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子(205)+番外
就是这二十日的登基大典,差点被德妃娘娘搞砸了。
四阿哥登登基,母凭子贵,德妃娘娘登太后位。谁知他坚辞不受。
德妃心里觉得,四阿哥抢了他的心肝宝贝十四阿哥的帝位,他是抵死不会四阿哥给他的太后位。
她跪在康熙梓宫前就是不起身,当时已经登基为帝的四阿哥只好跪地求她,她说一句不接受,四阿哥就磕一个响头求一句,“胤禛请皇额娘升座。”
雍正帝以及他身后的大臣头都磕破了,德妃抵死不从。
十八阿哥忍了再忍,爬到雍正身边禀奏道,“皇上四哥,可否让十八劝劝德母妃?”
雍正泪水大滴大滴的低落在青砖上,哽咽点头道,“多谢十八弟。”
十八阿哥跪行道的德妃跟前,自怀里掏出一张印满手印的纸张递到德妃眼前,低声问道,“请问德母妃,可否认得皇阿玛晚年用左手所写字迹?”
德妃不知他因为如此问话,不由点了点头.
“儿臣请德母妃看看,这字儿是不是皇阿玛亲笔所写?”
德妃一看,不能置信,再聚集目光仔细再看,终于奔溃,呼啦一下字奔到康熙梓宫前就要碰头,辛亏十三阿哥眼疾手快,把她个拉住了,“额娘何必如此,纵有天大的事情,您告诉儿子,儿子替您担待。儿子待不起,还四哥不是,您这个样子做法,叫儿臣们情何以堪?额娘呀您若一死,让儿臣们如何做人?你疼疼四哥,疼疼儿子吧!”
德妃被十三阿哥拉住,寻死不能,一声嚎啕,“先帝呀,臣妾对不起您呀?我没养的好儿子呀?先帝呀?您带了我一起去吧!先帝呀!”
德妃一直心心念念为十四阿哥抱不平,理直气壮,不惜以死相搏,岂料被十八阿哥一纸认罪书给打击的飞灰湮灭。
“奴才等奉了大将军令掠杀十八阿哥,现在罪行败露,签字画押为证。”
后面一排排得红手印。
下面再有一行小字。
认罪人:胤祯,在名字上同样有个鲜红的手印。
再下一行,是康熙老爹朱笔批复:可恼,可恨,该杀!奈何,奈何!
下面日期备注某年某月,正是十八阿哥失踪半月那次。
十八阿哥当年忽然失踪,德妃有所听闻,他做梦也想不到,竟然会是自己的宝贝儿子下杀手。且被自己皇帝老子下了如此批复。
德妃一向自诩自己生的好儿子,养的好儿子,谁知被十四阿哥无情撕碎,她因为儿子能干深受皇帝宠爱,得瑟大半辈子,现在被丑陋的现实无情一个耳光,兼之她之前对四阿哥的冷漠与漠视,她觉得面子里子全丢光了。
她顿时觉得自己是个最大的笑话。
她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皇帝儿子,更无颜面对死了的夫君,遂想到以死谢罪,一了百了。
小舟从此逝
德妃娘娘自此安静了。
十二月她接受大臣们商议拟定封号“仁寿皇太后”。
十二月初三,康熙老爹的灵柩移送景山寿皇殿停放。
十八阿哥遂康熙老爹灵柩进驻景山寿皇殿守灵。
新君雍正帝尊称隆克多为舅舅,以理藩院尚书舅舅隆科多为吏部尚书,仍兼管步军统领事务。
八阿哥胤禩兼理藩院尚书。
十三阿哥胤祥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命张廷玉修圣祖仁皇帝实录。
命九阿哥胤禟前往西宁军前效力。
十七日,允禵终于回到了京城。经过请旨,先赴寿皇殿哭拜。
十四阿哥来时,雍正帝正在灵前祭拜。
闻听十四阿哥前来,四阿哥起身迎出殿外。
十四阿哥远远的站在殿外,看着出迎的四阿哥十八阿哥发呆。
片刻后,他缓缓下跪,叩头,不发一言。
他脚步迟缓,目光呆滞,在见到康熙灵柩那一刻,他忽然爆发了,哭得惊天动地,泪流成河。
哭声里有他对康熙帝的眷念,也有对自己明天的彷徨。
更有他满心的委屈与不甘。
他一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成想,人生唯一一次不如意,竟然是错失了他一生追求的皇帝位,他焉能不痛苦伤悲。
十八阿哥被他哭声感动,陪着他泪流成河。
雍正元年四月,雍正把康熙皇帝的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胤禵留住景陵,不许返回京师。
十八阿哥觉得自己在京里宫里都无法待下去了,于是不顾四阿哥十三阿哥反对,只身去了景陵陪伴康熙老爹。
十四阿哥也不跟十八阿哥搭话,十八阿哥哭他便跟着哭一阵,十八阿哥默默抄经诵经之时,他呆坐一旁,偶尔哭几声,哭完又笑一阵。魔怔一般。
五月,京里忽然传来消息,仁寿皇太后乌雅氏崩了。
十四阿哥开始哭的地动山摇,要求回京守灵。结果被四阿哥驳回,他便成天骂不离口,一声声咒骂四阿哥,说他是矫诏继位,是桀纣之君,谋害父母兄弟。
十八阿哥知道,他已经处于半疯魔状态,劝也是白劝,索性不理他,任他自己疯癫,骂累了他自会停下。
随后,册封诏书下达。
晋封十四阿哥为郡王,十七阿哥为果郡王,十八阿哥为尧郡王。
十四阿哥因为四阿哥没给他赐号,更加暴虐,变本加厉日夜咒骂他哥哥雍正。
还编了一连串的顺口溜带领一班宫女太监传唱。
十八阿哥制止几次,他一丝儿也听不进去,反而变本加厉,日夜吵嚷,十八也就不再劝了。
天若让人灭亡,必先叫人疯狂。
不久,十四就得了报应,四阿哥换走了十四阿哥所有的宫女太监,安排了一批成天不发一言,哑巴一般的老太监前来。