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子(180)+番外
斟酌再三,十八阿哥决定凭良心说话,“回皇阿玛话,戴名世一介书生,儿臣以为他著《南山集》,是书生意气,一时糊涂,谁知酿成大祸,儿臣以为,虽然后果严重,他之初衷,并无谋反之心,否则,也不会著书十年,才被有心人发。
他糊涂犯罪,一人身死则可抵罪,正所谓各人犯罪各人顶,他家之子女并无过错。
皇阿玛乃圣明君主,仁孝治国,教化万方。
望皇阿玛斟酌酌情,法外施恩,免其子女一死,天下万民必会交口称赞皇阿玛圣明,浩浩青史,必会传诵皇阿玛千古一帝之美名。”
不想十八阿哥此话一出,竟然得到所有文官之热烈响应,“十八阿哥言之有理,臣等附议,请皇上法外施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种众口一词的呼声,十八阿哥吓了一大跳。
当年推举八阿哥也不过如此,十八阿哥冷汗下来了。
唯有康熙默不作声,十八阿哥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有一种上屠宰场的感觉。
好在有人出声了,四阿哥声音响起,“儿臣以为十八阿哥人小理不小,皇阿玛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圣命之君,无愧于千古一帝之称号。儿臣附议,望皇阿玛斟酌。”
四阿哥一附议,接着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出列附议。
之后,老十出列附议,“皇阿玛,儿臣附议,儿臣觉得十八弟说得有理,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写书十几年,也没见什么风吹草动,可见是个蠢物,他的儿女肯定更加愚蠢,杀了脏了皇阿玛的手,不如放了,落个干净。”
听见几位哥哥出列,十八阿哥豆大的泪水屁啪啪落在青砖上。
康熙继续沉默,气场十分诡异。
康熙忽然发话,“还有谁要说话?一并讲来。”
乾清宫一片死寂,再无一人肯支持十八阿哥。
康熙声音再次响起,“没人说了,朕就说了。十八阿哥年纪虽小,却能尽职尽责,不人云亦云,敢说实话,上不欺君王,下不昧良心,好!
法海教书有方,育人有术,好!
十八阿哥!”
十八阿哥哽咽出声,“儿,儿臣在。”
“朕就准你所奏。改戴名世为斩刑,戴家男子,十六岁以上者充军发配宁古塔。
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满清功臣家作奴仆。
其他牵连者流放三千里。钦赐。”
下面一片赞扬声,“皇上圣命烛照,万岁万万岁!”
哗,十八阿哥泪流满面。
“儿臣谢谢皇阿玛恩典,愿皇阿玛万寿无疆!”
群情激昂,磕头祝愿。
“愿吾皇万寿无疆,愿大清江山千秋万代!”
朝会继续。
接着有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出列,提及法海丁忧期满,理当官复原职。
康熙再问群臣意见,大学士张廷玉提议,翰林院缺个掌院学士,法海原是侍讲学士,出任掌院学士正相宜。
文官之中有不少人出列附议。
几乎所有阿哥都出列附议,十八阿哥连忙跪下表示附议。
十二月八日,法海回京,十八阿哥为他接风洗尘。
法海男的难得动容,竟然对十八阿哥拱手一揖,“师傅沾了弟子的光,惭愧!”
十八阿哥慌忙闪身避过,双手扶起恩师,“师傅礼重了,徒儿受不起。”
掏出随身带来五万两银票交给法海,“这是佟家银子,师傅应当应分的,师傅如今官居一品,就拿着些银子,在内城去卖座宅子自居,免得再受人欺辱。”
法海退回银票,“师傅不善理财,这些银票你替你师姐收着,将来她出嫁也好风光体面些。我的居所,三叔已经替师傅收拾了院子,我去他府里居住,三婶是个开明的,你不用替师傅担心。”
十八阿哥皱眉,“师傅,您现在官居一品,说不得将来就是六部堂官,何必如此。”
法海却自有道理,“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亲能对儿不慈,儿子却不能不孝。对于玉珑,有佟府做靠山,将来婚配也便宜些。”
说到玉珑,十八阿哥心中忐忑,几番思虑,抬眼却见师傅华发早生,遂生生吞下了要说之话。
女儿可怜
十八阿哥忍耐再三,决定劝说师傅,让玉珑早定归宿,也好一了百了。
“不知师傅认不认得范麒麟,就是徒儿的伴读,他出身功勋,世代书香,品貌俱佳,才华横溢,徒儿以为,他可配师姐。”
法海稍愣,这个提议与他三叔期望有些出入,不过,他相信十八阿哥人品,遂点头道,“师傅看看再说。”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十八阿哥回宫,听闻玉珑自堆秀山摔下,伤势严重,生命垂危。
十八阿哥心里戈登一下沉入海底,急问小李子,“他无缘无故去堆秀山干什么?”
小李子支支吾吾,不肯明言。
十八阿哥火了,小李子才说,“有传言,玉珑滚落之时曾经惊恐惨叫。”
“什么?”
小李子见十八阿哥脸色铁青,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把话说完,“主子?”
“干什么?有话就说,有屁快放?”
“是,有人看见,玉珑格格之前跟八福晋一起。”
八福晋?
想起那日草原情景,十八阿哥悔恨莫及,她警告过的,是自己大意。
“请了太医没有?”
小李子道,“老佛爷跟一班娘娘去了福海滑旱船,宫中无人做主。”
“玉珑现在何处?”
“因为慈宁宫无人,我跟珠儿让人把她抬到到了我们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