誉太甚,老奴不敢当啊!老奴服侍太后娘娘!”
陈琳搀扶着太后哭将起来。
李太后任凭陈林搀扶,一一看过跪拜之人,她准确认出了包公与公孙策,笑这一抬手:“二卿平身,果然是铁面包公,美髯智囊啊。”
包公公孙策齐齐闻言齐齐磕头:“太后娘娘夸赞。”
一时大家各就各位,坐下叙话。
谈笑间,太后娘娘抬眸看见门口白玉堂,微笑一招手:“玉堂吧,嗯,比幼时更俊俏更可爱了。”
众人一笑,多有人夸赞白玉堂风流俊俏,敢说白玉堂可爱,太后娘娘是头一人。
李太后眼睛是慢慢模糊以至全瞎,白玉堂离开白家之时,瞎婆眼睛已经模糊不清,他没想到太后娘娘还认得自己,快步跪倒:“拜见干,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